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資料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
春節將至,大街小巷都飄起《恭喜恭喜》歌聲時,這首歌的曲作者卻安靜地離開了。
1月30日上午,臺灣音樂人李鵬遠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4歲。
現在說起他的名字,估計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但是他作曲的《恭喜恭喜》、《清宮殘夢》、《賀新年》等老歌至今還在傳唱。他的那些著名的學生,比如鄧麗君和鳳飛飛,在華語地區也依然無人不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從臺北到高雄有200多家歌廳,需要大量的歌手。李鵬遠辦的「正聲公司歌星培訓班」不僅走出了鄧麗君,亦走出了歐陽菲菲、胡薇薇等一大批歌手。
從7歲到17歲,鄧麗君一直跟在李鵬遠身邊學習,後來乾脆給他取了個名字叫「新媽」。在李鵬遠的記憶中,鄧麗君來自軍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經常在街上賣唱以貼補家用。李鵬遠記得「她那時候的音質不錯,但長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小孩子嘛,長大了就不一樣了,女大十八變,大了就變得很漂亮。」
鄧麗君送給老師李鵬遠的照片。 CFP 資料
17歲之後,鄧麗君去日本發展。在李鵬遠看來,日本流行音樂的唱法和他教授給學生們的方法相似,作曲、選題、結構都可以被稱為東方音樂。在他的音樂概念中,好的流行歌曲要「聽起來很好聽,選曲結構也要很好,且段落清楚。總之,一定要讓這首歌很快地流行,讓聽眾唱兩句就會了」。在先後為李翰祥、瓊瑤、香港邵氏等電影公司及環球、麗歌、臺聲等唱片公司作曲的過程中,李鵬遠深知只要寫的歌不流行,就不會有人再請你寫歌,所以好聽,好唱,有韻味,是作曲的關鍵所在。
鄧麗君在日本待了二十年。二十年後,鄧麗君剛回臺灣就到他所在的臺灣電視臺舉辦了一場二十年音樂會。那場音樂會有兩支樂隊伴奏,一支是日本的樂隊、一支是臺視的樂隊,李鵬遠還記得當年錄的那張現場唱片在大陸很流行。他一直記得當年雙樂隊的盛況,也就對後來日本傳入的卡拉OK深惡痛絕,覺得正是這個讓大家唱著玩的東西,破壞了華語音樂的整體水準。
李鵬聲有一套嚴格的關於好歌的標準。首先,歌詞要好,要口語化。他覺得大陸有些歌詞形式不對,不懂押韻,不能起承轉合,寫的是讓人看不懂的詩。其次,曲要好,需要營造哲學意境,注入豐富的情感。歌手亦很重要,大陸講究音韻學,發音有十多種口型,用鼻腔而不用丹田共鳴。但是他認為唱歌需要用到丹田,且遵循自然法則,唱歌就是大聲講話,自然就是美。
李鵬遠(左)與畫家張大千
李鵬遠1931年出生於重慶北碚水土鎮,1947年隨國民黨青年軍到臺灣。1950年,他就讀臺灣政工幹校音樂系,1953年留校教書,獲教授職稱。
1967年,李鵬遠開始做警察廣播電臺「空中歌廳」的節目製作人,達30年之久。1968年,他開始了另一個重要的事業——擔任臺灣電視臺節目製作人兼歌唱培訓班教師,達20年之久。
上世紀70年代後期,李鵬遠曾任中華電視臺音樂組組長。上世紀80年代退休後他在臺灣未再從事社會活動,而是回到家鄉重慶隱居作曲。
在家鄉,他收了多名弟子。2007年到2010年,他與其中一名弟子萬秦共同寫了1000首歌曲,全部由他作曲,萬秦作詞。在他去世後,他的夫人曾祥梅表示,將與學生們商量後再發表這些作品。
最後再聽一遍鄧麗君版的恭喜恭喜你,為恭候新年,更為送別老人↓↓↓
恭喜恭喜
每條大街小巷
每個人的嘴裡
見面第一句話
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已到盡頭
真是好的消息
溫暖的春風
吹醒了大地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慢慢花也活絡
聽到一聲雞啼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經過多少困難
歷經多少磨練
多少心兒盼望
春天的消息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每條大街小巷
每個人的嘴裡
見面第一句話
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已到盡頭
真是好的消息
溫暖的春風
吹醒了大地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慢慢花也活絡
聽到一聲雞啼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經過多少困難
歷經多少磨練
多少心兒盼望
春天的消息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