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烈火5就可威懾中國?勸印度牛皮別亂吹

2021-02-25 強國軍事

  從戰略上來看,從印度本土或海上發射核飛彈打擊北京或中國本土其他大城市,對印度來說都是及其愚蠢的。直接原因就在於印度首都新德裡就在中國制導火箭炮和常規飛彈的射程覆蓋之內。

  這裡還不提中國的二次核反擊能力。所以印度的叫囂更多是給國內看的。原因麼是因為中國在國際上最近對印度不太給面子(阻止印度加入 NSG核供應國集團,而且印度耿耿於懷自己不能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理由是印度和中國人口一樣多,而且自己非常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但為什麼中國可以?

  我個人的印象就是印度上層和媒體經常用一些不切實際的故事來忽悠底層民眾。常見的比如,印度陸軍能打敗中國軍隊,因為印度兵比中國兵「準備更充分」,「實戰經驗更多」,「更加愛國」 ;布拉莫斯飛彈所向披靡,完敗其他國家飛彈,理由就是布拉莫斯飛彈能以地球最快速度 「超音速巡航」;光輝戰機個子小,隱身性能不輸四代(毛子概念的五代)戰機等等。

  回到題目,印度烈火5真能威脅到中國嗎?當然是不能的

  

  第一,中國的核武器比印度多;

  第二,中國的核武器比印度質量高;

  第三,中國擁有更強大的二次核打擊能力;第四,中國除了核武器以外,還有其他戰略武器(比如打擊衛星的武器)。

  但話說回來畢竟是個飛彈,中國也要警惕,先來看看網上公開的資料是,烈火5有5000公裡射程,3-10枚核彈頭和20萬當量,這個數據在「遠程」戰略核飛彈上並不算突出,甚至連洲際飛彈(8000公裡)都算不上。如圖

  數據雖然一般,但烈火5印度是首款能夠機動發射的遠程固體燃料戰略核飛彈,意義還是非凡的,用我們常聽的話就是「解決了有無問題」 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時代光有核武器是不夠的,核大國都強調二次核打擊能力,這一點上印度在陸基飛彈方面是有所發展的,但在遠程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上還是不足。

  印度國產的首款「戰略」核潛艇「「殲敵者」號據說在試射成功可隨時服役,但目前我還沒看到服役新聞,且攜帶的是只有700公裡射程的K15短程潛射飛彈,這個數據更可憐些。總體來看,現在是不足為慮,但未來印度肯定還會繼續發展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和二次打擊能力,這個要還是有所警覺的。

相關焦點

  • 印度疫情已全球第二,窮兵黷武再砸38億美元,威懾的不僅是巴鐵
    印度空軍目前裝備的最為先進的預警機是從以色列引進,實際上這款在伊爾-76基礎上改進的預警機原本是以色列出售給中國的產品,當時美國堅決反對以色列向中國出售預警機,於是印度就撿了個便宜,從以色列手中購買了現成的菲爾康預警機系統。
  • 印度歸還走失的中國士兵,真是善心大發?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圖片為烈火-5型飛彈中印關係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兩國在邊境爭端時有發生,甚至於1962年,印度武斷挑釁,打響第一槍,
  • 提醒大家:一旦中印衝突,印度的核武器,會對我國造成多大威脅?
    由於全球疫情的蔓延,導致全球各國局勢動蕩,近期印度做出的一些非常規行為,也是讓很多中國人氣的牙疼,不過生氣歸生氣,對於現在的印度很多人也是表示擔憂的。據相關報導稱:印度已經研發出來自己的彈道體系,成為了一個核國家,因此有不少人表示,一旦爆發戰爭,中國會不會遭受印度核武器的威脅呢?
  • 藥材:牛皮消
    牛皮消在自然界中比較常見,它屬於野生纏繞草本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特別強,分布範圍特別廣,而且它全株可以入藥,入藥以後的藥用功效特別出色。牛皮消的功效與作用1、解毒消腫牛皮消在自然界中雖然是一種不起眼的存在,但它藥用價值特別高,人們把它採收以後入藥,具有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人們不小心被蜜蜂蟄傷或者被蜈蚣咬傷以後可以直接用牛皮消治療,治療方法簡單只需要把新鮮的牛皮消研碎製成泥狀直接外敷在傷處就可以。
  • 美軍航母去南海給印度壯膽?巴參謀長:歡迎中國航母訪巴
    而美國人強行挑釁的行為,卻迎來一幫「狐朋狗友」的助興,像印度媒體就表示,美國航母的到來是為了維護區域穩定,印度作為美國的戰略夥伴,也將與美國一道維護印太地區。  實際上,印度人可不是為了歡迎美國航母的到來,由於此前中印邊境起摩擦,印度人自覺「式微」,正想著找個大國來給他們壯壯膽,而這時美軍航母去南海不久就是為印度壯膽來的嘛。
  • 牛皮中的貴族:納帕皮
    今天說的牛皮,不是吹牛皮的牛皮。是指生活中的的材料。牛皮,可以分為頭層牛皮、二層牛皮和粘膠牛皮。頭層牛皮按等級區別,又可以依次分為粒麵皮、修麵皮、軟麵皮和碎皮。碎皮,是整張頭層牛皮生產成品後餘下的邊角料。皮料不如二層皮厚,但畢竟屬於頭層皮,不會出現脫皮和掉皮的情況,價格相對便宜。
  • 為什麼南亞人喜歡騷擾中國女性(印度/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喜歡騷擾中國女性?同時,印度人和斯裡蘭卡人(僧伽羅人)自認為是「雅利安人的後代」,以白為美(看看印度斯裡蘭卡電視劇和廣告中的女性膚色就知道了)。中國人相對比南亞人長得白淨,自然是「好看」的。
  • 印度一句話,讓中國5年努力化為泡影,西方:印度要「颳風」了
    印度和我國同為人口大國,在多領域都進行著合作,但是印度的一句話,讓我國企業五年的付出白做,對此西方媒體表示:印度準備好迎接風暴吧!印度每年和我國合作頗多,製造業所需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從我國進口,中國產品在印度銷量極好,已潛移默化影響印度人的生活。而印度人對此現狀並不滿足,認為過多依賴中國市場,對他們經濟發展是一種負擔,於是開始禁用中國產品。
  • 印度和中國,誰會是下一個超級大國
    中國和印度都是有核國家,都是籤署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中國軍事排名第三,軍事人員228.5萬人,預備役23萬人,飛機2788架,坦克9150輛,潛艇69艘。印度排名第四,軍事人員132萬人,儲備214.3萬人,1905架飛機,6464輛坦克,15艘潛艇。中國有洲際彈道飛彈,但印度還沒有。烈火6飛彈處於測試的末期。印度有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只有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和印度這4個國家擁有這些系統。
  • 印度人:我們驕傲,印度人口數量快要超過中國了
    印度是個很奇葩的國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印度挺神秘的。因為印度無論是人種、外貌特徵還是風俗習慣,信仰等都與中國區別很大。中國人富裕後,出國旅遊一般首選的還是東南亞,如新馬泰,韓國、日本...而選擇去印度旅遊的人相對很少。印度人喜歡和中國人比,中國人其實也比較關注印度。
  • 中國研究控制天氣,印度擔心個啥?我們又不在喜馬拉雅山人工降雪
    在古代看來,這簡直就是神話,但類似的技術,中國即將掌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8日的報導,中國正式啟動了一個項目,計劃到2025年時,實現對本國56%天氣的控制,到2035年將中國的氣象控制技術提高到"相當先進"的水平。
  • 印度GDP增長率超中國, 印網友: 差距越來越大!
    growing economies印度是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不是The latest World Bank report about the economic health of the member countries clearly says that while India is among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 【微聚焦】中國增長減速?美國網友:是我們的兩倍;印度網友:別忘了規模是印度的5倍
    印度網友比較中國和印度經濟印度網友關注中國減貧成績巴基斯坦網友「Abdul Kassi」在臉書上對中國改善民生的舉措評論稱:「聽起來很棒,醫療保健,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的醫保問題,應當重點解決。」認證為報社編輯的印度網友「sutirtho patranobis」十分關注中國經濟問題,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消息稱:「過去5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6800多萬。」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中,國防支出11069.51億元,增長8.1%。
  • 印度網民:印媒:中國局勢迫使印度成為全球5大國防採購國之一
    臺灣屬於中國China tensions push India into world's top five defence spenders中國局勢迫使印度成為全球5大國防採購國之一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在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2017年,印度國防支出增長5.5%,達到639億美元,已超過法國。
  • 一張牛皮,讓崇明「糙漢子」變身「細膩男」
    「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一張牛皮材料,但放在那裡,它只是一張牛皮,但通過我的手藝,做出來的就不光是一件作品,還包含著我的思想和靈魂。」
  • 10.5萬億美元,印度GDP總量世界第三!中國躍居第一,美國第二!
    它一直在悄悄積累力量,並希望與中國競爭。經過多年的發展,儘管印度仍然無法與中國相媲美,但它也被認為是一項成就。根據購買力平價統計,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成為世界第三。                         根據知名策劃機構滬閔規劃集團的數據,如果購買力平價理論用於計算GDP,印度的GDP已經達到10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
  • 烈火雄心--記參觀消防隊
    80後們是否還記得20年前那部由王喜主演的港劇《烈火雄心》,講述了一群無名英雄,奮勇搶救生命,以濃煙考驗鬥志,以烈火洗鍊人生的故事
  • 正能量 ‖ 烈火青春詮釋時代價值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rmrbpl),涵蓋精彩評論推介、原創內容分享、實用寫作點評等。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人民日報評論」,選擇關注;點擊右上角圖標,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希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關注與支持,期待我們在新媒體平臺上相逢。
  • 日媒:美太平洋威懾計劃存疑 不足以恢復對美信心
    今年的《國防授權法》中包括「太平洋威懾計劃」,儘管預算實際上有所減少——在7405億美元的總預算中獲得22億美元——但對地區安全來說可能是一件大事。如果運用得當,「太平洋威懾計劃」將進一步確定美國保衛該地區的承諾,並大大加強美軍威懾對手和維護和平的能力。  幾十年來,美國歷任總統一直在談論亞太地區的重要性。
  • 印度梵文教科書妄稱:1962年戰爭印度擊敗了中國
    資料圖  「眾所周知的1962年中印戰爭,其結果是印度戰勝中國」。如此謬誤,竟一直出現在印度中央邦教委所轄的多所學校的梵文教材中。這令當地8年級的中學生及家長感到困惑,因為印度多數教材中寫道,「1962年印度突然捲入到同中國的戰爭,儘管印度士兵戰鬥到最後一人、最後一刻,但中國取得了勝利」。  據《印度時報》網站10日報導,這本梵文教材由一家位於北方邦的出版社出版,作者有5人,其中不乏教授及語法專家,但其相關1962年戰爭的誤導信息赫然出現在該書第八章「尼赫魯先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