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DALE的公眾號
我還是學子的時候,有一首民歌是這麼唱的: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
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
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
咱們去捉泥鰍
而那個時候就發生一件水壩無預警「放」水,導致下遊野遊、嬉戲的民眾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導致多名青年學子喪生的意外。據倖存者回憶,當時他們正在烤肉,有人唱這首歌助興,然後大水就來了。這個事件導致我第一次開始動手剪報收集信息,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時隔多年,9-13發生一件令人扼腕事件,兩個家庭共6人攜伴於溪谷露營與旅遊,卻在半夜發生水壩無預警放水,導致五個人被衝走,一人自救成功,其餘四人罹難的意外。(參下圖)
水壩管理單位也積極排查,今天(2020-9-14)確認是線路絕緣不良,導致造成無預警異常開啟的原因。(參下圖)。當然這情況,受難家屬可以申請國賠,但人都沒了,賠償也只是一個心理安慰。
很多公共事業不肯開放民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因為效益導向而導致類似的風險。站在內控的角度上看,內控在成本與效益原則之前,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符合質量標準,以大陸用語來說,那就是必須確保安全生產無虞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降低成本活動,在降低成本活動過程中才有成本與效益原則。換個角度說,成本與效益原則的成本,必須包括一旦出事導致的賠償會有多麼巨大的機會成本。
多年前,我在PK公司工作,那個時候PK的釣竿效益不是很好,但釣竿要求質量能形成頭尾360度彎曲的韌性且不斷裂;而將釣竿的技術轉進到高爾夫球桿的中管,只需要做到down size,因為打高爾夫球的彎曲幅度只需要最多15度左右,360度就會打到擊球者自己;當推出碳纖維高爾夫球中管時,效益變得非常好。
然後又將技術轉化瞄準了滑雪杖,碳纖維制的滑雪杖有著質量上的優勢(彎曲度比鋁合金好太多),且成本與效益是1:1500之巨,但後來還是放棄,原因就是滑雪杖的使用經常是高速衝擊,一旦斷裂的情況下,碳纖維制的就會形成尖銳的斷裂面,不似鋁合金只會形成一個折而不斷。所以最後在可能面對巨大賠償又沒有適當的商業保險可以迴避的情況下,只能明智的選擇避開雷區。
該換的電線,不能等它疲勞到不堪負荷才換,這個道理就好像汽車的電池是三年或六萬公裡就要更換一樣,否則你不能確定那一次出行時剛好故障一樣的情況。
逝者安息,生者如斯;願意外遠離我們與朋友們。
DALECHI@東莞2020-9-14
~財控有毅力,水滴也穿石!~
歡迎拍磚、批評、指點與分享
作者微信號:DALE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