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後一個,也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既然這是天氣最冷的時候,那一定需要做好防寒工作,不能因天氣變冷而影響身體健康。那在大寒的時候應該怎樣抵禦寒冷呢?食補就是最好的一個選擇。適時進補這5種常見食物,順應季節變化,平安度寒冬!
1、淮山蓮子粥:大寒養生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飲食宜選溫軟、淡素及易於消化的食物為好,並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淮山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功效,常用治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蓮子有補脾止瀉的功效;粳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共用有健脾、行氣、消食的作用。
2、紅薯:大家都知道,紅薯是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3、牛肉:冬季吃火鍋必備牛肉,牛肉能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充足的鐵質能維持血紅素正常,以載送血氧到腦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保護心臟不致過度勞累,使準媽媽身體充滿活力。準媽媽一個星期吃3-4次瘦牛肉,不但可預防缺鐵性貧血,增強免疫力,更能起到良好抗寒作用。
4、梨:冬天天氣比較冷,很多人抵抗力比較差,很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的情況。在大寒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梨,具有非常好的清熱去火效果,而且還能夠潤肺生津,對身體健康有非常好的作用。特別是在冬季容易生病的人,在大寒的時候吃點梨是再適合不過的!
5、小米粥:有「黃金粥」、「代參湯」製成,其營養素種類及含量均高於大米,並且含有一般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小米粥最養人,可以健脾養胃、清熱解渴、促進睡眠,清淡易消化,非常適合老人以及胃不好的人食用。
到了大寒,就是天氣到了最冷的時候。在大寒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上面介紹的食物,當然還有很多食物都是適合大寒食用的,平時可以多做一些了解。通過食用這些食物,能夠給身體提供更多的營養,從而讓身體素質變得更好,也能夠減少很多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