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一規定被業內稱為「禁管令」。
據統計,2019年我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為8184萬噸,相比2018年增長約2000萬噸,約30%。近些年來,我國塑料製品產量處于波動上升趨勢,其產生的汙染危害也愈發嚴重。2019年,我國塑料吸管產量約3萬噸,460億根,這460億根吸管,每一根都需要500年的時間去降解,為環境帶來了不小的負擔。
還有1天,2021年就要到來,「禁管令」也將要和大家正式見面。據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所言,「塑料吸管回收利用的難度很大,我們從塑料吸管開始,去實施禁限是比較容易入手的,向消費者、居民傳遞非常清晰的一個信號,就是我們要減少對於塑料製品的依賴,這有助於去促進綠色生活跟綠色消費的形成。」
為了解各店鋪對「禁管令」實施的態度與應對措施,相關媒體專門採訪了奶茶店的相關工作人員,向他們了解有關於「禁管令」的相關實施情況。「現在一點點的吸管已經在陸續更換了,預計月底之前全部更換完成,新型吸管全部採用可降解材料製作。」一點點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悉,一點點所採用的可降解材料為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LA材料燃燒熱值與焚化紙類相同,是焚化傳統塑料(如聚乙烯)的一半,而且焚化聚乳酸絕對不會釋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氣體。PBS材料易被自然界的多種微生物或動植物體內的酶分解、代謝,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是典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
這兩種可降解材料均是市面上的主流產品,但他們的價格普通塑料相比要高上不少,1根傳統塑料吸管約0.01元,1根紙吸管約0.03元,1根PLA吸管約0.05元,如果全面替換,那企業成本將大幅增加。
成本問題或將成為「禁管令」推行過程中的一個難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仍舊需要時間去發展。
據調查,可降解產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產業鏈配套尚不完善。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表示,由於替代產品目前尚處於產業發展前期階段,產業規模還不是很大,現在在研發、設備等環節成本較高。
相比於PLA吸管較高的成本,紙吸管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選項?但,紙質吸管易變形,在熱飲中放久了會被泡軟產生紙味,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紙吸管的軟化溫度也在進一步提升,但沒有回彈性無法享受咬吸管的快感也是部分消費者無法接受的。
「隨著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推進,尤其全社會對這個工作的重視,相信人們將對環境友好型材料達成共識,市場需求量和生產規模會越來越大,替代產品的生產成本也會逐步降低。」徐幸說。
「禁管令」勢在必行,小編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大家綠色環保意識的提高,塑料汙染一詞將會從我們的生活中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