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過年的傳統文化:包粽子

2021-02-26 越南網


對越南人來說,春節是濃鬱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最重要傳統節日。春節前,全家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粽子、聊起天來也是一個美好的習俗。

據說,在6世雄王時期,雄王召集各位王子來說,誰能為祖先獻上合雄王心意的禮物,雄王將傳位給誰。各位王子上山下海尋找珠寶和珍貴物產獻給雄王,第18子郎遼(Lang Liêu)王子是王子中最窮的,但性格溫順、孝順父母。找不到昂貴的物產獻給父親,他就用糯米、綠豆、豬肉和黃精葉等日常農產品製作象徵天和地的粽子和餈粑獻給雄王。郎遼王子的禮物非常符合雄王的心意,雄王就傳位給了他。從此,粽子和餈粑成為祭祖禮儀中的神聖祭品,體現對前輩的飲水思源之心,是越南人過年時不可缺少的食糧。正因如此,越南民間有句俗話:「外皮綠色黃精葉,裡面糯米、肥肉、綠豆、幹蔥、胡椒,包裹感情與愛心,從郎遼那會兒香糯至此」。

越南粽子是方形的,比中國粽子大得多,一般用糯米做成,中間包上豬肉和綠豆沙,外裹尖苞柊葉。
粽子在每個越南人心中都佔有特別的位置。每逢春節,孩子們都興奮地等著看包粽子、煮粽子。這也是全家團聚的時候。每一名越南兒童長大後都不會忘記春節包粽子的情景。這一情景一直刻印在每一名兒童的心中,讓他們長大後繼承前輩的傳統。

過年包粽子是越南人的傳統文化。


粽子的獨特、創新和富有民族特色不僅體現在包裹粽子上,也體現在煮粽子上。因此,在越南,有很多村莊以包粽子為傳統行業。河南省廉泉鄉潭村是越南包粽子業的著名村莊之一。

越南人認為,好的粽子要選好的糯米和好的豬肉。選糯米要選黃花糯米,粽子煮熟後才柔嫩。綠豆也要選新鮮的黃綠豆,味道才香。豬肉要瘦肥相間的五花肉。黃精葉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粽子煮熟後才會有好看的綠色。煮粽子要10個小時。

在越南人的觀念中,粽子和餈粑還體現天地融合,體現對每個人、每個家庭全年富足、安康、幸福的願望。越南人過年時用粽子祭祀和吃粽子的傳統習俗不僅帶有信仰文化色彩,而且還體現越南人的飲食精華和智慧。

粽子是越南民族傳統春節不可缺少的食物。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擁有像越南民族這樣過年時包粽子祭祀祖先的獨特文化。春節包粽子是與時間永恆的文化美,並滲透到了每個越南人的骨髓和大腦中。

   ★期待您的精彩評論!★  

   ★歡迎在文末留言!★   

編輯:阿生在越南

來源:網絡

 投稿、爆料、合作: mp-weixin@qq.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yuenanwangcn


免責聲明:本平臺部分圖文信息轉載自網絡,其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 yuenanwangcn 刪除。

相關焦點

  • 越南粽:粽子中的炸藥包
    :「粽子做成四方塊」——越南的炸藥包粽子。 好吃的炸藥包說道形狀奇特的粽子,當屬越南的方形粽子,形如炸藥包,與其說這是粽子,不如說是年糕,因為這種方形的粽子主要是在越南新年的時候吃,地位相當於咱們的餃子,是全家團圓的象徵。越南曾是中國地附屬國,習俗相近,所以也過端午,端午節時,這種粽子自然也少不了。
  • 越南春節 | 那些你不知道的越南春節習俗
    春節包粽子是越南民族的傳統習俗,從古代流傳到現在,體現了稻作文化的美。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過年,並擺上祖先祭臺。在越南人的觀念中,粽子和餈粑還體現天地融合,體現每個人、每個家庭對全年富足、安康、幸福的渴望。
  • 那甲鎮:「包肉粽送溫暖」弘揚傳統文化
    春節將至,為弘揚壯族傳統文化,傳承孝老敬老精神,引導全體幹部職工樹立弘揚傳統文化,助力民族團結的意識,近日,那甲鎮舉辦了一個簡單卻有意義的「肉粽飄香.團團圓圓」的包肉粽送溫暖活動。圖為那甲鎮志願者服務隊到鎮敬老院送溫暖合影留念  2月1日下午,利用工作之餘,在鎮黨委李書記的帶領下,鎮黨政辦精心組織部分鎮幹在鎮府食堂進行「以老帶新」包肉粽培訓活動,大家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清洗粽葉、醃製五花肉、清洗材料、浸泡糯米、劈柴火,年老的同志手把手教年輕同志包粽子,沒過多久,一個個綠色誘人、形狀統一的肉粽呈現在大家眼前
  • 中國之外的春節:越南人過春節的習俗
    派壓歲錢也是越南人過年的傳統習俗人民日報歐洲網訊,受中國文化影響,自古以來每逢春節過年
  • 過年吃粽子 圖個好兆頭
    「每年過年,我們一家都要吃粽子。這個習俗,從我小的時候就有了。」王阿姨說,小時候,每到年初一清晨,一家人在門上貼「迎春接福」的紅紙條,禮拜接福後,母親總會燒一鍋羹,拿出熱氣騰騰的粽子,一家六口人圍著桌子開開心心享受美食,感受過年的氣氛。「那個時候,我父親總是一邊吃一邊說『耕耕種種』,年初一得先喝羹再吃粽。」
  • 1小時、20人,包完1866個,迪莉婭包粽子快手挑戰「吉尼斯」,圓滿落幕!
    20人一小時包了1866個粽子,超過海南省20人一小時包631個粽子成績。迪莉婭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次公益性活動,讓更多人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把中國的美食文化發揚光大。發揮我們自身的作用,影響身邊的年輕人、孩子,主動了解傳統,主動繼承傳統,主動發揚傳統。
  • 5分鐘包12個粽子,圍觀忻城縣包粽子達人大賽
    歡迎大家來到第五屆『棕情土司 農信同行』包棕達人大賽活動現場……」6月5日上午,隨著主持人精彩的開場白,由忻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忻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承辦的忻城縣2019年第五屆「粽情土司 農信同行」包粽達人大賽,在紅川廣場正式拉開序幕,只見現場人潮湧動,粽葉飄香,好不熱鬧。
  • 包粽子、烙花饃、做香囊| 端午節,寧夏人這樣過……
    為了迎接端午佳節,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富平社區黨支部還專門來到吳忠康樂養老院為老人帶來了一場熱鬧的文藝表演。於河村文化廣場上舉辦的的烙花饃比賽,十多位巧媳婦圍攏在案臺前,用傳統的方式製作造型獨特的饃,精心雕刻花紋,做出各種造型。大家利用趕集的時間,給家人選購荷包和花繩,一些孩子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已經將荷包佩戴在胸前,滿街飄香。
  • 包粽子掛艾草,站隊所裡「粽」味濃
    端午節來臨,到處瀰漫著粽葉的清香,容易讓人憶起家裡母親包的粽子,那是家的味道,也是思念的味道。
  • 新住民獻愛,愛心包肉粽
    《臺北訊》臺灣漂兒娛樂/成都漂兒娛樂/上海漂兒娛樂/聚力製作共同全域推廣的新住民愛心包粽活動即將上線!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臺灣與越南的傳統節日,為使在臺灣的新住民了解臺灣傳統文化,由社團法人臺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全國理事長張晉祥、全國執行長黎氏王燕與阮氏雪愛(阿香)三人共同發起。
  • 端午節習俗:粽子(圖)
  • 越南,是怎樣過春節的?
    事實上,在春節期間,越南大部分民眾,都會返回到家鄉過年。所以,對於外國旅遊者來說,這時去越南旅遊,有很多住宿之處,因為大部分越南民眾都回到家鄉,這些日子裡,外出旅行的人不多。由於越南民眾大多數返回家鄉過年,需求增加,所以交通會較為繁忙,火車和大巴可能超額預訂,延誤更為頻繁。在越南,交通出行的高峰期,是春節前的2天,和春節後的3天。二、參加室外活動:
  • 福安老人撿包粽子竹葉,卻誤入險境被困山溝中……
    福安新聞網消息(李文福 陳輝)近日,福安一名老人(女)在福安白雲山採擷包粽子的竹葉時被困山中
  • 本周日 人人可到南門菜市場包「愛心粽」
    點擊藍字浦江微訊關注我喲☀ 每天推送本地新聞資訊,本土文化,吃喝玩樂,同城活動等諸多優質內容,浦江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柳州人過年最愛美食,你都吃過了嗎?
    【粽子】柳州人過年是一定要有粽子的,柳州粽子味道都為鹹味,且餡料多種多樣,有板慄肉粽、綠豆肉粽、飯豆肉粽、蝦米粽、蟹肉粽、臘腸粽、牛肉粽等等。過年自製臘肉的柳州人,多以年長者居多,對於老人而言自製臘肉更多的是一種情結和「味道」。柳州人吃臘肉的歷史傳統悠久,口味也具有本地特色。
  • 傳統服飾之美:越南奧黛(Ao Dai)
    奧黛(Ao Dai),是越南的國服。「ao」源於漢語「襖」,在現代越語裡「ao」則指遮蓋頸部以下的服飾,而「dai」的意思是「長」。  就像日本和服深受中國唐裝影響一樣,奧黛作為越南的國服,最初的樣式借鑑了中國漢服的特點,其雛形脫胎於中國旗袍。
  • 粽子節快到啦,粽子千萬不能這樣吃!(內附天氣)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一次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等不適感覺。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以吃1~2個(不超過250克)為宜。
  • 老人公交車上「丟」粽子 真相讓所有人驚呆!
    28日,江蘇南京693路公交車司機梁師傅,在車上撿到一包粽子和鴨蛋。
  • 【文化】越南也過中秋節
    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是闔家團圓、共賞明月的重要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