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馬鋼,有一個神奇的地方,每天可以讓10萬噸生活、生產汙水「重獲新生」。從渾濁到清澈,廢水在這裡變成了可以回用的原水。這個地方就是馬鋼能控中心六汾河汙水處理站。在它的助力下,馬鋼的水更清,馬鋼的綠意更濃。
今天,小編來到了馬鋼能控中心六汾河汙水處理站,準備帶大家一起探尋一下,右邊的廢水在這裡是如何變成了左邊清澈的水。
處理前後對比
水是生命之源。為了保護我們的「母親河」長江,馬鋼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加大環保投入。馬鋼能控中心常年加強水資源科學管理和監控,六汾河汙水處理站每年終結3000多萬噸汙水外排,處理之後的水百分之百重新回用,為馬鋼的綠色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接下來,大家跟小編一起看一下,一滴汙水的旅程吧~
廠區生產廢水匯入調節池
調節池
調節池的作用是匯總不同廠區的廢水,將它們整合起來,方便下一步的處理。
混凝區
混凝區
在混凝區內,通過加入絮凝劑、殺生劑等藥劑來使水中的雜質凝結沉澱。
絮凝區
在絮凝區大家可以看到,水中的雜質已經開始凝結在一起了,這些凝結的雜質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沉澱。
沉澱區
沉澱區
在沉澱區內,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水看起來已經非常清澈了,不過不要急,後面還有處理步驟哦~
在沉澱工序結束後,工作人員將會對處理之後的水進行取樣檢測,看看它是否達到用水標準。
V型濾池
V型濾池反洗
在V型濾池內,汙水會經過最後一道處理工序——沙濾,V型濾池內的沙子會吸附水中的雜質,讓水質達到回用標準。工作人員告訴小編,V型濾池中的沙子也會定時進行反洗,以保證處理效果。
取樣檢測
檢測實驗
最終數據
經過檢測,水樣的濁度穩定在了0.17左右,工作人員告訴小編,我們日常飲用水的濁度要求在1度以下,所以說,經過六汾河汙水處理站處理之後的水,已經達到了直接飲用的標準哦~
六汾河汙水處理站只是馬鋼能控中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作為馬鋼環境的守護者,作為馬鋼環境保護的執行者,能控中心積極履行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職責,汙染治理進程明顯加快、環境執法監管日益加強、機制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下一步能控中心將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戰略,在努力支撐馬鋼打造生態文明都市工廠的同時,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作為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走出一條具有馬鋼特色的綠色之路。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
策劃:榮健 陳亮 楊曉剛 丁勇 姚樂 高瑩茹 吳國全
編輯:馬鋼家園微信團隊
責任編輯:楊曉剛 許濤
審核:趙建勳 王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