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是芋頭,所以挖來烤著吃。」李先生向小編介紹,在溈山水庫旁遊玩時,拔了路邊幾顆「芋頭」烤著吃,當時一共挖了五、六個這種長得很像芋頭的東西,但是和正常芋頭不一樣的地方是,每個根上面只有一個「芋頭」。
外表與芋頭極其相似,而味道大有不同。剛剛咬了一口,李先生感覺不對,便迅速吐掉了,但隨後嘴巴卻發麻、發癢,很快又引發了胸悶。李先生回憶說:「開始嘴巴裡麻,然後喉嚨裡也是麻的。」同行的酈女士僅僅吞下去一小口,症狀更加明顯。她說:「吃到嘴裡第一口就感覺有一點麻麻的,吃第二口的時候就把它吐了。嘴巴裡感覺好多泡一樣,好痛,嗓子也好痛。嘴裡就像火燒了一樣……」
原以為休息一會兒就會沒事,但是兩人的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很快就感覺到胸悶、呼吸困難。由於位置比較偏僻,同伴們只好讓李先生和酈女士不斷飲用溫開水,希望可以排毒。幸運的是,一個多小時後,李先生和酈女士的狀況開始好轉。
「從視頻和圖片上看,他們吃的應該是海芋,包括他們出現的口麻、胸悶等症狀,這些都是海芋中毒的表現。」小編就此事諮詢了市中醫院國醫館的趙高科醫生。趙醫生認為李先生和朋友們應該是誤食了「海芋」。
趙高科介紹,「海芋」又叫滴水觀音,主要生長在我國華南、西南和臺灣等地區,不少人還把它養著當盆景。海芋不僅根有毒,而且枝、葉、莖都有毒。如果誤食的話,可以引起舌頭麻木、腫大及中樞神經中毒。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引發窒息、心臟麻痺而死亡。
「誤食了海芋以後,如果症狀比較輕,可以食用米醋、生薑等進行解毒。如果出現劇烈的口麻、嘔吐、腹痛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趙高科還告訴小編,如果皮膚上接觸到「海芋」的汁液,也有可能引起皮膚不適。如果眼睛接觸到這種汁液,可能導致失明。這種情況下,應該趕緊用大量的流水清洗。海芋汁裡面含有氫氰酸、草酸鈣等物質,一旦觸碰到皮膚,將引起紅腫、痛癢等症狀。症狀輕,可以用生薑汁或者米醋擦洗,紅腫、痛癢會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