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一定光是窮的事。
由這件事更能看出阿米爾汗那部《摔跤吧爸爸》的用心良苦。
需要注意的是,兒子是不賣的,兒子要去打工掙錢,而女兒則賣了嫁了以減輕家庭負擔。而童婚,傷害最大的就是女孩。
在這部電影中,不理解父親強迫自己進行摔跤訓練的兩個女兒,在同村一位女孩的婚禮上抱怨父親時,只有14歲的新娘說的一番話點醒了她們:
「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為我的未來著想,而不是從小就只讓我做家務和燒飯,當我一滿14歲就匆匆將我嫁給從未見過面的男人,仿佛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接下來我就要過一輩子與掃帚與爐灶相依為命的生活。」
在大女兒的決賽前夜,父親說了這樣一番話:
「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不僅屬於你,勝利還屬於千萬個被認為不及男生的女孩兒,勝利屬於那些被禁錮在家務和相夫教子的女孩兒。」
汗叔還有個訪談節目叫《真相訪談》,社會反響空前,汗叔也因此登上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
其中探討虐待兒童單元播出後,汗叔獲邀到國會作證,成功地促進國會通過了保護兒童法案。
但是一個阿米爾汗改變不了印度,正如魯迅學醫改變不了舊社會,福奇醫學水平再高救不了燈塔的疫情。
你說他們的政府沒有意識到這事嗎?恰恰不是,印度政府1929年就通過了禁止童婚法,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分別提高到21、18歲,但今天的印度,依然無法改變童婚這種陋習。
一個立了法也阻止不了童婚的國家,一個女性地位始終無法提升的國家,一個到了2020年還在堅持種姓制度的國家,一個被比爾蓋茨譽為未來的軟體大國,卻又有著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貧民窟的國家,就是這麼神奇。
我以前在回答裡提過一個觀點,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就像木桶理論,有多少體量取決於它的最短板,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好就好在,不管最前面的人跑的多快,上面始終沒忘了還有6億月收入一千元的人口,始終在下大力脫貧攻堅,「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話反覆被提醒。
所以我敢說,我們的強大,一定是全民整體躍進的結果,而印度如果有一天陷入了泥潭,一定是被無數吃不起飯的人拖住了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