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醫學研究:相比其他運動,高原移居者更適合鍋莊等運動

2021-02-23 拉薩發布

記者從西藏大學高原腦科學研究中心獲悉,在西藏海拔3600米至3800米範圍的高原低氧環境下,平原移居高原者適度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攜氧能力,進而有效改善認知功能、提升睡眠質量、降低抑鬱焦慮等心理症狀。而這類人群在高原環境下非常適宜藏族傳統的鍋莊舞。

長期高海拔暴露影響個體的認知能力,如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決策等,但是目前對於高原暴露影響認知功能的生理起源尚不清楚。

圖為鍋莊舞是西藏最為常見的舞蹈,本地民眾隨時隨地都能跳起來。資料圖

平原人群移居高原後是否適合運動、在高海拔低氧環境中運動能不能改善腦認知功能,這些問題是西藏大學高原腦科學研究中心主攻的課題。

2019年9月至12月,馬海林研究團隊對130名移居高原的大學生進行了測驗,這些實驗對象均來自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

研究團隊用生理、行為、腦電、磁共振成像等技術手段對實驗對象的生活飲食、睡眠、運動情況、疾病、認知功能、腦結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測試,探究長期高海拔暴露導致的注意功能改變的生理和神經基礎。

實驗還招募了40名平原地區漢族移居大學生,通過為期40天15次的藏族傳統舞蹈鍋莊的訓練,來檢測長期高海拔鍋莊運動對平原移居者生理和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發現,鍋莊訓練能有效改善平原移居大學生的生理和認知功能。

藏族傳統舞蹈鍋莊時而歡快,時而舒緩,非常適宜在高原開展,鍋莊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實驗對象的生理和認知功能,還可以有效緩解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後期,馬海林教授研究團隊還將計劃開展不同運動方式對高原居民身心功能的影響的研究,如羽毛球、籃球、太極等。

相關焦點

  • 登雪山上高原,為什麼要帶上一顆偉哥?
    「當他被隊友從海拔5486米的昆布冰瀑扛下來,整個臉都藍了。他的高原反應引發了高原肺水腫,拼盡力氣呼吸,好像要把自己淹死在痰裡」,醫療救助站的建立者Dr. Luanne Freer無法忘記那晚。偉哥能讓人在高原上命硬這事兒一直都是圈內佳話,也有人想從更為科學的角度得到解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讓職業運動員在稀氧條件下進行運動實驗,證實偉哥確實能夠提升人體血氧濃度,讓人在高原更耐操。
  • 援藏手記丨高原點滴
    2020年是尋常卻又特別的,這一年的不同記憶,來自高原。6月30日,在拉薩貢嘎機場,我第一次踏上這片離天空最近的土地。從內陸平原到世界屋脊,在夜空星辰似乎觸手可及之時,帶著還沒來得及消化興奮,就迎面遇上「高反」挑戰,人也像踩在一堆棉花上,無力而綿軟。在這裡,似乎瞬間化身《瘋狂動物城》裡的「閃電」,一切都要慢慢來,更別說跑跳或運動了。
  •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青藏高原碰撞誘發太平洋板塊俯衝
    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一直是國際科研熱點區域。圖為青藏高原東部美景。但迄今為止,板塊俯衝是如何起始的一直存在爭議,成為國際地學界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衛東研究員課題組研究發現,約53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澳大利亞板塊幾乎同時與歐亞板塊發生硬碰撞,在形成青藏高原同時,引發太平洋板塊向西北俯衝。該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通報》上。  過去幾年,國際上系統研究了西太平洋新生代板塊俯衝起始機制。
  • 中國醫學家加強極端環境下人類生存研究
    ,這位被國內高原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吳天一院士稱為創造醫學史上人類生命奇蹟的青藏鐵路建設者,日前在北京接受了醫學專家對其身體的全方位檢測。周玉成引起國內醫學專家的關注,始於一個月前在青海舉行的「青藏鐵路醫療保障院士行」活動。在專家看來,周玉成的經歷和身體狀況為醫學界研究「極端環境下的人類生存」提供了重要實例。   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邱長春說,高原和沙漠在中國全部國土中佔了相當比例,在西部開發的背景下,加強極端環境下人體適應性的研究,將有利於為建設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科學保障。
  • 運動醫學:針灸在治療中的作用
    有許多研究報告了針灸的細胞機制,還有一些研究涉及針灸治療的生物學效應。如果你對針灸生物學感興趣,我將在本文章末尾推薦你進行兩項研究。當我在成都中醫院學習旅行時,針灸的功效從未對我顯而易見。從2008年5月到6月,我在那裡呆了六個星期。5月12日發生了四川大地震,5月22日我和兩位同事一起到達了那裡。到達後以及大約2至3周後,我們仍然感到餘震。
  • 市中醫醫院運動醫學科帶頭人楊紅梅:走出運動損傷的誤區
    寶雞市中醫醫院(寶雞市骨科醫院、寶雞市中醫藥研究所)運動醫學科,於今年8月24日正式成立,這是該院骨科大家庭中增添的新成員,同時也是我市首家運動醫學科,它的成立填補了寶雞運動醫學科專業隊伍的空白。「運動醫學科隸屬於骨科,但其主要關注點不在骨頭,而是平時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軟組織。
  • 日本景點攻略:輕井澤,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高原避暑勝地
    日本景點攻略:輕井澤,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高原避暑勝地這個異國情調的高原避暑勝地,自英國人傳教士A.C.肖羅在那裡建造了教堂以後,就作為高級別墅區發展為舊輕井澤
  • 2019年河南省運動醫學高峰論壇11月2日即將開講!
    近年來,隨著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方法不斷發展,我省的關節鏡和運動醫學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地級市及縣醫院的關節鏡和運動醫學專業發展勢頭也很強勁,我省大部分縣級以上醫院都擁有一臺以上的關節鏡設備,膝關節鏡手術得到普遍開展。非膝關節部位關節鏡發展水平和全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比如肩關節鏡、髖關節鏡、踝關節鏡等開展時間短,開展例數少。
  • 致高原:荒野之塵
    離開如夢如幻的天空之鏡,一路爬升,開始了3天2夜的Eduardo Abaroa安第斯動物國家保護區的高原遊。
  • 倒提壺 | 高原上的純藍花海
    高原的倒提壺漸漸開了。雖說現在只能看到零星幾棵開在路旁,但在雨季到來後,倒提壺將開成一片藍色的海洋,似那最清澈的雪山融水。
  • 最新發現:規律運動讓你變得聰明
    根據雜誌《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規律性的騎自行車這種耐力運動可以讓人的腦處於全速工作狀態
  • 德國新研究:影響精子運動能力的竟是…
    最重要的是,他們將運動能力的差異與RAC1聯繫起來,通過激活其他蛋白質將信號從細胞外傳遞到細胞內。新的數據表明,RAC1也可能在引導精細胞「走」向卵細胞方面發揮作用,通過「嗅」到它們到達目標的路徑。「單個精子的競爭力似乎取決於活性RAC1是否在最佳水平;RAC1活性的過低或過高都會干擾有效的前行。」
  • 去西藏,拍照不要跳,海拔5000米埡口,不搞反才怪?
    很多去西藏的驢友,本是一個小夢想,可能關注的越多,就都被一張張驚悚且個性的照片撩撥起來的;站在車頂上拍個照片,女孩爬到車頂上
  • 【遊樂志】日本城島高原公園
    國家:日本地點:別府市網址:www.kijimakogen-park.jp如果你打算家庭集體出遊,卻又苦於找不到老少鹹宜遊玩的好地方,那城島高原遊樂園絕對是你的明智選擇,樂園裡有許多諸如軌道飛車、旋轉木馬等娛樂設施以及面向大眾的表演等等,是大人和孩子都能盡興遊玩的地方,非常適合家庭旅行。
  • 研究表明:想活到90歲喝酒比運動管用!
    5)專家教你如何鑑別紅酒的品質,從15元葡萄酒開始中國人常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強調運動和健康的關係,人們還常說飲酒傷身少喝為妙,但美國爾灣加大的科學家們近期卻給出令人大跌眼鏡的研究結果:喝酒比運動更讓人長壽,90歲以上的老壽星們得益於每天喝兩杯而不是健身。
  • 男人必修——活塞運動及其他(動態圖)
  • 馬來西亞都市傳說:雲頂高原鬼食人傳聞
    傳聞,在馬來西亞當地,有一對年輕夫婦,妻子從未去過雲頂高原,很想去玩一次,倆人就帶著些許現金來到了雲頂高原。 既然到了雲頂高原,賭當然就是不可避免的。當天,小夫妻中的丈夫一直賭到半夜兩三點,開始,他還有所收穫,但到了晚上,他就把一整天贏來的錢全都輸光了。 由於輸到連住一晚飯店的錢都沒有了,夫妻倆只好開車連夜下山。
  • 深靜脈血栓:生命在於運動
    點擊題目下方國際循環,快速關注 icirculation  一項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對早運動和臥床休息對患者病情惡化和疾病相關死亡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對初始有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早期下床運動可緩解肢體急性疼痛,預後更好。北京協和醫院李擁軍教授團隊分析了13項研究共3269例患者,分析了除標準口服抗凝劑治療外,早運動與臥床休息相比,肺動脈栓塞發生率、深靜脈血栓發展進程、深靜脈血栓相關死亡、疼痛緩解程度以及患者水腫情況。
  • 高原上的小茶花
    點擊播放,聆聽「夢之聲」朗誦:毋雲霞    圖:李潔梅高原上的小茶花
  • 【NORWEE商務合作】NORWEE高原訓練基地成立暨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2020年9月12日,NORWEE(諾威)雲南高原訓練基地正式成立,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基地成立儀式,並與各大品牌達成戰略合作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