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517國際不再恐同日。
但在偶國,這個日子是不存在的。
以前是象徵性的存在,現在不想讓它存在。
偶經常去臺灣個人寫的LGBT平權的博客,比如酷兒時代等,他們真的是在做公益,其內心真的努力在為同性戀者平權。517也是臺灣同性戀的重要日子。
但在偶國,甚少。
在偶國,倒是有幾個地方可以「半自由」的發表,比如公眾號、豆瓣,微博除外。微博做為一個相當的社交軟體,錯,它是娛樂軟體,一半真一半假。
公眾號倒是有幾個大影響力的博主,但絲毫與同性戀平權沒有掛邊,真的做公益的公眾號,卻沒有幾個粉絲願意去看。
偶覺得是沒有人想看,懶得看,不想看,麻木自己,寧願看點娛樂新聞也不願看。這是怎麼了?怨不得偶國同性戀,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交流不便,不敢聲張,自認為圈子大,卻屬於自己的圈子小的可憐。
你多久打一次飛機?多久約一次人?
很頻繁打飛機?好久好久都沒約人?
答案顯然易見,偶就自作主張的給大家總結了吧。因為偶好久不約人。歸根結底是因為幾個方面。
1,懶。每天打開交友軟體刷刷刷,看到心意的會點進去看。看又能如何?要麼對方不喜歡你,要麼你不喜歡別人。
2,還是懶。除非你特別有錢,房費誰出?哦,「被插入者」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應該由「插入者」付;而「插入者」則認為自己是難得的「插入者」,心高氣傲的認為應該「被插入者」付。互相看對眼,再多問一句:「有地方」或者不用問,自覺說出:「我沒地」
3,懶懶懶。
打飛機多方便,關上門,拉上窗簾,戴著耳機,放著小gv,就開始擼管了,隨時隨地都可以解決。
4,我們圈子太小。
除了約約約,我們日常接觸同性戀的機率是多少?很小。封閉式的圈子讓我們感到壓抑。做啥事都像做賊似的。
我們還是生活在封建社會呢。社會在高速發展,文明卻在低速前進。不好說不好說。但當我們的動力完全被壓制了,這個群體也就算滅亡了。
李銀河教授說過,50年內偶國不可能同性婚姻合法化,這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那時偶已經死了,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但放眼看現在的20歲左右同性戀,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這是一個輪轉,到最後,偶國也沒有同性戀了。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這麼說有點偏激了,畢竟偶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發達國家暫沒有實現同性婚姻合法,我們還在發展中,暫不著急。畢竟全球還有70多個國家判同性違法,60多個國家不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