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點上方↑「小兒外科孫醫生」↑,可以關注我 。
春節前的幾天,相信每一個人都是歸心似箭了,外科醫生也都陸續宣布「封刀」了,我也買到了年三十回家的火車票。
但是疾病不懂春節的歡樂。
年二十六那天,一個一歲的女孩在做兒保時被醫生發現腹部有一個巨大的包塊,立即到我科來求治,下級醫生打電話問我怎麼辦時,我只有一個字:「收」。
年二十七那天,CT檢查預約已經排到了年後,都想在節前完成檢查,放射科的同事們已經是不堪重負了。我們不想順水推舟把手術推到年後。
年二十八那天,放射科的同事們還是心軟了,又拖延了他們自己的下班時間給孩子做了掃描。
CT上,腫瘤是這樣的,見下圖:右側腹膜後巨大腫物,初步判斷是一個良性的畸胎瘤,右腎被直接推倒躺著。
別無選擇,手術切除是唯一的治療辦法。
別無選擇,春節前唯一的時間就是最後一個工作日。
年二十九那天,手術安排表上的手術屈指可數,這樣一臺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在手術室內備受關注。
良性,並不總是「保險」的代名詞。腫瘤過於巨大,手術仍是極有風險的,無論是家屬還是醫生,都知道這個風險意味著這個年將會過得怎樣。
科裡的兩個醫生主動請戰上臺配合,外科醫生必須是一群有擔當的人。
雖然對於腎積水、隱睪之類的手術,我會追求超小的切口。但對於腫瘤的手術,我絕對信任大切口。因為對於生命來說,疤痕是微不足道的。
一個十幾釐米的切口,小心翻開結腸,推開十二指腸,牽開門靜脈,分開下腔靜脈、腎蒂血管時幾乎大氣都不敢出,結紮腫瘤與大血管之間的血管交通,一切似乎進行得順順利利,但是在肝臟後方、膈肌下方,也就是腫瘤的頂部卻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分離困難。黏連緊密、顯露不清,任何大力的操作都可能導致腫瘤破裂致前功盡棄。
在取出腫瘤的那一刻,在場所有的人才鬆了口氣。止血、清掃淋巴結,引流,關腹。
年三十那天,我如願登上了回家的火車。
這個孩子的每一個小波動,都是我整個假期的牽掛。
大吉大利。
無獨有偶,在過年後又來了一個三歲女孩,偶然做超聲檢查時發現了這個左側腹膜後良性畸胎瘤。
這個腫瘤小一點,但是在胰腺後方卻是與脾靜脈緊緊相連,幾乎是用刀刃才可以割開的間隙,依然猶如虎口拔牙。卸下腫瘤的那一刻,就是外科醫生最簡單的幸福。
大吉大利。
畸胎瘤有良性有惡性,可見於睪丸和卵巢,也可見於骶尾部、腹膜後等處,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腫瘤之一。幾乎都沒有症狀,常因腫塊被偶然發現。完整切除是最重要的治療,惡性可能需化療。
小兒外科孫醫生的微博很多年都靜悄悄的,快來關注幫我熱鬧一下吧。
相關閱讀推薦:
我是孫醫生,那個一直致力於把手術做到極致,一直致力於重建醫患信任的Dr.SUN。
↓↓↓如需醫療諮詢,請點下面的「閱讀原文」。
你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