日前,知名網評人楊恆均在其博客發文稱,自己受邀參加了29日由全國政協辦公廳等部門聯合舉行的國慶招待會,席間特地將桌上的飯菜拍照,並配文「說是最高規格的『國宴』,但除了這盤牛肉和這盤西蘭花炒帶子外,還真沒有什麼合我胃口的」。
他還算了一筆帳,「十個人一桌的菜,平均下來每個人可能不到50元吧,大排檔水平」。
看罷照片,肯定很多人都會說,「國宴」也不過如此。
也有一些網民評價說,這位楊先生明顯是在「顯擺」,其實菜色看起來相當不錯。不過,國宴確實是比想像的要節儉和家常。
我們注意到,在今年慶祝國慶65周年之際,國家層面共舉辦了三場招待會,分別是9月28日舉行的外國專家招待會,9月29日全國政協辦公廳等部門舉行的招待會,以及9月30日舉行的國務院招待會。這三場國慶招待會的地點都設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故都被受邀嘉賓稱為「國宴」。
關於國宴,民間流傳的說法很多。
外交部禮賓司前代司長魯培新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宴菜通常以淮揚菜為基準,匯集了各地方菜系,整理、改良而成,特點是清淡可口,軟爛嫩滑,能夠滿足國內外大多來賓的要求。
魯培新說,近年國宴菜進行改革,以減少開支,菜單不超過三菜一湯,其中獅子頭、佛跳牆及三寶鴨等為國宴菜的代表菜。
在去年國務院舉行的國慶招待會上,也有媒體記者曝光了菜單:冷盤有四樣,分別是蓮藕、芹菜、雞肉、魚柳,簡單清爽;四道熱菜則分別是珍菌海鮮、醬燒牛排、清炒芥蘭和煎烤三文魚,葷素搭配。
除了飯菜,酒水也有說法。
從1984年開始,有關部門就規定,國宴就不再使用烈性酒,取而代之的是葡萄酒。一般國宴餐桌上擺放的,多是國產的幹紅或者乾白葡萄酒。
近年來,我國舉辦了許多大型的國際會議或活動,主辦方會用哪些美食來招待國外貴賓呢?
且看菜單——
2008年北京奧運會歡迎午宴
主菜:宮燈拼盤、荷香牛排、鳥巢鮮蔬、漿汁鱈魚
湯:瓜盅松茸湯
小吃:北京烤鴨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歡迎宴會
主菜:薺菜塘鯉魚、墨魚籽花蝦、春筍相豆苗、一品雪花牛
點心:上海餛飩
2014年亞信峰會歡迎晚宴
主菜:雙味生蝦球、煎燜雪花牛、夏果炒鮮帶、豉香比目魚、絲瓜青豆瓣
湯:松茸燉花膠
2014年南京青奧會歡迎晚宴
主菜:雀巢爆羊柳、香炸大明蝦,黑椒煎牛排、香烤銀鱈魚、白灼翠芥蘭
湯:金陵四寶湯
不難發現,菜單上並沒罕見、昂貴的食材,大部分是尋常百姓餐桌上常見的。但是菜品講究文化、意境,以及中西合璧,頗費了一番心思。
據今年亞信峰會歡迎宴會的主廚介紹,這次國宴採用當地簡單綠色食材,如牛肉、深海魚類、菌類、芋頭、絲瓜等,在考究的烹飪中體現了非凡的技術含量,飯菜簡樸不代表「禮輕情不重」,傳遞出勤儉節約的信號。
菜式雖簡樸卻深有文化內涵,弘揚和傳遞了我國優秀的文化和民族風情。
菜單的接連曝光,讓國宴不再神秘。
沒有山珍海味、玉盤珍饈,普通食材,融入獨具匠心,不僅達到了歡迎四海賓朋的禮賓效果,還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自信、大氣、勤儉、務實的良好形象。
國宴如此,家宴、一般的公務宴請也需節儉。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一直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2013年1月,習近平在一份《網民呼籲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的材料上作出了大段批示,要求各級黨政軍機關、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率先垂範,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
去年年底,中央發布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被認為是我們黨從根本上解決浪費問題的有力舉措,既表明了中央對解決「四風」問題抓牢抓緊的決心,也保證了從源頭上狠剎鋪張浪費之風的可行性。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董宇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贛州微社區,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