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CTV4(ID:cctvzgxw)、中醫養生
秋季天氣轉涼,我們的腸胃也開始變得敏感。如果此時不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可能會引發腸胃疾病。今天就來告訴大家有哪些傷腸胃的不良習慣。改掉這些習慣,讓我們的腸胃在秋季也健健康康! 秋季進食太多會導致胃酸、胰液、膽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超出分泌能力,可能會導致膽管胰管等相對狹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腸胃疾病具有季節性,易在秋冬交替時期高發,容易出現胃痛、腹部不適,消化能力降低等。乾燥的秋季尤其要注意養胃。秋季應少進食生冷食物,以免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狀。
運動有助於胃腸的蠕動,能幫助消化。
剛吃完飯不適合埋頭工作,因為胃腸的消化需要有足夠的血液保障,如吃完飯就工作,血液供給大腦,胃腸得不到消化所需的循環血量,十分影響消化。
很多人胃疼只是吃點藥忍忍,這樣可能使小病發展成大病。胃部不適是身體在報警,需要及時就醫。
身體正常運行也需要能量。晚飯要吃少,並不是不吃,否則胃部分泌出的胃酸沒有食物可消化,會損傷食管、胃腸黏膜(損傷較深即可形成潰瘍)。
很多人常會在晚上9點之後才吃晚飯,而且吃完就睡,這麼做是極其不健康的。應按時吃飯,讓食物在睡覺前有足夠的消化時間。食物從胃排空、進入小腸消化大約需要兩小時。
許多人為避免浪費,把剩飯加熱後再吃。但研究發現,剩飯重新加熱後再吃則難以消化,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胃病。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
本期編輯:胡洪江、胡程遠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