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rd flex but ok: 美國Z世代校園英文流行俚語了解下?

2021-02-21 CGTN

初級難度 Entry-level difficulty

Suh:Hello (short for what’s up – or "sup")

你好(用於跟旁人打招呼)

 

Fam:Friends (short for "family")

對熟人或朋友的稱呼

 

BET:Another form of "you bet" or "sure"

當然/肯定/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Gucci:"Good" or "it's all good"

形容好的/酷的/極好的(由於Gucci「奢華高貴」,這個詞漸漸演化成了「好」與「酷」的代名詞)

 

Woke:A political term of African American origin that refers to a perceived awareness of issues concerning social and racial justice

通常指「對周圍事物(尤其是社會風氣和問題)保持警覺和關注的狀態」

 

中級難度 Mid-level difficulty

G.O.A.T. : Greatest Of All Time

形容永遠最棒的(與山羊沒有關係)

 

Cancel: To dismiss or reject something/somebody

原意是取消,現在則用以表達將某人或某事從自己生活中剔除、取消與某人的互動、不再相往來

 

Hangry: Hungry + angry

形容餓極成怒,惡怒症

 

Stan: Stalker + fan= an overzealous or obsessive fan of a particular celebrity (inspired by Eminem’s song of the same name)

形容狂熱粉絲對明星死心蹋地的支持,甚至想跟蹤關於他們所有的一舉一動

 

高難度 High-level difficulty

Weird flex but ok: A phrase used to respond to something deemed unusual, bizarre, baffling online

形容某事「很奇怪…但…嗯好吧~」

相關焦點

  • 嬰兒潮一代/X世代/Y世代(千禧一代)/Z世代/α世代
    回溯美國的發展歷程,由於戰後經濟周期較為明顯,「世代」之間的差異化較大,每一世代的人群特徵也頗為明晰。伴隨著美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日趨平穩,各個世代的人大體上也經歷了「迷茫→自信→獨立」的變化過程。
  • 「海倫·凱勒不存在」:「Z世代」反智主義將走向何方?
    當像「匿名者Q」(QAnon,是一種極右翼陰謀論,其認為美國政府內部存在一個反對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其支持者的深層政府) 和「比薩蓋特」(Pizzagate,通常被認為使匿名者Q陰謀論的前身。雖然最初只在美國極右翼中傳播,但目前在TikTok上被兒童和青少年傳播) 之類的陰謀論在現實社會中傳播之時,也有一些言說在年輕人之中發酵開來——儘管大部分25歲以上的人並沒有注意到。
  • 「海倫·凱勒是否存在」引發爭議,「Z世代」的反智主義值得警惕
    當像「匿名者Q」(QAnon,是一種極右翼陰謀論,其認為美國政府內部存在一個反對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其支持者的深層政府。) 和「比薩蓋特」(Pizzagate,通常被認為使匿名者Q陰謀論的前身。雖然最初只在美國極右翼中傳播,但目前在TikTok上被兒童和青少年傳播。) 之類的陰謀論在現實社會中傳播之時,也有一些言說在年輕人之中發酵開來——儘管大部分25歲以上的人並沒有注意到。
  •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 . | 亞特蘭大俚語裡的「Shawty」和「Trap」是什麼意思?
    亞特蘭大,坐落在美國東南部,是美國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這是一個繁忙到沒時間仇恨的城市,東海岸的販D中心以及……trap 音樂的故鄉
  • ok party! ok aranya!
    (15:30-18:00) 就在那天,我們準備了一場派對「ok party!ok aranya!」施金豆Otay:onii 出生於浙江海寧,常駐紐約,她同時也是美國噪音朋克/自賞黑金屬Elizabeth Colour Wheel樂隊的主唱。
  • Z世代的個性年輕人,他們都熱愛什麼?
    升華熱愛,發揚國之正能量 在以往對於Z世代年輕群體的印象之中,他們身上總是充滿著各種極具生命力的個性,「時尚、次元、硬核、斜槓」...貌似所有的獨特標籤,都被印在了這個群體身上。但實際上,他們更是一群「有為、有志」的家國青年。 在剛剛過去的新冠疫情,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較大影響。
  • Y世代是啥角色?
    布蘭登·約翰·威廉士 現在,美國的青年中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叫做「千禧年一代在社會中的角色」。所謂「千禧年一代」,可以被簡單地定義為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出生的一代人,他們也被稱為「Y世代」。 美國的這一代人,很多都非常關注國內公共事務。他們對那些被認為可以影響本國未來的事情非常熱衷。比如醫療保障問題、美國經濟前景和債務問題、收入不平等問題、能源問題、多樣性問題以及年輕人參政問題。
  • Z世代"過氣代表"公開!表情符號竟掀議,網驚:笑到流淚錯了嗎
    最近在短影音平臺TikTok上,美國年輕人有關哪些東西已經是"落伍代表"的討論掀起熱議,其中讓其他網友最驚訝的是,對於1996到2012年間出生的"Z世代"(Gen Z)而言,"笑到流淚"竟已是上一代人才會使用的表情符號,讓出生於1981至1996年間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崩潰留言"那個表情錯了嗎"?
  • 不得不知道的歷史:10個蘇聯俚語,實際上是英語!
    但即使在那時,最具國際化的俄羅斯人也可以通過黑市進入外部世界,並設法根據英語單詞形成自己的俚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蘇聯的城市青年將這些短語標榜為地位,教育和聯繫的標誌。這個術語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但並沒有長期保留在蘇聯詞彙中 - 它很快就被第9號所取代。2.Шузы('shoozi,'意思'鞋子')這個詞可以說是非常直接的音譯了,看似並沒有必要這樣。實際上這個詞最常用於談論「粥鞋」,這種白色橡膠厚底鞋在勃列日涅夫早年擔任總書記時風靡一時。啊,過去的美好時光。
  • 這幾個英文單詞,國外禁忌!
    在英國你如果和人家說你要去買pants(美國英語:長褲),那意思是你要買「內褲。如果你要買的是牛仔褲或卡其褲這種褲子,你應該用trousers(褲子)這個詞。參考例句:Can't he even buy himself decent trousers?他不能為自己買條體面點的褲子嗎?
  • 渡十娘|伊可:三十個有關男女關係的英語俚語
    這是一個寫英語俚語的系列,集中介紹一些俚語的意思和用法。有些俚語歷史久遠,有些新興的。掌握一些俚語,立刻顯得你隨意而且幽默。你要在美國的社交場上職場上甚至婚戀場上都顯得自己很local麼?那麼學點小俚語,簡單而實用。我們先來看看各種關於男女關係的英語俚語。
  • 美國俚語:Order什麼意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美國俚語:Order什麼意思?   一個周六,我和媽媽到一家餐廳吃飯,當我們等上菜的時候,門口進來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孩子,那位母親不時地用力握一下其中一個孩子的手,用眼睛瞪他們。
  • 勵志英文:Life is not fair,it's OK
    It’s ok because you』ll have perspective. It’s ok because you』ll live with gratitude. You』ll live with integrity. 所有這一切都沒關係,因為你會因此洞悉萬物,心存感激,胸懷坦蕩。When you fail… you』ll learn.
  • 不買房、不租屋,愈來愈多千禧世代加入「車床族」
    愈來愈多千禧世代以車為家,認為既省錢又可追尋人生目標。維爾德是愈來愈多選擇以車為家的加州千禧世代之一,這些千禧世代不是無所事事的無業游民,他們是討厭每天被迫打卡上班的軟體開發工程師、會計師和藝術家。這個社群在網上和網下一樣活躍,他們愛在Instagram上發文放照片,也經常約好在路邊聚會。當然,灣區有許多民眾是受到住房危機的影響才選擇以車為家,他們的車出現在各個城市的街道上、大學校園和停車場。
  • 什麼是寬鬆世代年輕人?
    最近因為春季日劇《寬鬆世代又怎樣(ゆとりですがなにか)》再次吵起的「寬鬆世代」話題,到底這寬鬆世代的日本年輕人又是哪些特徵才總讓昭和世代老人們總看不順眼呢
  • 消防英文:了解煙霧警報器
    Learn About Smoke Alarms(了解煙霧警報器)Smoke alarm maintenance(煙霧警報器的維護
  • 《Dope》中提到的「肉脯世代」到底是什麼?竟然觸及社會問題
    其實這句歌詞裡巧妙的運用了同音不同字的技巧,肉脯世代=六拋世代! 那麼到底什麼是「六拋世代」呢?
  • 俚語新知:「央視貓叫」上熱搜,網友看新聞雲吸貓!「擼貓」用英語...
    歡迎來到哥的全新欄目 「俚語新知」 最酷炫、最有趣、最in的熱點俚語詞 統統都在這裡 有用的知識增加了!
  • 研究發現:英語為第二語言的移民比英語為第一語言的移民運用俚語更流暢
    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澳洲人識別這些澳洲俚語(queue,esky) 的能力和澳洲出生的澳洲人一樣好。最新語言研究發現儘管是新事物,說外語的移民識別澳洲俚語的能力驚人。在一個實驗中,說外語的移民表現好於英語母語的人:參與者被要求聽一組詞彙,用澳洲或美國口音說出的一些澳洲俚語和一些混在一起的詞組。在澳洲出生的人能夠很好地識別出那些以澳洲口音說出的真實詞彙,但是難以識別一些美國口音的詞彙。相反的,那些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移民無論是哪一種口音都可以更好識別出其中的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