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氣候、糟糕的食物、漫長的等待:伊拉克難民想離開芬蘭回國

2021-02-25 與歐洲有關的一切

這這這↑ 點擊上方「與歐洲有關的一切」關注我們

據路透社報導,幾千名去年到達芬蘭的伊拉克避難申請者決定取消避難申請,並自願返回伊拉克。據了解,原因是他們對這個寒冷的北歐國家感到失望。

一個伊拉克女孩在等待避難申請獲得批准

歐洲目前處於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之中,僅去年就有100多萬人來到歐洲,這些難民大多來自中東地區,他們希望能在歐洲過上和平富足的生活。

德國和瑞典已經接納了大量難民,而芬蘭的避難申請數量從2014年的3600人猛增到2015年的32500人,增長了約10倍。2014年,來自伊拉克的避難申請人還不到1000人,但大部分的申請被拒絕。據了解,在2015年的32500名避難申請人中,近三分之二是來自伊拉克的年輕男性,其中一些人已經改變了主意——他們決定回去。從下周起,芬蘭將用包機以每周100人的速度將這些人送回巴格達。

芬蘭官員說,至今已有約4100名避難申請人取消了申請,這一數字在今後數月可能達到5000人。

赫爾辛基一家小型旅行社老闆、來自索馬利亞的毛希丁·哈桑說,旅行社現在每天要賣出15到20張飛往巴格達的機票,「最近幾個月這裡很忙」。談及難民離開的原因,他說:「有些人說飲食不習慣,氣候太冷,有的感到自己在芬蘭不受歡迎,理由各種各樣。」

2016年2月10日,芬蘭赫爾辛基一家旅行社,老闆毛希丁·哈桑(最左側黑人)在銷售飛往巴格達的機票

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項目專員託比亞斯·范·特雷克表示:「一些難民說,避難申請過程太過漫長,而且芬蘭社會的實際情況也與他們的預期有差距。」

在決定回國的避難申請人中,有近八成是伊拉克人。另外,在877名敘利亞避難申請人中,有22人已決定返回祖國,在5214名阿富汗避難申請人中,僅有35人決定離開芬蘭回到祖國。

與其它北歐國家一道,芬蘭最近也收緊了移民政策。例如,在等待避難申請批准的過程中,處於勞動年齡的避難申請人被要求做無薪的義務工作,而且大部分的避難申請很難獲得批准。

在經濟不景氣的芬蘭社會,對移民的敵意也在上升,該國幾乎沒有接受大量移民的歷史。

德國去年接受了110萬名難民,但近來也有少量伊拉克難民選擇離開德國回家。

在這篇報導的下面,讀者的評論也從側面佐證了某些信息:

芬蘭菜比英國菜還難吃,這在全歐洲也是無出其右了。

這還只是開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分布在歐洲各地,他們住著免費的房子,領著大筆的救濟金買香菸等所謂的生活必需品,這些可都是我們納稅人的錢。

看起來伊拉克也沒那麼不安全,這些傢伙實際上等於是直接承認了:他們是經濟移民,根本就不是什麼難民。

芬蘭經濟低迷已經有些年了,想過上體面點的生活也得不少錢;芬蘭的冬天的確很長,即使南部暖和的地區今年最低也有零下27度,對這些白吃白喝的人來說確實算不上什麼天堂。即使如此,大量索馬利亞人已經定居下來,而且都在忙著生孩子,這跟他們在歐洲其它地方的過分表現如出一轍。另外還有數千來自其他國家的難民,可別以為芬蘭可以置身事外輕易躲過這波難民潮。


以上內容來自於:觀察者網

長按下方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整整四十年前,第一批越南難民來到了芬蘭
    原文連結:https://yle.fi/uutiset/3-10909626四十年前,隨著越戰的結束,大批的越南難民湧到了越南的周邊國家。在聯合國的要求下,芬蘭政府同意接收100名越南難民。1979年7月,芬蘭代表團來到了馬來西亞的難民營,卻尷尬地發現沒有人願意來到這個緊靠著前蘇聯的寒冷的國家。後來,在一位對北歐國家略有所聞的人士的帶動下,難民們才開始在登記表上填上自己的名字。於是,1979年8月,第一批一百名越南難民到達了萬塔。然而,難民的融入卻非易事。首先是與難民們的交流非常困難,因為當時芬蘭沒有一位越南語翻譯。
  • 【今夕荷夕】伊拉克難民和太太通電話過程上吊自殺
    在「添加朋友」中選擇「公眾號」,搜索「hollandone」,來關注我們。        上星期六,在南荷蘭省Alphen aan den Rijn難民營,一名伊拉克難民自殺了,他叫Hussein Ali Abdel Amer,才30歲,他不滿難民申請的程序過長,希望能夠拿回他的護照,回到家人那裡去,但是,護照沒能要回來。
  • 有人向紐西蘭申請「氣候難民」被拒(不是中國人哦)
    2009年,一位來自吉里巴斯的 38歲男子 Ioane Teitiota 向紐西蘭最高法院提出上訴,申請法院承認其「氣候難民」的身份
  • 誰是下一位氣候難民?
    氣候難民成為國際問題       美國緬因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教授布拉德菲爾德·裡昂告訴《國家地理》雜誌,自1990年開始,非洲的旱災愈發頻繁,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周期發生異動,氣候變化加劇了這種影響,讓溫度繼續升高、土地更加乾涸。
  • 芬蘭氣候變化專家小組主席就IPCC 新氣候報告指出:芬蘭的林業政策應該做出新調整計劃
    過顆流星:譯《赫爾辛基日報》相關報導,圖片來源於網絡https://www.hs.fi/politiikka/art-2000005856844.html根據 芬蘭氣候變化專家小組主席, 赫爾辛基大學 Markku Ollikainen教授的說法,芬蘭木材生化精煉廠從木材提取燃料的做法不可取,因為「它們的負擔是化石燃料的四倍。」
  • 移民芬蘭生活,為您介紹一下芬蘭的經濟、政治以及氣候情況
    移民芬蘭生活,為您介紹一下芬蘭的經濟、政治以及氣候情況。  芬蘭移民指南,為您介紹芬蘭的經濟、政治以及氣候  芬蘭的經濟  芬蘭擁有高度工業化的,主要是自由市場的經濟,其人均產出大約是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人均產出。它的主要經濟部門是製造業-主要是木材,金屬,工程,電信和電子工業。
  • 【紀實】伊拉克雅茲迪難民處境:缺水少食無家可歸
    萬雅茲迪人被迫逃離家園,目前多滯留在伊拉克邊境上。聯合國估計,今年以來已經有約120萬人逃離伊拉克。有目擊者報告稱,不願意受ISIS脅迫皈依伊斯蘭教的人中,男子被處死,女人和兒童被當成奴隸,或交給「聖戰者」奴役使用,或被威脅賣掉。(楊柳)
  • 【科普閱讀】氣候難民太可憐,我們要儘可能幫助他們
    在巴黎氣候會談上,出現了一股支持後者的風氣。  今天在巴黎議會的一次會議上,來自聯合國「氣候變化與人口遷移顧問小組」的馬琳•弗蘭克說道,「在2008年到2014年之間,平均每年有2250萬人由於洪水、颱風、地震等突發氣候自然災害而流離失所」。而那些由於緩慢自然災害(例如乾旱)而被迫遷移的人們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他們同樣值得關注。
  • 愛爾蘭回國航班分析(荷蘭/芬蘭同機群)
    自從芬蘭🇫🇮掛了,荷蘭🇳🇱瞬間變成了香餑餑!
  • 德國新聞| 伊拉克難民搭乘商務飛機偷渡,因英語太爛被拆穿身份
    自難民危機發生以來,每年都有大量難民通過地中海或土耳其偷渡前往歐洲,他們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搭上人滿為患的難民船或藏匿在貨車車廂中,
  • 氣候異常引發旱災 伊拉克蛇群襲擊人畜(組圖)
    已經有6人被忙著「搬家」的毒蛇咬死  伊拉克致命毒蛇:  國際在線專稿:據《獨立報》6月15日報導,由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水位下降到空前水平,導致夾在兩條大河之間的伊拉克大部分農村地區陷入酷熱和乾旱之中,很多河邊的野生動物被迫轉移。大群毒蛇開始攻擊伊拉克南部的人和家畜,目前已經造成6人死亡,13人中毒。  蛇群襲擊人畜  當地醫生說:「人們受到驚嚇,很多人開始逃離家園。
  • 研究:寒冷氣候讓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加西網綜合) 一項研究發現,生活在寒冷的氣候中會使人更容易得癌症。
  • 做人別像芬蘭航空
    因為上個月沒啥事,去北歐度了個蜜月,上周剛剛回國。而且旅途中和回國後發生了些小意外,到現在才有時間更文。 認識我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脾氣很好,很少去diss別人或者批判什麼事。但是,但是,但是,俗話說得好,忍無可忍則無需再忍。今天我就要來好好diss一下讓我無比上火的芬蘭航空。 事情是這樣的。
  • 【真正的結局 還記得那位喜極而泣的難民父親嗎?】
    卻沒想到一年以後,Al-Amirij一家人放棄了在歐洲安身的夢想,回到了伊拉克。只有19歲的大兒子Mustafa留了下來。Mustafa回答了一家人離開德國的原因,「因為留在巴格達的奶奶突然去世,爸爸得了高血壓住進了醫院,病好後想回去安葬奶奶。媽媽不放心爸爸一個人回去,而且回去了可能再也來不了德國了,所以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回去了。
  • 氣候罷課運動在全球興起
    最初的氣候罷課是在2010年由英國的一個氣候夏令營發起的,呼籲民眾關注氣候變化。
  • 俄羅斯氣候寒冷,這就形成了俄羅斯人特有的穿衣風格.
    俄羅斯的位於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這就形成了俄羅斯人特有的穿衣風格,在寒冷的俄羅斯,冰天雪地,白雪皚皚,但是俄羅斯人永遠不穿秋褲,
  • 基督教報難民已不管用!一胎化政策也陷危機!移民局動手取消難民身份!
    所以在這個大前提下,持有5年難民籤證或者難民永居身份的當事人,自然是」不可以「回國的。否則的話不論當事人具有什麼樣的理由,難民身份一般都會遭到撤銷的。 2.難民身份持有人持有自己原來國家的護照,或者嘗試取得原國家的護照 這一點和上面第一點的道理是差不多的。試想一下,難民身份持有人當初申請時表示自己是為了逃離自己國家的危險,所以才一定得留在英國受到英國政府的庇護。 然而當事人在拿到難民身份後卻奮不顧身地想要回國,或者說想要去申請自己國家的護照,這麼一來不是非常矛盾嗎?
  • 芬蘭破冰船最早通過西北航道!
    芬蘭破冰船MSV Nordica歷時24日,行程10,000多公裡,29日終於到達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創下最早通過西北航道(Northwest
  • 開普敦外籍難民:幾番折騰之後,終於要走了?
    2月18日,開普敦的一些外國難民已經捲起鋪蓋準備離開他們佔據的衛理公會教堂。不過他們的這一行動隨後又暫時停止。他們在等待著,2月19日,南非內政部安排的、對他們難民身份的審核。2月17日,西開普高等法院已經作出裁決,允許開普敦市政以強制執法的形式清理這裡非法佔據市政地盤的難民。不過,法庭方面也下令市政為這些難民提供他們離開這裡所需要用的交通,以及將來居住的地方。而內政部需要核實這些難民的身份文件,看看他們在南非的居住是否合法,以及他們來自哪個祖籍國。
  • 【故事】"在叢林,我沒有國籍、也不是難民"
    「在伊拉克我是個演員,用庫德語給《貓和老鼠》配音。」23歲的阿蘭·艾哈默德(Alan Ahmad)站在加來郊區的「叢林」中回憶過去。在家鄉伊拉克,他從事電影電視業,也做過攝影師。「能找到這個地方,我很高興。」他說的並不是這個泥濘骯髒、充滿艱辛的難民營,而是身後那座巨大的白色現代穹頂,那是「叢林」居民的音樂廳——好運加來(Good Chance Cal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