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環評材料弄虛作假可能被判刑?最嚴排汙管理來了

2021-02-19 環保人

今天(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結合剛剛公布的《排汙許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介紹了我國在環境信用監管體制建設上取得的進展。

別濤表示,《條例》針對排汙單位和技術服務機構這兩類主體的環境信用的約束,作了具體規定。

第一,針對排汙單位。《條例》規定,排汙單位在申請排汙許可證時提交的材料之中,就應當包含有其統一的企業社會信用代碼,好的要褒獎,壞的要約束。環保部門將根據排汙單位的信用記錄等因素來合理確定對排汙單位的檢查頻次和方式,還要求將對企業違法行為的處罰決定納入國家信用管理信息系統,並向社會公開。

第二,針對服務機構。《條例》規定,企業提出申請材料,環保部門可能要委託一些專門技術機構對專業化的申請材料作技術評估和審查。這些技術評估機構如果弄虛作假,環保部門會解除委託關係,並將其弄虛作假的違法信息納入社會徵信系統,讓社會共同約束它。同時,這些服務機構不誠信的,2020年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專門針對這類環評機構、監測機構包括技術服務機構,規定如果評估意見是弄虛作假的,要承擔刑事責任,一般情節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涉及到公共安全的重大工程出具虛假環評證明文件,並導致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次發公示送機器人、暖手寶等,詳詢微信hbxz1nm 

別濤介紹,除了推動立法,在機制構建方面,環保部最近會同有關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制度。2013年和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分別制定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和關於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技術指標、評級標準、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結果公開以及聯合懲戒等要求。

二是建立環境信用的信息共享機制。環保部門開展信用信息評價結果,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互換並及時更新。目前環保部門已經開始向全國信用信息系統共享平臺自動推送環境違法信息、環評機構和人員的信息、地方開展的環境信用評價的數據和信息,也可以從這些共享平臺自動下載,獲取參與這些機制的其他部門的信息來共同約束。

三是構建跨部門環境信用評價的結果運用機制。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證監會、市場監管總局等16個部門,優化了關於對環保領域失信生產經營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明確對環保領域失信的生產企業和經營管理人員開展聯合懲戒。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將企業的環境信用信息推送至發改委、銀監會、保監會、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推動與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應用於綠色信貸、市場監管等領域,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後我們將在企業信用評價方面進一步完善機制,發揮信用在部門之間的共同約束作用,來彌補法律的強制性制裁。(總臺央視記者 楊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熱線電話:18268767761

相關焦點

  • 市地頭條丨哈爾濱發布措施,排汙單位弄虛作假?有辦法治了!
    嚴厲打擊排汙單位弄虛作假行為。」這是近日發布的《哈爾濱市深化生態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具體措施》中規定的。根據《具體舉措》,凡在哈爾濱市承擔由政府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委託,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監測機構,均應依法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CMA)》。
  • 深圳環評報告現35次「湛江」!如此「抄作業」,必須一查到底!
    央視:深圳某項目環評報告出現35次「湛江」環評事關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如此明目張胆「抄作業」、張冠李戴,出自一家權威的科研機構之手,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更諷刺的是,這份環評報告經過3次掛網公示之後,最終被市民發現問題,相關部門顯然不能以一句「不負責科學審查」就能推卸自己的責任。
  • 《環境影響評價》雜誌 | 「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改革形勢分析和展望
    將「三線一單」作為各類空間規劃和環境管理的基礎,推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產業綠色轉型,服務新發展格局。支撐生態、水、大氣、土壤等環境要素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支持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改革。3.2.2 強化規劃環評落地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環評體系,明確規劃環評類別。
  • 【省廳答覆】驗收時汙染物總量排放控制標準應該按環評批覆去執行還是按國家排汙許可證去執行?
    問題內容:根據《驗收暫行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二點:汙染物排放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或者重點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要求的,不得出具驗收合格意見,目前,企業在驗收的時候遇到國家排汙許可證上的汙染物總量控制指標與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的總量指標有出入,請問企業在驗收的時候汙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指標應該以環評批覆為準,還是以國家排汙許可證上核定的總量指標為準。
  • 環保部官方回復:新舊.發排汙許可證如何銜接
    《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簡稱《管理名錄》)第三條規定的現有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簡稱排汙單位),是指排放水汙染物和大氣汙染物、依法應實施排汙許可制管理的固定汙染源,並非特指「新環保法實施以後的企業」。
  • 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安裝並使用自動監測設備並聯網、如實公開自動監測數據等基本管理,重點排汙企業重點關注
    環評手續繁瑣?請加微信eprens.特別急的,可以直接聯繫電話18268767761濟南公布2018年重點排汙單位名錄,涉及318家單位。重點排汙單位應履行一定的法律義務,還需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等將認定為「嚴重汙染環境」!
  • 《排汙許可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日前,《排汙許可管理條例》正式公布,將從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為加強排汙許可管理,規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排汙行為,控制汙染物排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根據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條例》從明確實行排汙許可管理的範圍和管理類別、規範申請與審批排汙許可證的程序、加強排汙管理、嚴格監督檢查、強化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排汙許可管理工作予以規範。一是明確實行排汙許可管理的範圍和類別。
  • 中國遊客被泰國武裝人員搶劫200餘萬現金【三分鐘法治新聞全知道】
    (中國新聞網)7、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環評與排汙許可監管行動計劃(2021-2023年)》,嚴厲打擊和遏制環評弄虛作假、粗製濫造、不落實環評要求以及無證排汙、不按證排汙等違法行為。
  • 淺談環保工程師與環評工程師的區別
    環評工程師,注意沒有「註冊」二字,屬於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裡的水平類,無需持證上崗。但是目前環評機構管理文件要求環評單位配備一定數量的環評師;另外,環評文件編制管理文件要求環境影響報告表/書需要環評師籤字,一定程度上要求持證上崗(這正是環評證掛靠的原因)。
  • @鑄造企業,金屬鑄造工業的排汙許可申請表你填對了嗎?
    眾所周知,排汙許可申請表需要在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上進行填報,金屬鑄造工業的填報平臺也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之中,中國鑄造協會作為《技術規範》的牽頭編制單位,也在和平臺開發單位密切對接,以期「平臺」可以早日開放正式填報。但是,《技術規範》雖然發布了兩月有餘,我們發現鑄造企業或第三方服務機構對《技術規範》的理解還存在欠缺。
  • 官方回復:煤氣發生爐拆除,主要燃料類型變更是否需要做環評
    小提示:歡迎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進入環保智庫,該智庫收藏了新司法解釋等,可以查閱環評分類。 環保稅、環評、排汙許可、氣水聲固處理、土壤調查和修復等,請加微信sthjb8或者電聯18143461028煤氣發生爐拆除
  • 漢臺區天天洗滌有限公司汙水任意排放 環評報告竟然是自己偽造的
    在這份環評登記表裡,企業的位置、佔地面積、投資以及燃煤鍋爐等8處事項一項不差。然而,執法人員仔細審查後卻發現了貓膩,這份所謂環評報告竟然是企業負責人自己偽造的。面對執法人員詢問,企業負責人無言以對。
  • 麻州槍枝管理嚴不嚴?
    周二,歐巴馬總統宣布計劃加強槍枝管理制度,包括讓申請者更難規避和通過背景調查。
  • 致全區工業企業的一封信|高站位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規範管理改革
    這部法律對企業的環保責任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如未辦理環評進行建設或生產、未取得排汙許可證排汙、通過暗管排汙等違法行為,將被責令停止建設並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拒不執行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2017年至2019年,通過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我區仍有部分企業未經環評審批進行建設和生產,存在未取得排汙許可證進行排汙的現象。
  • 【政務微訊】旗政務大廳環境保護局窗口關於排汙許可證核發須知
    ;7、排汙單位有較完善的內部環境管理規章制度。二、申報材料1、排汙許可證申請表,主要內容包括:排汙單位基本信息,主要生產設施、主要產品及產能、主要原輔材料,廢氣、廢水等產排汙環節和汙染防治設施,申請的排放口位置和數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按照排放口和生產設施或者車間申請的排放汙染物種類、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執行的排放標準2、自行監測方案3、由排汙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籤字或者蓋章的承諾書
  • 廣西 | 產能過剩和高汙染高能耗行業,產能指標未落實,環評暫緩審批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於暫緩審批廣西華昇新材料有限公司氧化鋁及配套項目(電解鋁部分)環境影響報告書的通知廣西華昇新材料有限公司:你單位《廣西華昇新材料有限公司氧化鋁及配套項目(電解鋁部分)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收悉。
  • 2020年新會區環評技術服務單位環評質量和效率信息公開
    現對2020年參與新會區建設項目環評編制的技術服務單位的環評質量和效率進行分析,並予以公布。  2020年共有54家環評技術服務單位參與新會區建設項目環評編制,將已列入限期整改或重點監督檢查名單的(共11家)、僅編制一份環評報告的(因不能反映技術服務單位平均水平)、註冊地在廣東省外的技術服務單位(真正在新會區參與環評的程度不詳)剔除,剩餘17家環評技術服務單位按照項目考評平均分、項目一次通過率、參與環評數量和環評修改用時,分別按權重30%、25%、25%、20%,進行加權評分,得分以及排名情況如下表
  • 涉及危廢、環評、環境標準…11月5日環境部剛剛通過了這些文件!
    要指導地方通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施行,進一步提高危險廢物屬性判定和環境管理的精準性,推進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切實提高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水平。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環評制度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適時修訂《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程序規定》,更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是支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具體措施,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服務中小微企業具有積極作用。要穩步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提升環評審批服務水平。要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強依法依規行政,嚴厲打擊環評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