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警察將試驗通過操控計算機,搜索潛在的嫌犯,警方希望通過數據檢查和防止犯罪。
荷蘭的魯爾蒙德(Roermond)開始進行首次數據連結試驗,專門針對來自東歐的流竄犯罪團夥。他們特別擅長入店行竊、使用聊天技巧進行盜竊的伎倆和扒竊等。
魯爾蒙德存在著這種犯罪團夥,因為其地理位置靠近邊境,並且有很大的吸引力——那裡有一個名牌直銷店。這個購物中心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因此也特別受犯罪分子和商店扒手的青睞。
為了更快地追查這些罪犯,警方將與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一起,在大學中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將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組合和分析。
建立這個數據中心的想法是,小偷或竊賊的行為與其他普通人不同。據警方稱,訣竅是利用技術挑選和甄別可疑的行為。
攝錄設備
在魯爾蒙德及其周邊地區,ANPR攝像機已安裝在交通要衝,可以讀取汽車車牌上的數字。這些攝像機與警察資料庫相連,資料庫中有東歐小偷的資料。這些攝像機還記錄了汽車行駛的路線以及汽車的品牌、類型和顏色等。
警方和大學也正在進行設備開發的研究,使之能夠記錄車輛中有多少人、從他們從口袋裡拿出的手機顯示他們來自哪個國家,等等。常規攝像機監視也與該系統相關聯,通過組合所有這些數據,可以推斷出誰是可疑分子。
積分系統
警方的項目負責人Elle de Jonge說:「我們使用積分系統。例如,一輛車來自德國的方向,10分;羅馬尼亞車牌,10分;開往打折村,10分;車裡面有四個人,10分。積累到一定的分數,我們就有充足的理由派人進行檢查。」
據警方稱,及早識別可疑目標的行蹤,才能防止犯罪行動。警方認為,正在接受監控的潛在扒手可能會停止偷竊行為。不過, De Jonge強調,始終是由警察決定某人是否真的可疑的,而不是計算機。
又是個人隱私的問題
通過實驗,警方收集了魯爾蒙德附近地區大部分駕駛者的數據。據警方稱,已經對隱私給予保護。數據分析過後,來自非可疑車輛的數據就會被丟棄。
項目負責人Elle de Jonge表示,駕駛員也不會隨便被電腦視為可疑人員。
然而,自由行動組織(Bits of Freedom)批評將數據與警方的資料庫聯繫起來的做法。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該組織發言人Rejo Zenger說, 「現在被用來對付扒手,但將來這個目標群體將逐步擴大,用於對付普通人。」
Rejo Zenger擔心警方飢不擇食獲取數據的做法。 「你要預測犯罪越準確,需要的數據就越多。」因此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變得可用性很強,警察也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它,最終我們會陷入難以逃避任何懲罰的狀態。 」
對居住在魯爾蒙德人的隱私影響到底有多大,必須通過測試來證明,因為魯爾蒙德地區是該項目第一個試驗數據連結的地方。
將來會有更多的測試。例如,警方將很快開始測試撞擊櫥窗或者嵌入式提款機等物體的聲音,還能識別罪犯喜歡使用的快速汽車的聲音。通過數據的組合,將更加容易發現是否發生了爆竊提款機的個案以及汽車逃走的路線等等。
警方還在考慮其他試驗,例如在鹿特丹港,根據數據信息來打擊販毒活動。通過離岸船隻的移動與貨物的重量,以及車輛駛入、駛出港口的數據相結合進行分析。
警方還考慮將智能技術用於打造更加安全的社區。例如,交通燈可以檢測到哪些車輛經常駛過——那是潛在的竊賊先行踩點的預兆,讓街道照明可以與防盜警報相關聯,等等。
然而,警方的Elle de Jonge說,數據信息的使用要在安全和自由之間保持平衡。 「我們真正專注於抓捕犯罪分子。如果有人在對角線上穿越馬路,我們也不會作出什麼懲罰。」
廣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