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時間:2016年7月26日 19:21
播出頻道:CCTV央視文化精品
《百家講壇》 文景之治(13)
漢文帝的繼位是由一個機遇造成的,這個機遇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來自於他本人,在呂后的折磨下,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兩個,二是就連他的母親也很幸運。
他們家的好運還體現在薄姬的兒媳婦,她就是鼎鼎有名的竇太后,她得到了代王的喜愛,而且原皇后和她的孩子全部死掉了,為她鋪平了路。明白了幹政後果嚴重的竇太后,很快就改變了態度,但對於很小就被偏袒的劉武來說,讓他放棄做皇帝的打算簡直是不能接受,他派出殺手刺殺大臣。
那麼漢景帝又會如何應對呢?
文景之治
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漢初,因多年戰亂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漢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漢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漢文帝生活十分節儉,宮室內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車類也沒有添,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文景二帝還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每年春耕時,他們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
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
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徵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內容綜合CCTV央視文化精品頻道、百度百科
具體節目單可以輸入頻道名稱查詢!
輸入頻道名稱,如:央視文化精品即可獲得該頻道節目單
中國電視網
微信號:www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