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記憶是暖心暖胃的媽媽味!
橘子紅了,開始冷了的這個季節,特別令人想起無可取代的媽媽味,一鍋熱騰騰的雞湯;一碗Q彈的米飯淋上母親特調的滷肉醬汁;清蒸鮮脆高麗菜加上破布子調味;那掀蓋後蒸氣氤氳上桌的美味,暖心暖胃,最是令人難望且深深思念,整桌的家常,乘載的不僅是滿足脾胃的食物,也是來自母親滿溢卻難以言說的愛,嘗在口裡,卻更滿足了心。
「我好想家……」特別是記憶中每逢用餐時間,爐灶上炊煙嫋嫋和蒸氣蒙蒙,一片氤氳之中,看母親的背影在小小的廚房內忙碌著。「那樣的溫暖是別處比不上的。」JIA Inc.品家家品創辦人林先生笑著說。創業初期長年在外奔走,無論離家多遠,心中對家的思念和味蕾的記憶卻不曾中斷過。
「那樣的溫暖是別處比不上的」
記憶中傳承著那令人想來悸動的滋味,是對家深厚且難以割捨的情感,甚至是那深植在血液中對家的眷戀。媽媽從廚房裡端出的每道菜都代表一個幸福的畫面,一個用心放感情的動人故事。媽媽味,那幾乎等同於對廚房的記憶,或許不是太清楚記憶出整個廚房的擺設和用具,但媽媽忙碌的身影,靈活敏捷的動作著,美味的食物香氣不停地竄出,那就是來自家的溫暖,絕對是別處的山珍海味和豪華廚房所比不上的。
從古到今,飲食文化持續扮演我們生活中的要角,味覺記憶總是深刻烙印且鮮明的為某些時刻畫上標記,連打招呼問候都從「吃飽沒」起頭,而家中與食物最關係密切的廚房,也就成為最重要的空間之一! 媽媽忙進忙出的煮菜燒飯、孩子們嬉鬧著跟進跟出想要幫忙卻總添亂,爸爸聞香而來探頭瞧個究竟,拎了小鬼頭伏到一旁做功課去….然而一家滿心期待的,是不久後上桌的晚餐。
想那曾經,恐怕是在史前,所謂的「廚房」只是個點火的動作,而爐灶則是由松垮的石頭所堆砌而成,長時間經歷時空推移,演變成磚頭爐灶,再變成如今的智能廚房,但無論廚房怎麼變,不變的是它凝聚一家情感和期待的場域角色,不變的是人們那對家常味的執著,和對於家的無限思念。
(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