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等多家外媒消息,荷蘭將於明年1月起改用正式國名,不再使用荷蘭(Holland),改用尼德蘭(Netherlands)。
Holland、Netherlands一直都被視為荷蘭的英文名,但其實含義截然不同。和中文名發音近似的Holland,其實指代的只是荷蘭全國12個省中的兩個,分別是阿姆斯特丹所在的北荷蘭省、鹿特丹和海牙所在的南荷蘭省,嚴格來說只能在非正式場合代表荷蘭。而尼德蘭(Netherlands)才指代全國12個省份,荷蘭的正式國家名稱為「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所以在中文裡稱之為尼德蘭王國更合適從2020年1月起,荷蘭計劃陸續投入2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5萬元),讓全世界都只使用荷蘭的官方名稱,並希望趕在2020年奧運會、歐洲歌唱大賽之前完成。
今年早些時候,荷蘭還發布了全新的國家形象LOGO,更據國際辨識性。
荷蘭國家隊,隊徽上很明顯:尼德蘭
另一方面,狹義上的「荷蘭」地區正面臨「過度旅遊」的問題,因此,改名計劃也是為了將遊客分流到這個國家的其他地方。以前,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使用「Holland」一詞和鬱金香的符號作為其商標。
如此大動幹戈,荷蘭主要是希望能夠重塑國際形象,吸引更多國際遊客,也展示自己的經濟競爭力。
不知道荷蘭政府,對中文世界中的稱呼,是否會強推這一理念。目前,荷蘭駐華使館網站,還沒有變化,仍然是荷蘭
在改名這個事上,最堅決最主動的還是當年的韓國漢城,改首爾了。
二戰韓國光復之後,獨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韓語固有詞「서울」(意思為「首都」),漢城這個中文名稱在韓國就已經停止使用,無論民間還是官方,稱呼首都一律用「Seoul」 ;不過因當時無漢字名稱,故中國為首的中文世界中繼續使用漢字名漢城稱呼;
2005年1月18日,漢城市議會正式通過把其市的中文名稱定為首爾,並把官方的所有出版物改用新名稱。漢城市市長李明博1月19日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並通知中國政府。
其後,韓國駐華使館,以及各種駐華機構,不遺餘力地對當時的中文報導加以公關,並使中國的官方渠道自上而下的逐漸修正了對漢城的說法。95後的同學們,可能基本沒有聽過漢城的稱呼了吧~
韓國隊,在漢城東大門球場,憑藉黃善洪和洪明浦的進球,擊敗了由戚務生率領的中國隊
更多特價內容請通過旅行雷達 App 瀏覽
旅行雷達 App IOS 版(iPhone/iPad)
旅行雷達 App 安卓版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