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做汽車?與Tesla、無人駕駛汽車沒多大關係

2021-02-24 羅超頻道

原創2015-03-24羅超

2015年伊始,汽車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似乎「又加快了步伐」。3月23日騰訊、富士康和和諧汽車達成「網際網路+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三方將在河南鄭州展開「網際網路+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創新合作;同日,北京汽車與樂視控股在香港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網際網路智能汽車生態系統。3月12日,阿里巴巴與上汽子公司宣布各出資5億元成立網際網路汽車研發公司,首款網際網路汽車有望2016年上市。李彥宏在年初則透露百度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年底推出,並願與汽車廠商開放合作。這幾天智能電動車翹楚Tesla創始人Elon Musk即將再訪中國,在新帥上任之後力圖中國市場。

看上去,智能汽車又「熱」了,一些媒體將這樣的趨勢解讀為「網際網路汽車成為BAT的新戰場」。實際上,這樣的現象再熟悉不過:2014年,蘋果CarPlay、Android Auto相繼推出,BAT等網際網路巨頭便紛紛進入過一次「網際網路汽車」領域了:百度推出CarNet智能車載系統、騰訊推出了OBD盒子路寶,阿里與上汽的合作在去年7月便已經宣布了一次,當時大家同樣認為BAT要做智能汽車了。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做汽車,與Tesla不在一個層次

年初的舉動,更像是「造勢之舉」。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越來越親睞融入網際網路概念,高科技概念以提升自己在資本市場的預期價值。網際網路公司同樣需要藉助「網際網路+」「智能汽車」「無人駕駛」這些熱門概念來吸引關注。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在汽車領域的動作,與Tesla並不是一回事兒。

騰訊與富士康、和諧汽車合作項目取名為「網際網路+」,並且得到鄭州政府扶持,或許是應景之舉。「網際網路+」是兩會上被李克強總理普及到大眾並成為2015年的新概念的,三方合作並沒有表示要做汽車,而是在鄭州就「網際網路+智能電動車」領域展開創新合作,比較模糊。三個合作夥伴中並沒有一家是造車的,和諧汽車是一家汽車營銷和服務商。雖然收購了浙江綠野汽車具備做電動車的能力,但並不是汽車大廠,合作還明確表示在鄭州展開。估計真正做的事情,是汽車周邊、車載智能設備的研發,這是富士康具備的能力。

樂視與北京汽車的合作,與CarPlay、Android Auto,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不在一個層次。公開報導顯示雙方合作內容如下:北京汽車將為「樂視超級汽車」提供硬體層面的支持,樂視則將為北京汽車提供「網際網路智能汽車」的智能系統、LeUI作業系統、車聯網系統。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將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正式亮相。點對點的合作與CarPlay、Android Auto等大平臺一下籠絡數家世界知名汽車大廠,還不在一個級別。

還有,樂視並無自己的作業系統(樂視TV的OS是基於Android的),LeUI同樣是基於Android定製。對於大部分汽車廠而言都可以基於Android Auto定製。選擇與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只不過是看中其軟體開發能力以及內容等相關資源,因此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汽車廠面前並沒有話語權,無法做到像Tesla那樣來定義一款汽車(Tesla車載系統基於Linux,而非Android,並不依賴於Google等巨頭)。不只是樂視,與上汽合作的阿里巴巴、與富士康合作的騰訊,都沒有自己的系統。

Tesla有兩大創新,或者說出眾之處:一個是完全基於網際網路的車內交互控制,標誌就是一塊大平板取代大部分車內物理按鈕;一個是電池以及充電技術。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進軍汽車領域,只有騰訊是明確表示要做智能電動車領域創新,樂視、阿里、百度是否要做電動車尚不可知。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進入汽車行業,與Tesla做的事情並不是一回事,並未在一個層面競爭。


與無人駕駛汽車並無關係,無人駕駛汽車遙不可及

騰訊本次與富士康合作、阿里與上汽合作、樂視與北汽合作,與車聯網有關係、與車載智能有關,但與無人駕駛汽車並無半點關係。智能汽車與無人駕駛汽車往往被混為一談,實際上兩者根本風馬牛不相及。

此前筆者曾做過一個歸類,圍繞汽車的智能化,或者說汽車與科技的結合可以分為7層,第1層最徹底,以此類推。

終極智能:無人駕駛,雲端調度——Google無人駕駛汽車;

整車智能:汽車出廠便融入了網際網路交互界面和服務,不依賴第三方系統,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Tesla;

OBD智能:藉助OBD接口,打破汽車信息壁壘,將冰冷的汽車指標數據變為可利用的信息,排障、告警、防盜、定位、胎壓、油耗、駕駛技能等,譬如路寶、優駕;

車載智能:可拆卸、可拼裝、可後裝的車載硬體,胎壓檢測器、車鎖、行車記錄儀、導航儀、車載娛樂設備、後視鏡、車載電話、車載空氣淨化器都在智能化。

汽車系統:汽車的車載系統或者導航儀運行智能作業系統,可安裝和卸載第三方App。CarPlay、Android Auto和CarNet均屬此類。

汽車應用:以汽車為場景的網際網路應用,如路況應用、導航App、車內娛樂系統、打車App、車螞蟻汽車服務App。

汽車周邊:圍繞汽車的智能方案,智能停車、智能車庫、智能交通、Uber、P2P租車等都可以算,與車有關的科技應用。

全球來看,最徹底的終極智能,並未進入應用階段。Google無人駕駛汽車最早2010年便已上路,幾年下來依然處於原型階段,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也承認其很初級。實際上中國一些高校和機構同樣在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研究,包括百度。不管是在技術還是管理方面都還存在不少應用難題。如果它真的可以進入商業化階段確實是一個很牛的產品,不過,不是現在。阿里、騰訊、樂視們的汽車計劃,與無人駕駛汽車毫無瓜葛。百度作為最技術範兒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同樣只是為了研發和形象,就像筷搜、無人自行車一樣,不是為了市場目的。

正如第一部分所描述,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做汽車,也未進入第二層的智能,即整車智能,因為沒有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可以像特斯拉這樣去定義一款汽車,從汽車到車內硬體到作業系統。它們更擅長的是上層應用——基於Android。傳統汽車廠商不會坐以待斃,Tesla在交互控制、車內智能上能做到的,它們也要做到,選擇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不失為辦法之一。沒有網際網路公司,通過後裝設備廠商,或者自己研發,同樣可達成目標。只不過現在試著在概念、營銷上搭上網際網路的順風車。

OBD智能,網際網路公司已嘗試,騰訊路寶合作,市場反響一般,並沒有像微信等騰訊系App一樣佔據市場。車載智能,硬體設備短期內,不會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菜。現在大家做手機這麼積極,接下來也有可能在車載智能硬體上會開始布局。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真正能有所作為的智能化,恐怕還是汽車系統、汽車應用和汽車周邊上。與其說它們要「造車」,不如說它們要進入汽車,讓用戶可以在汽車裡面使用其服務,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場景,尤其是在線上與線下融合加速的情況下。

後記

問:中國會不會出現Tesla這樣的新興企業主導智能汽車?

答:不會。中國不大可能出現Tesla,汽車準入門檻高,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大的車廠基本都是國企。Tesla發展初期曾獲得4.65億美元政府貸款,在中國這樣的事情不大可能發生,補貼也是利益輸送為主。在電動車領域最積極的比亞迪,做的是公交車這些領域,不看好Tesla這類車在中國的接受度。新興企業,可以參與其「汽車智能化」中。主導,還不大可能。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都無法主導。不過,汽車智能化,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智能汽車,大廠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是主流吧。

「羅超」(luochaotmt)。網際網路給了我們自由,這是最好的時代。羅超,是虎嗅網年度作者,WeMedia聯盟成員,百度百家首批成員。


相關焦點

  • 汽車口譯練習:谷歌無人駕駛汽車
    作為一個男孩兒, 我很喜歡汽車。 在我18歲的時候, 我最好的朋友在一場車禍中喪生。 就像這樣。 從那時起我便決定要盡我所能 每年都去 挽救一百萬人的生命。 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成功,所以這只是一個進度報告, 而更主要的是,我會介紹一些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事。
  • 車速太慢,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被攔了下來
    但這一次,美國山景城的交警卻因為一輛車開得太慢將其攔下,而且這輛車還很特殊,它是 Google 的那輛萌萌噠無人駕駛汽車。Google 把無人駕駛汽車的時速限制在每小時 25 英裡以內,Google 稱這樣做是為了讓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給人更安全的形象,至少不會「嗖」一下從其他人或車旁邊「飛」過。
  • Mobileye創始人:無人駕駛汽車如何自證清白?| 厚勢
    厚勢按:美國當地時間 10 月 17 日,英特爾官網發布消息稱,英特爾和旗下子公司 Mobileye 共同推出了一套稱為「責任敏感安全」(Responsibility-Sensitive Safety,RSS)的無人駕駛汽車規則系統,這套系統會保證無人駕駛汽車的行車合乎規範。
  • 【熱點】 高精地圖突破無人駕駛難題,這些概念股必須關注(附股)
    隨著技術的完善、政策面的扶持、網際網路巨頭的布局、下遊需求的提升,近年來地理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正在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地理信息概念作為無人駕駛板塊的延伸,同樣值得重點關注。 據媒體報導,2016年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將於6月15日在北京舉行。
  • 【熱點追蹤】能源網際網路助推碳減排;全球首款意念機將發布;固態氫動力無人機測試成功;谷歌智能駕駛汽車在美合法化
    全球首款意念機將發布 智能穿戴設備再獲突破固態氫動力無人機測試成功 突破續航時間瓶頸谷歌智能駕駛汽車在美合法化 產業創新再進一步據媒體報導,國家發改委研究起草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已送審,條例旨在通過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 汽車英語:一個無人駕駛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我們被無盡的爭辯困住了,糾結於創造一個以汽車為中心的社會,還是打造大型的交通系統。 我覺得我們應該跳出這些限制。我覺得我們能建造出 結合傳統汽車的便捷,和火車巴士的效率的交通工具。想想看,你舒服地坐在一輛快速平穩的城市火車上,還有其他1200個乘客。城市火車的問題在於有時候你要停下五次、十次、十五次才到達你的站點。 如果這個火車不用停下呢?
  • 王俠:引領中國汽車產業的四大趨勢
    其中,四大趨勢將引領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有望在中國市場率先成為主流產品;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為汽車產品打開了新的價值空間,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三化」融合趨勢明顯;網際網路讓汽車社會化更近一層;中國汽車品牌的成功將惠及全球消費者,並將改變全球汽車產業格局。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4倍,首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 「網際網路+汽車」之Wifi智能行車記錄儀
    2014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時指出,網際網路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思維的實踐成果,代表的是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其實,與汽車市場相關聯的「網際網路+」案例早已為你我所熟知。從早期的語音導航,遠程遙控啟動,到特斯拉超級大屏中控,再到wifi智能後視鏡等等汽車電子產品的出現,無一例外都是「網際網路+汽車」的產物。
  • 樂視汽車終於亮相了!
    未來雙方將在汽車、技術、網際網路和雲、娛樂內容等方面開展深度共享與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互聯智能交通工具與出行方式。FFZERO1電動超級概念跑車亮相「通過與Faraday Future的合作,我們將整合雙方在各方面的優勢資源,將汽車打造成未來最具吸引力的數字內容和智能互聯技術應用的新平臺,同時探索無人駕駛、汽車租賃與共享等領域
  • 電動汽車沒那麼環保
    繼一個多世紀的相對匿跡後,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注目的復興運動。其中挪威表現的最為明顯:今年,該地區電動汽車月銷售量在全部所汽車銷售當中所佔份額均超過15%。挪威以外地區市場份額明顯較小,儘管如此,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地區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年同比增長。
  • 每日全球併購:中投與GIP等37億美元收購亞洲最大獨立再生能源生產商,德爾福4.5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10/25)
    共享辦公空間巨頭WeWork 8.5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古老奢侈百貨公司 Lord
  • 新能源汽車股大幅上漲,中國汽車真的彎道超車了?
    但,中國汽車真的崛起了嗎? 當然,小鵬、蔚來、理想等國產新能源車企的高市值,與中國市場的大環境同樣有著密切的聯繫。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124.2萬輛和120.6萬輛。放眼全球市場,2019年全年一共售出了約220萬輛新能源汽車。
  • 法國汽車巨頭宣布搬離中國!網友:開始向美日靠攏了?
    眾所周知,早在今年4月份,為了遏制我們的發展,美國和日本就開始動員在華企業,把生產線搬離中國,即使不能回到本土也必須搬離,為了鼓勵企業放棄中國市場,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比免稅收幾年,再比如支付全額加班費!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一些小企業直接選擇了回到美國或者日本本土,或者搬到東南亞國家!但一些大型的美企和日企仍然沒有搬離中國的意思!
  • 市值暴漲,新能源汽車股還能不能買?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從量變走向質變,國內外新能源車市銷量齊齊爆發,資本市場為之瘋狂。特斯拉、比亞迪、「蔚小理」、寧德時代股價一飛沖天,百年車企巨頭的估值還不如只成立數年的新造車企業,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更新換面。
  • 日本汽車零部件巨頭被曝大規模造假20年!
    日本汽車零部件巨頭「曙光制動器工業公司」16日公布,該公司日本國內工廠生產的剎車及零部件產品中,有114000多項質檢數據是篡改或者編造出來的。其中,大約有5000項沒有達到與汽車廠商約定的標準值。曙光制動器還公布,造假行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時間跨度長達20年左右。
  • 經濟學人| 精讀:無人駕駛汽車
    3.譯文:汽車所依賴的機器學習軟體常常難以應對「邊緣情況(案例)」,訓練數據中沒有這種情況,但真的上路時卻經常出現。聲明:轉自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
  • 皇家藝術學院汽車設計競賽:皇家汽車俱樂部的復古-未來設計
  • 駕駛共享汽車肇事!第三者責任險額度卻只有五萬元?
    但如果駕駛共享汽車不小心發生了交通事故事故處理賠付方面要怎麼賠,該賠多少呢?餘先生說,雖然目前交警部門的責任認定還沒有結果,但是他個人判斷,事故是因為自己駕駛不慎造成的,估計需要負全部責任。在事故處理過程中,餘先生想著自己畢竟是駕駛共享汽車出事的,共享汽車運營方應該購買了相關的商業保險。
  • 外刊閱讀:通往蘋果汽車的漫長崎嶇的道路
    頭條新聞一直是穩定的:著名的汽車行業偷獵,一個又一個獲批的汽車專利,在其總部加州庫比蒂諾(Cupertino)附近看到神秘的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最近廣泛報導的關於與現代(Hyundai)和起亞(Kia)建立數十億美元合作夥伴關係以製造自主電動汽車的會談。
  • 借「機」上位:薩博宣布重歸汽車領域,特斯拉一哥地位恐不保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瑞典薩博防務集團CEO馬克斯·沃倫伯格也表示,薩博集團將於2017年春季重回汽車製造領域,屆時集團將成立一家全新的汽車製造公司,新公司將專攻自動駕駛汽車。圖註:薩博飛機有限公司的薩博—21戰鬥機和薩博汽車公司的薩博92轎車首先的首先,我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講一下薩博這個相對混亂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