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病毒肆虐全球,美國封境鎖國,經濟停滯將美股帶往谷底。此舉迫使Fed無法再行升息,債券殖利率就一直在低點徘徊。雖然美國實體經濟尚未恢復,但股市卻在歷經低點後急速翻轉,再次衝上新高。
為何會有如此不合理的情況?據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克魯曼於紐約時報文章所述,他認為因為債券殖利率過低,投資人在債市已無利可圖,而股市中尚有生機。許多美國大型企業多數營收來自海外,美國疫情對該類型企業影響有限。
在海外市場中,多數亞洲國家防疫表現優秀,而歐洲疫情也已逐步緩和,因此歐亞二洲被認為是經濟最快復甦的地區。就算美國防疫失敗,這些企業亦可維持獲利。投資人看上此類企業背後的海外市場,在無更好的投資商品可挑選情況下,美股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尤其是海外營收佔比高的大型科技類股,更助長此情勢。投資人對美股的追捧近乎狂熱,即便宣告破產的企業,如租車龍頭赫茲(Hertz),也受市場青睞。
經濟前景才是獲利之所在,面對美股不按常理的漲勢,投資人不妨將眼光鎖定在在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雖然東南亞經濟在這波疫情中也遭受打擊,但從整體發展條件來看,是全球最有潛力的地方。為避開高稅金,許多國際企業將產品採購對象從中國轉往東南亞,全球供應鏈因應全球化的分裂,和因疫情衍生的分散生產風險的商業考慮,開始從中國遷廠至東南亞。此舉無異為快速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家再添助力。外資持續湧入,刺激經濟發展,當地民眾收入增加,帶動住房需求,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東南亞房地產市場多數仍在低基期,未來前景看漲。
東南亞人口結構年輕,行動裝置使用普及,對數字經濟接受度高。因此東南亞國家在全球數字金融和在線交易的接受度上都名列前矛。
例如:東南亞是世界上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最活躍的地區。全球上網時間最久國家前10名中,東南亞國家佔4個。近9成印度尼西亞民眾曾在在線購物過,世界排名第一。這是為何Google、淡馬錫和貝恩在其聯合報告中,預估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規模將翻漲3倍達到3000億美元。#今日話題#
你怎麼看待東南亞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