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四戴三不戴」:科學戴口罩有了「2.0版」

2021-02-13 大眾醫學

 

前幾天,上海市將疫情防控級別調為「二級」後,不少市民對於戴口罩這件事有點「小糾結」:戴,還是不戴?這是個問題!
對此,有「口罩達人」之稱的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吳立明表示,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發布的《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和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的權威健康提示,建議市民佩戴口罩可遵循「四戴三不戴」原則。

這四種情況應佩戴口罩:

1.與人近距離接觸;

2.進入人群密集場所或相對密閉的空間,如機場、車站、商場超市、公共運輸工具、廂式電梯等;

3.去醫療機構就醫;

4.有發熱、鼻塞、咳嗽、流涕、噴嚏等症狀時。

另外,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病患者外出時,也應佩戴口罩。

這三種情況可以不佩戴口罩:

1.日常居家;

2.在戶外人少處步行、騎行或鍛鍊(如遇來人應主動避讓,並保持一定距離);

3.獨處或獨自駕車時。

吳立明主任提醒,當前境外輸入病例不斷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依然存在,佩戴口罩仍是有效的防範措施之一。日常出行時,可隨身攜帶口罩,在與人近距離接觸或進入人員密集場所時及時佩戴。同時,也可隨身攜帶清潔、透氣的紙袋,以便臨時存放使用過的口罩。

訂閱2020全年《大眾醫學》雜誌(掛號寄送),請點下圖↓

▸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相關焦點

  • 戴不戴口罩?中外殊途同歸,海外華人再也不用糾結了!
    溫哥華港灣(BCbay.com)子西綜合報導:誰也沒想到,一場新冠疫情最先引起東西方文化差異大辯論的,居然是——「戴不戴口罩」。估計每個人都很熟悉這樣的畫面:家人天天越洋電話督促「出門戴口罩」;而這邊媒體又一再說,「戴口罩防疫沒用」。再看看網上劈天蓋地的報導:有華人因為戴口罩被公開歧視。實在是心太累!然後還有不少人說,海外不讓戴口罩是因為口罩不夠用了。
  • 這種情形可以不用戴口罩
    對普通公眾而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時,可不戴口罩。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  (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 廣東新增輸入1+1|男子公交上戴口罩被悶暈,天熱戴口罩憋得難受怎麼辦?
    男子公交上戴口罩被悶暈,天熱戴口罩憋得難受怎麼辦?經醫生診斷,該發病乘客自身有心臟病,由於天氣炎熱戴著口罩呼吸受阻導致了窒息。專家建議,對於有心肺功能問題的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佩戴口罩需慎重,最好諮詢專業醫生,如非必要,減少外出時間。如果長時間佩戴口罩有不適感覺,可前往相對空曠、安全的地方摘掉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緩解缺氧症狀。
  • 有救了!愛爾蘭人終於開始戴口罩了!當地人表示,不戴口罩竟然是因為?!
    近期大家一直在討論愛爾蘭當地人為什麼不戴口罩,什麼時候才會戴口罩。對一些歐洲人對戴口罩不以為然的態度,小編也是又急又氣!今天上午,小編鼓足勇氣,戴好口罩手套出門到都柏林三大主流超市進行採購,可喜的是小編發現有近三分之一的當地居民開始自覺的戴起口罩或用圍巾遮住口鼻!(儘管其中一位女士戴反了口罩,一位男士戴的是防塵口罩)。
  • 冬季戴口罩的三個注意事項
    霧霾中含有大量的PM2 5,易進入人的呼吸道並刺激黏膜,甚至會損傷肺部,極易誘發包括呼吸道感染在內的多種疾病。此時,戴口罩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與霧霾天氣裡空氣中的髒顆粒對人體的危害相比,前者就顯得比較輕了。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去義烏這些地方請注意!
    1月27日,記者分別對義烏新光匯購物中心、義烏之心、1970文創園、義烏市副食品市場、義烏市農貿城果品批發市場進行走訪,發現部分公共場所防疫措施有待加強,還有不少市民不佩戴口罩或未規範佩戴口罩。記者看到有的駕駛員並沒有戴口罩,但工作人員也讓車輛駛入。進入新光匯後,記者看到不少顧客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口罩,甚至有的店員都沒有戴口罩。但一樓兩處進出口,工作人員較為負責,對於進入新光匯的顧客或外賣員都要求測溫、亮碼,不戴口罩人員一律不讓進入。
  • 不戴口罩外出,石家莊大爺慘了!
    這幾天,有一位石家莊大爺不戴口罩外出,被攔之後態度惡劣、辱罵防疫工作者、和民警推搡的視頻火了!
  • 為啥發達國家都不鼓勵戴口罩?原因只有一個!
    最近,西方國家的政府好像都不太鼓勵民眾戴口罩,媒體也都是如此。
  • 口罩不夠,有藥企取消進潔淨區戴口罩的規定
    可喜可賀的是:截至目前生產的多批產品,該中藥企業生產的中藥口服固體均已經合格出廠。保持環境;因為疫情,進入車間的物料清潔和外包消毒更認真了;總之,因為疫情,大家都更衛生了、更規範了,儘管沒有口罩戴,產品仍然可以合格,要是在疫情之前,不戴口罩進車間,恐怕QA都不會同意。
  • 美國各州戴口罩地圖出爐 什麼因素決定戴不戴
    那麼究竟哪一個州最多人佩戴口罩呢?「紐約時報 」委託數據公司進行一項關於有沒有佩戴口罩的問卷調查,從7月2日到14日獲得了25萬份回覆,製作出一個全國的口罩佩戴情況地圖。從整體上來看,最多人佩戴口罩的地方是東北部和西部,尤其是加州, 紐約, 麻省和新澤西州等。
  • 轎車神操作,竟然給車牌戴口罩?!
    「正確佩戴口罩」這已經成為大家出門的常規操作也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然而有些人很「有趣」竟然給自己的愛車也戴上了口罩!給車戴口罩?這又是什麼新的操作?!↓↓↓當時這輛黑色寶馬車違停後車上下來了三名男子原來打算離開的車主扭頭發現路面上有監控攝像頭後開始了一頓可笑的「神操作」...
  • 口罩有時效 佩戴有講究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許多市民已經養成了日常佩戴口罩的良好習慣。但是,是不是只要戴了口罩,就萬無一失呢?1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市人民醫院,向專家了解如何科學使用口罩。
  • 口罩戴法「五花八門」,你戴對口罩了麼?
    口罩戴法五花八門!口罩用錯,等於沒戴!
  • 人臉口罩:戴口罩也能夠解鎖手機
    從一開始的非N95不戴,到後來的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紛紛脫銷,如今多數人家裡不囤上幾十個口罩都不敢出門。但很多口罩佩戴者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戴口罩影響智慧型手機上人臉識別功能的使用。人臉識別功能的核心技術是通過掃描用戶面部的細微細節,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的大小和形狀等,以驗證用戶身份。
  • CDC:2月1日起,強制戴口罩!不戴者將違反聯邦法律!
    據路透社報導,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佩戴口罩的規定從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晚11時59分開始生效,其中也包括拼車車輛和地鐵。如不按照指示佩戴口罩,將違反聯邦法律。該命令不適用於由單獨經營者駕駛的私家車或商用卡車。
  • 黃心穎叫人戴口罩但自己唔戴口罩抱BB 網民:好危險
    武漢肺炎疫情愈趨嚴重,為了自保以及保護身邊人,人人都應該要做足防護措施,最基本的當然是出門要戴口罩了。
  • 她們在韓國戴口罩,卻被指「不禮貌」……
    ,在課堂戴口罩被教授趕出課室;城大表示已聯絡該校了解事件,對方已同意讓學生上課時戴口罩,但兩名學生則表示希望提早回港。有仍然留在首爾交流的香港學生稱,相信是個別事件,他進行交流的大學校園,都有學生戴口罩上課,主要是香港學生。
  • 口罩反戴派,實乃無腦
    最近有一事,讓人大跌眼鏡,卻並非個別現象,剖析一下,以正視聽。昨天,義大利國力黨議員馬特奧•奧索戴著口罩進入議會,受到質疑後發飆的視頻在中國火了一把。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疫情形勢日趨緊張,公眾需不需要戴口罩成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主戴派,堅持戴口罩可以防止傳染;反戴派,認為口罩是給病人戴的,不是給健康人戴的。一些義大利媒體報導此事時,仍諷刺馬特奧。
  • 東協6國調查 泰民戴口罩比例最高
    一項網路民調結果顯示,6個東協國家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泰國人在公眾場合戴口罩、且使用消毒洗手液的比例最高。《鮮新聞英文網》報導,英國網路民調機構YouGov日前進行調查,發現有95%的泰國民眾在公共場所會經常性地戴口罩;分居第2、第3名的越南、菲律賓,也有94 %和93%。
  • 現在忘戴口罩出門的尷尬,比裸奔還可怕
    將它們排列組合,解讀出來就是「疫情期間,沒戴口罩就是原罪!」沒戴口罩就像沒帶手機一樣沒有安全感,其實不是最糟糕的體驗,戴了口罩發現自己有口臭,才是多麼痛的領悟!都說希臘悲劇分為三種,同樣,戴了口罩發現自己有口臭,也有三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