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指引來了!這種情形可以不用戴口罩

2021-12-20 廈門市翔安區新店中心衛生院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從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職業暴露人員以及重點人員進行分類,並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指引的建議。

對普通公眾而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時,可不戴口罩。

  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


  (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三)對於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


  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四)對於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


  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一)處於人員密集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運輸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等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二)在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日常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其他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一)普通門診、病房等醫務人員;低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醫務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保潔等。
  (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員;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中、高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毒人員;轉運確診和疑似病例人員。
  (三)從事呼吸道標本採集的操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吸痰、心肺復甦操作,或肺移植手術、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員。
  防護建議:頭罩式(或全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或半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加戴護目鏡或全面屏;兩種呼吸防護器均需選用P100防顆粒物過濾元件,過濾元件不可重複使用,防護器具消毒後使用。  (一)呼吸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脫除後應洗手。
  (二)佩戴口罩時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應遮蓋口鼻,調整鼻夾至貼合面部。
  (三)佩戴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內外側,應通過摘取兩端線繩脫去口罩。
  (四)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可能破壞密合性。
  (五)各種對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


開藥多: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可酌情開具4-8周用藥,常規只有1周.

就診快:可提前10天代預約大醫院專家門診,常規是7天.

服務好:由大醫院專家、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組成團隊共同為您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費用省:基層門診免除500元起付線,醫保報銷比例高,由家庭醫生推薦轉診的二次及以上住院可免除起付線。

相關焦點

  • 戴不戴口罩?中外殊途同歸,海外華人再也不用糾結了!
    估計每個人都很熟悉這樣的畫面:家人天天越洋電話督促「出門戴口罩」;而這邊媒體又一再說,「戴口罩防疫沒用」。再看看網上劈天蓋地的報導:有華人因為戴口罩被公開歧視。實在是心太累!然後還有不少人說,海外不讓戴口罩是因為口罩不夠用了。
  • 全國各地摘口罩時間表出爐?然而,官方回應了……
    近日,重慶市公安局官方帳號@平安重慶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浦東發布 都對此說法進行了闢謠:現在摘口罩為時尚早!疫情期間,市民應以權威發布的信息為準。此前,鍾南山近日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 口罩「四戴三不戴」:科學戴口罩有了「2.0版」
    前幾天,上海市將疫情防控級別調為「二級」後,不少市民對於戴口罩這件事有點「小糾結」:戴,還是不戴?這是個問題!
  • 醫生分享自製布口罩!你也可以來試試,不求人,自助又助人!
    口罩不求人,自助又助人!自製布口罩!你也可以來試試。  手術室使用布口罩對資深的醫療人員可能不陌生。我的資歷還不夠,從實習開始就是一次性、拋棄性的不織布口罩;雖然一次性醫用口罩大多都是中國製造(降低成本),但是畢竟疫情最嚴重的就是我國,當然全世界都口罩荒了。自製布口罩布口罩在我數年前基層義診時就遇到。
  • 經歷了SARS和MERS,所以戴上口罩吧!
    1月20日官方公布的感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激增之前,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同,該回家的回家,該工作的工作。從1月20日開始,戴口罩的人突然多了起來。但其實這場病毒的襲擊從大約一個月前就從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開始了,直到今天才引起更大範圍的注意。
  • 為了不戴口罩,這些加國人竟然這麼幹!聯邦發警告:不得造假!
    據CTV新聞,反對強制性口罩政策的加國民間「反封鎖組織」已開始生產一些「醫療口罩豁免」卡,以讓加拿大人可以避免在封閉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加拿大的人權監督機構近日嚴正聲明,任何加拿大人都不應使用任何偽造的證件,來逃避戴口罩。
  • 廣東新增輸入1+1|男子公交上戴口罩被悶暈,天熱戴口罩憋得難受怎麼辦?
    男子公交上戴口罩被悶暈,天熱戴口罩憋得難受怎麼辦?經醫生診斷,該發病乘客自身有心臟病,由於天氣炎熱戴著口罩呼吸受阻導致了窒息。專家建議,對於有心肺功能問題的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佩戴口罩需慎重,最好諮詢專業醫生,如非必要,減少外出時間。如果長時間佩戴口罩有不適感覺,可前往相對空曠、安全的地方摘掉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緩解缺氧症狀。
  • 口罩戴法「五花八門」,你戴對口罩了麼?
    口罩戴法五花八門!口罩用錯,等於沒戴!
  • 這個省有些地方可以摘口罩了!
    據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16日,安徽省發布《低風險地區社會公眾口罩使用指南》。
  • 口罩反戴派,實乃無腦
    昨天,義大利國力黨議員馬特奧•奧索戴著口罩進入議會,受到質疑後發飆的視頻在中國火了一把。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疫情形勢日趨緊張,公眾需不需要戴口罩成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主戴派,堅持戴口罩可以防止傳染;反戴派,認為口罩是給病人戴的,不是給健康人戴的。一些義大利媒體報導此事時,仍諷刺馬特奧。
  • 實用|買不到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怎麼辦?
    此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曾表示,病毒不會單獨存在,往往在飛沫中,所以其他口罩(如外科口罩等)也可以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醫生佩戴的都是一次性的醫用外科口罩,只有在與傳染病人近距離接觸等比較危險的情形下,才會佩戴隔離效果達到95%的N95口罩。
  • 專家提示:這樣戴口罩會增加傳染風險!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口罩必不可少。但是時間一久,大家戴口罩的「姿勢」又開始五花八門了。口罩戴對了嗎?你用的口罩合格嗎?
  • 冬季戴口罩的三個注意事項
    冬季戴口罩的三個注意事項:沒必要戴專業防護型口罩戴不戴口罩要「看天」現實生活中一些怕冷的人,整天戴著大口罩,以為可以防寒,其實這樣並不科學。人的呼吸道,如鼻腔、咽喉、氣管表面均覆蓋有許多黏膜,黏膜下又有微血管。當鼻子吸進冷空氣,經過彎彎曲曲的管道進入肺部時,已接近體溫。
  • 現在忘戴口罩出門的尷尬,比裸奔還可怕
    當我們以為只有自己會陷於這種沒戴口罩的焦慮時突然發現身邊的人都是這樣的 哪怕是滿臉膠原蛋白、生猛到能洗冷水澡的實習生現在也是這樣甚至,這種焦慮已經打破次元壁,蔓延到了線上微信頭像也要戴上口罩才安全其實除了像在裸奔以外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去義烏這些地方請注意!
    1月27日,記者分別對義烏新光匯購物中心、義烏之心、1970文創園、義烏市副食品市場、義烏市農貿城果品批發市場進行走訪,發現部分公共場所防疫措施有待加強,還有不少市民不佩戴口罩或未規範佩戴口罩。記者看到有的駕駛員並沒有戴口罩,但工作人員也讓車輛駛入。進入新光匯後,記者看到不少顧客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口罩,甚至有的店員都沒有戴口罩。但一樓兩處進出口,工作人員較為負責,對於進入新光匯的顧客或外賣員都要求測溫、亮碼,不戴口罩人員一律不讓進入。
  • 不戴口罩外出,石家莊大爺慘了!
    最終,官方通報對韓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處罰。韓某已認識到錯誤,寫出致歉信,向防控執勤人員道歉,並得到諒解。高邑縣紀委決定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這位大爺也不知是咋想的,石家莊疫情都這麼嚴重了,外出竟然不戴口罩,被善意勸阻之後不僅不聽,還辱罵推搡,著實讓人無法理解。由此也能夠看出,大爺連戰時都不戴口罩,平時可能就更不戴了,恐怕壓根就沒有戴口罩的防護意識。
  • Face ID口罩?把人臉印上去,戴口罩也能解鎖手機?
    戴上口罩又帥又安全,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戴?我猜原因之一是,戴口罩時無法面容解鎖手機,刷臉支付也失靈了。
  • 日本人為何喜歡戴口罩?
    其中預防生病而戴口罩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為了遮住臉戴著口罩安心的人。戴上口罩後無從知曉表情,也很難判別在想什麼。給人難以接近的印象,得以拒絕和他人接觸。還有,戴著口罩的話別人不知道這個人是誰。自己對自己沒有自信,也不想被周圍注視,這麼想的人也會通過戴上口罩消除自我的存在感,逃避他人的視線。
  • 汽車客運南站外 拉客「黃牛」、摩的司機沒戴口罩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文/圖)昨日,記者對鄭州火車站、長途汽車中心站、客運南站口罩佩戴情況進行暗訪,發現三處客運站點進出站區域管理嚴格,乘客購票、候車及乘車過程中均能正確佩戴口罩,但客運南站周邊存在摩的司機及拉客人員未戴口罩情形。
  • 加拿大郵政人員呼籲:消毒郵箱 看好你的狗‖現在究竟要不要戴口罩?傳染病專家這麼說
    加拿大郵政人員工會(CUPW)就表示,在這個大部分人都需要待在家、避免感染病毒的非常時期,我國需要依賴郵政系統來維持包裹和信件的正常寄送。政府採取的一些措施,尤其是自我隔離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是否有效果,下周基本可以看出端倪。顯而易見,這一周會是病例爆發期,也是傳染的高峰期。但在這非常時期,究竟要不要戴口罩就成了一個問題。目前美國加拿大政府和衛生機構都沒有對國民提出這個要求,但傳染病專家有不同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