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務省15日公布數據,日本65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佔比為28.4%,在201個國家和地區中高居榜首。這預示著日本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醫療、看護、養老金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數據顯示,日本65歲以上人口為3588萬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
△以性別來看,65歲以上人口中男性有1560萬人,女性有2028萬人。
△以年齡劃分,70歲以上人口有2715萬人,80歲以上人口有1125萬人,90歲以上人口有231萬人,100歲以上人口有7萬人。
資料照片:在日本東京的巢鴨,一名老年人手舉木質啞鈴鍛鍊身體。新華社/路透
鑑於勞動力不足,65歲以上人口已成為日本就業人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在日本,65歲至69歲人口就業率為46.6%,70歲至74歲人口就業率為30.2%,75歲以上人口就業率為9.8%。以產業來看,老年人口就業以批發零售業居多。
看到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嘆,日本這是怎麼了?
那麼,日本的未來到底該怎麼看?
△首先,高速經濟增長所帶來的人口老齡化。
眾所周知,日本是整個亞洲地區較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之一,也是亞洲地區的第一個發達國家,正是由於日本取得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也導致了日本最早出現了人口問題。
研究發現,隨著經濟的增長,一定會帶來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醫療衛生水平的增長必然會帶來人口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人口壽命的不斷延長。
與此同時,教育水平往往也是隨著經濟增長最容易發展起來的,導致家庭的整體支出增加,最終的結果就是養育孩子的成本不斷增加,間接帶來了人口少子化。
5月16日,在日本靜岡縣藤枝,工人在茶葉加工廠工作。新華社/法新
△其次,日本特殊的經濟發展歷程。
眾所周知,日本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時代,也就是日本經濟在上個世紀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也經歷了日本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金融危機。
日本經濟的停滯不前,導致了日本進入了一個低欲望社會,年輕人不願意消費,也不願意結婚,因為生活負擔較重,而經濟的發展停滯又讓年輕人看不到成長的動力和空間,最終的結果就是一方面年輕人不願意消費,另一方面年輕人也不願意結婚不想生育,最終整個國家出現了人口問題。
資料:新華社、成都商報等
編輯: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