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Sustainability | 土地權屬幹預對人類福祉和環境的影響【轉】

2021-02-20 三農學術

*中文標題和摘要系簡單翻譯,可能存在部分錯誤,請以英文為準

————

摘要:

土地權屬安全日益被認為是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基本要素,但人們仍對它如何影響人類福祉和環境成果存有疑問。我們確定了117項旨在評估土地權屬安全乾預措施對這些結果的因果關係影響的研究。這些研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報告了改善的權屬安全性與人類福祉或環境成果之間的積極聯繫。評估社會和環境成果的研究中,近一半的研究都對兩者都有積極影響。大多數研究評估了政府實施的幹預措施,這些幹預措施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通過土地所有權和正規化合法地承認了權利。需要開展更多研究,以加強關於非技術幹預措施(例如,能力建設和提高認識)的影響以及權利下放的證據,以為未來的土地政策工作提供信息並加速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Land tenure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foundational element for advancing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s, but questions remain about how it affects human well-being and environmental outcomes. We identify 117 studies that aimed to estimate the causal effect of land tenure security interventions on these outcomes.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se studies reported positive links between improved tenure security and human well-being or environmental outcomes. Close to half of the studies that examine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outcomes reported positive impacts on both.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assessed government-implemented interventions that statutorily recognized rights through land titling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1990s and 2000s.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bolster the body of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non-technical interventions (for example, capacity building and awareness raising) and the devolution of rights to inform future land policy efforts and accele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原文連結(點擊「閱讀原文」跳轉):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0-00648-5

——END

相關閱讀:

RES | 中國的產權、土地錯配與農業效率【轉】

蓋慶恩 等:土地流轉能夠影響農地資源配置效率嗎?——來自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證據【轉】

JPS中國土地相關最新文獻6篇

蓋慶恩 等:土地流轉能夠影響農地資源配置效率嗎?——來自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證據【轉】

JDE | 公有制下的土地和勞動力分配:中國的理論和證據【轉】

龍花樓 等:中國土地利用轉型研究的發展【轉】

相關焦點

  • 觀點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是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改善中實現的,是環境優美與經濟富強的辯證統一。其主要路徑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傳統的現代化建立在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人的生態環境權益被剝奪的基礎上,其主要弊端是重經濟增長輕人的發展、重物質生產力輕生態環境承載力、重財富積累輕環境保護以及先汙染後治理等,導致出現了黑色的GDP,並且製造了少數人富裕與多數人貧困、代內人的價值實現與代際人的價值失落等對立。
  • 轉載 | 環境·氣候·能源 每周觀察 第16期
    COVID-19及應對措施的環境與社會影響(1)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歡老師EST文章——COVID-19疫情期間停滯的交通活動與加劇的霧霾汙染之間的關係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4941(2)NS 2020年7月文章:The short-term
  • 轉基因大豆影響老鼠壽命及生殖
    「發展與環境安全論壇·食品安全與可持續農業2014」26日在京閉幕。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30多位來自美國、英國、瑞士、丹麥、德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阿根廷、印度和中國的專家和農業實踐者共聚北京,分享新技術在各國應用的新經驗,還特別關注了已有30多年歷史的轉基因作物研發、生產和食用帶來的全球性問題。  近年來,關於轉基因食品安全與否的討論,形成了「挺轉」與「反轉」兩派。
  • Nature中文摘要|05 November 2015
    to choose』 economic growth and fall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s澳大利亞能「自由選擇」經濟增長和減少環境壓力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7/n7576/full/nature16065.html
  • 遺傳多樣性:影響人類身高和思維
    英國一個研究團隊對各國人口基因的研究發現,得益於遺傳多樣性,人類進化得比祖先更聰明,並且身材更高了。這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首次回答了達爾文提出的遺傳多樣性有何益處的問題。 該研究由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資助。研究人員分析了世界各地100多個健康和遺傳信息研究,包括來自城市和鄉村35萬多人的詳細信息。
  • Nature: 飲食中限制胺基酸蛋氨酸可以減少腫瘤生長
    根據本周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飲食中限制胺基酸蛋氨酸可以減少腫瘤生長,改善小鼠化療和放療的結果。在人類的一項原理驗證研究中,飲食蛋氨酸水平的降低對新陳代謝的影響與小鼠相似,這可能表明人類和小鼠對這種胺基酸的飲食限制存在保守性。
  • 微小卻致命——微塑料對全球水環境的影響
    纖維狀微塑料經空氣傳播可能會進入我們的呼吸系統,對環境和人類構成危險。為了人類健康和地球環境的未來,我們亟需充分了解微塑料汙染的概況,並找到解決方案。最近,發表於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的研究報告《Microplastics in the global aquatic environment: Analysis, effects, remediation and policy solutions(全球水環境中的微塑料:分析、影響、
  • 《環境影響評價》雜誌 | 「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改革形勢分析和展望
    3.2.1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整合集成「三線一單」成果,形成全國「一張圖、一個清單、一套平臺」。完善細化分區管控要求,加強重點區域、流域成果銜接。建立健全成果應用與跟蹤評估機制,動態優化「三線一單」成果,研究推動「三線一單」入法。
  • 環境溫度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有多大?
    眾所周知,高溫和低溫環境均不利於人體健康,但不適環境溫度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有多大,多數人並不清楚。  近日,一篇研究不適環境溫度對我國主要疾病譜死亡風險和疾病負擔的文獻發表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
  • 福祉車:中國汽車產業尚未開墾的處女地
    國產宇通福祉車大體上來說,福祉車分為兩種:「自駕式」和「照護式」。「自駕式」是由身體行動不便者自己駕駛的車輛,包括電動輪椅、電動三輪車、四輪車、帶輔助駕駛裝置的車輛(包括只用手或只用腳駕駛)。「照護式」則主要是用於照護和接送身體行動不便者的車輛。旋轉滑動式坐椅車(可使副駕駛席及後排坐椅向外側旋轉或旋轉滑動)、升降坐椅車(副駕駛席及後排坐椅向外側旋轉後,下降至較低位置,可輕鬆地從輪椅上移動到車內)、斜坡形或電動型輪椅升降裝置(可以直接坐在輪椅上乘車)。
  • AVK | 世界環境日
    2020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
  • 基於助推的環保行為幹預策略
    u=fc46df4b055ae0dbf59930a6e&id=c4efe6cba3&e=c8f4efebb6,內含Innovative Policy Solutions: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子議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是一個窗口,可藉此看到人類在謀求生態可持續發展上的努力。
  • 塑料對環境的影響
    s show.They litter our streets.They clog – or block – drains and sewers.They spoil the countryside and damage wildlife.不是的,是因為他們需要上千年才能完全分解,這是自然的化學過程。而且人們經常隨意丟棄塑膠袋,使得我們的街道看起來髒亂不堪。塑膠袋還會堵塞排水溝和下水道。
  • 工作坊 | 探索循環經濟如何促進你的商業、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增長
    循環經濟商業畫布工具支持語言:英語、漢語、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和荷蘭語。The Circular Canvas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Chinese, Spanish, French, Italian, German and Dutch.探索循環經濟(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2)幫助您的企業實現三重淨利增長,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環境和社會發展。
  • Nature:注射抗體Hf2有望降低體重增加和骨質喪失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中國武漢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給更年期小鼠注射某種抗體會導致更少的體重增加和下降的骨質流失。
  • 新華社:比機器空轉更可怕的是環保意識空轉
    環保意識空轉的地方幹部還不少,對生態環保要求有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一再發生,生態環保領域中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依然嚴重。
  • 中國醫學家加強極端環境下人類生存研究
    中國醫學家加強極端環境下人類生存研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9日 16:58 來源:   新華網西寧12月9日電(記者文貽煒 鄭瑋娜 譚劍)周玉成,心臟搭有五個支架,十次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風火山
  • 成都福祉會企業推介之德林義肢
    公司總部在臺北,陸續在深圳、廣州、北京、武漢、上海和成都等地成立了近百家分公司,服務網絡覆蓋到全國上百個縣市和地區,形成了集研發、生產、裝配、訓練、售後服務為一體的獨立、全面、完善的義肢專業系統,並成為了全國最大的一家義肢連鎖服務機構,真正的實現了「一家裝配,全國服務」的品牌體系。
  • 貿易戰隱含的大氣環境和健康影響
    .: Transboundary health impacts of transported global air pol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Nature, 543, 705-709, doi:10.1038/nature2171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