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春節是越南最重要的節日。傳統春節期間,越南人民舉行多項傳統風俗活動,祈求新年平安、幸運、安康、興旺。這個時候,遠離家鄉的親人也回家團聚,探親訪友,派紅包和舉行祈求儀式。
每年農曆臘月23至30,家家戶戶都要祭掃祖墳。把水果鮮花獻到祖先墳前,請祖先靈魂回家過年。這是一種普遍習俗,體現了後人對前輩和逝者的孝順和尊敬,同時也體現越南民族的飲水思源道理。
每年農曆臘月23,灶王升天向玉皇匯報世間的所有情況。這一天,全家人都忙著打掃衛生、清理廚房,做好飯擺上灶王祭臺,其中不能少了灶王升天所需的物事,包括灶王的衣服、帽子、鞋和三條鯉魚。灶王祭祀儀式也顯示了家庭的溫暖幸福。
春節包粽子是越南民族的傳統習俗,從古代流傳到現在,體現了稻作文化的美。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過年,並擺上祖先祭臺。在越南人的觀念中,粽子和餈粑還體現天地融合,體現每個人、每個家庭對全年富足、安康、幸福的渴望。
河內市民丁青秀表示:「每逢春節,孩子們都興奮地等著看包粽子、煮粽子。這也是全家團聚的時候。每一名越南兒童長大後都不會忘記春節包粽子的情景。這個情景一直刻在每一名兒童的心中,讓他們長大後繼承前輩的傳統。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在過年時像越南一樣用粽子祭祀。春節期間,粽子還被當做禮物和待客美食,賓主共享,以此求得新年好運。」
鮮花是家家戶戶在傳統春節期間不可缺少的東西,鮮花盛開芳香四溢意味著家主將有一個充滿活力和快樂的春節。在越南北部,大家經常選購紅潤的桃花枝放在祭臺上,或金橘樹。因為桃花是幸運的象徵,而金橘果子越多家主來年就福祿越多。在越南中部和南部,大家喜歡選購象徵高貴和成功的黃梅。
越南北部南定省黃武蘭花園的主人陳菲公說:「昔日,越南人有一句俗語,皇帝賞蘭,官員品茶。賞花第一賞香,第二賞色。所以賞花要與文化相結合。這裡的文化是說這種花在天與地中取精用弘,向人類獻上絕妙的香味和魅力。蘭花給我們帶來歡樂和希望。」
新年祝福不僅是傳統而且還是傳統春節的文化美。在新年頭幾天,大家向家人、親屬和好友致以新年祝賀。家裡的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向晚輩派壓歲錢。壓歲錢就是祝子孫新年幸運和取得更多成功。
新年之初,大家習慣進寺拜佛,祈求新年幸運和幸福,同時也表達對佛祖和祖先的尊敬。春節立迎春竿被視為越南人民虔靈生活的文化美。越南人在臘月23立迎春竿直至元月初七才拆下來。
文化研究家陳團林博士說:「越南各個村莊都保留著立迎春竿的習俗。因為迎春竿是宇宙和天地生命力的象徵。祖先看到迎春竿就意味著看到平安之地,而祖先將由迎春竿引導,回家與子孫後代團聚過年。迎春竿是一根竹竿,人們常在竹竿頂端掛仙人掌葉,榕樹葉,菠蘿葉等,用以驅鬼,此外還有用竹藤編織並放有金錢和護身符的一個小籃子、幾片金磬和紙鯉魚,意思是讓灶王使用鯉魚、鞭炮及其它護身符升天。迎春竿上掛的東西,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
傳統春節是新年的開始,所以人人都希望有更多幸運幸福,一帆風順。傳統春節習俗歷史悠久,並深深烙印在每個越南人的血肉和心中,同時也是越南民族美好的文化。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點擊下方「在看」
留下你(新)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