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埭一農民採用傳統手藝,醃製加工五香大頭菜,一畝地大頭菜產出了一萬多元的淨利潤。
記者採訪
冬季是大頭菜採收的季節,新埭鎮牌樓村村民顧仁根又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近來,顧仁根一家人忙著給大頭菜清洗、掛晾、切片,為接下來的醃製加工作好準備。顧仁根告訴記者,醃製加工五香大頭菜是一項純手工製作的傳統工藝,從大頭菜採收、削根、清洗、晾曬、破片、到醃製、封甏到成熟出售,整個流程大約要半年多時間。
「從種到賣要七、八個月左右,封甏後也要半年多時間,越陳越好,一般兩年陳這個大頭菜吃起來最好。」顧仁根說。
顧仁根今年已68歲,他家從事傳統醃製加工大頭菜已有半個多世紀,由於完全使用了純手工製作,保證了大頭菜的品質,醃製成的五香大頭菜色澤黑中透紅、口感鮮香脆嫩,極耐久貯,不僅成了當地許多村民家庭飯桌上的佐餐小菜,而且在嘉善以及上海一帶也小有名氣。
顧仁根說:「我小時父親手裡就種了,名氣不很大的,醃好的大頭菜客飯店都來買的,這幾年,許多人都來一甏一甏買起送人。」
據了解,這幾年,顧仁根家常年種植大頭菜2畝左右,畝產新鮮大頭菜6000公斤左右,可加工成五香大頭菜1200多公斤,每公斤菜售價達15元左右,扣除人工費用,每畝獲淨利超過了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