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家加強極端環境下人類生存研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9日 16:58 來源:
新華網西寧12月9日電(記者文貽煒 鄭瑋娜 譚劍)周玉成,心臟搭有五個支架,十次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風火山,這位被國內高原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吳天一院士稱為創造醫學史上人類生命奇蹟的青藏鐵路建設者,日前在北京接受了醫學專家對其身體的全方位檢測。周玉成引起國內醫學專家的關注,始於一個月前在青海舉行的「青藏鐵路醫療保障院士行」活動。在專家看來,周玉成的經歷和身體狀況為醫學界研究「極端環境下的人類生存」提供了重要實例。
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邱長春說,高原和沙漠在中國全部國土中佔了相當比例,在西部開發的背景下,加強極端環境下人體適應性的研究,將有利於為建設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科學保障。
邱長春主要從事高原低氧人體損傷防治研究,周玉成是她研究課題的重點對象。
青藏鐵路大部分處於海拔4000米的「生命禁區」,沿線空氣含氧量比海平面減少近一半。惡劣的高原氣候隨時可能引發肺水腫、腦水腫等危及生命的高原病。據史料記載,當年川藏公路建設就有3000多名建設官兵犧牲在高原。
為保證施工人員安全,青藏鐵路建設工程沿線建立了100多個三級醫療機構,平均每10公裡一座醫院,硬體投入總金額達1.5億多元。在這樣的保障條件下,青藏鐵路建設者無一人因高原低氧而死亡。
「西部大開發的繼續深入,是以建設者的生命保障為前提的。極端環境下人類生存研究在未來具有廣闊的適用前景。」邱長春說。
邱長春近年深入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高原與沙漠極端環境,收集了近2萬個基因樣本,通過研究生存在極端環境下不同民族的基因組成,探尋惡劣環境下的人體適應機能。
「與國外的研究相比,我們還存在較大差距。」他說,「隨著人類生存空間不斷向高山、海洋和太空擴展,極端環境下人類生存問題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點研究課題。這一研究的推進將直接強化國家的軟實力。
責編: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