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鮑魚,你會想到什麼?
豪華酒店裡,佛跳牆中間,沉浮著的「金元寶」?海產櫃檯裡,價值千金名目複雜的幹鮑?抑或是超市裡鮮活價平,但是處理麻煩的活鮑?
其實,除了活鮑、幹鮑,還有一種鮑魚製品,方便又好食,而且非常適合我們這些懶癌年輕人,它就是罐頭鮑魚啦。
圖©ooomyfood
顧名思義,罐頭鮑魚,是工人們把新鮮的鮑魚除殼、去內臟、清洗之後,加入鹽水,蒸熟裝罐而成,又叫湯鮑。
我們印象中的幹鮑,味濃帶溏心,一方面價錢高,另一方面用幹鮑燒菜,要泡發、清洗、慢煨,需花上數天時間,所以幹鮑很難被大眾賞味。
相比起來,罐頭鮑魚更適合家庭操作,幾百蚊一罐,即開即用,經濟又實惠。
圖©kinyan1104
圖©hei.kitchen
很多盛產鮑魚的國家都會盛產罐鮑,因此也有很多品質層級。
家裡買來燒菜的話,不用在乎大小品相,注重鮮味和質感就好,「BB鮑」(一口鮑)很合適,個頭小,價格平,一罐有10隻左右,全家分食正合適。
圖©cr881903
港人鍾愛「澳洲罐鮑」,其製作過程出了名的衛生嚴謹,鮑魚味清淡,口感香滑,很多粥鋪都指明用這款罐鮑煮鮑魚粥。
島國日本當然也出產罐鮑,「皇冠豉油鮑」質素極好,烹調精細,很具日料的匠心特色,當然價格亦高,市面都很罕見。
過年過節用罐鮑送禮的話,「鮑界勞斯萊斯」的「墨西哥車輪鮑」就是首選了。
車輪鮑個頭大,一罐一至兩隻最常見,拉開拉環便見碩大鮑魚,頗具視覺衝擊。
圖©patpatkuan
車輪鮑標榜野生鮑魚入罐,味道香濃口感軟滑,很受粵港一帶食客的喜愛,用來送禮十分有排面。
因罐鮑是做熟的,可以直接食用。
有次吳孟達接受採訪,被問到和星爺的難忘回憶時,他回答是在拍《賭聖》的時候,二人常一起吃鮑魚罐頭。
舊時,一個罐頭100幾蚊港幣,裡面有一大一小兩隻鮑魚,吳孟達把大的讓給星爺吃,一起從苦日子中奮鬥過來的友情,成就了一段罐鮑的美談。
其實家裡囤點罐鮑,隨時可以拿出來為餐桌增添一抹亮色。
有時加班累了,開罐鮑魚煮公仔麵,開瓶酒,犒勞一下自己;
花生毛豆的下酒菜吃膩了,拿出罐鮑切粒,送個酒,立刻開啟新鮮的味蕾體驗;
家裡來客人了,即開一罐鮑魚燜雞,多有面子!
鮑魚燜雞,不需大廚手藝,只要食材到位,時間花夠了,在家就可以享受到這道豪華美味。
選生鮮走地雞,用生抽蠔油醃製,大火煸到焦黃,濽米酒,加柱候醬生抽炒香,添水煮開,倒入一罐鮑魚,轉砂煲慢燜,小火收至汁水粘唇。
圖©dannyzhang
家裡聚餐時,用小火燜著,隨時上桌,揭開蓋,整個屋子久久縈繞著繁複濃鬱的香氣,客人一進門便會大呼好香。
雞肉油亮,肉酥骨滑,鮑魚顫動,連著鮑汁一起澆在新蒸的米飯上,鮮爽味濃刺激著舌尖上每一寸神經,讓人捨不得離開飯桌。
經常一人食的,可以像我一樣備點罐鮑和乾貝,煲砂鍋粥一流!再買點鮮蝦,配點香菇、薑絲,裝碗時下點芹菜粒和菜脯,鮮掉眉毛,融化心房~
吃砂鍋海鮮粥,有種淘金的快樂,開了花的粘稠米粒,讓人看不見粥裡的料,一勺下去,撈出一顆圓滾滾的鮑魚時,快樂難以言喻!
圖©keatz87
對了,家裡燒罐鮑,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讓罐鮑接近幹鮑的溏心口感。
一是連罐大火蒸,如此會使鮑魚軟滑,中間部分柔軟微黏,吃落頗似幹鮑;二是燒制時加點糖,可以軟化鮑魚的纖維,再用一小塊陳皮提香,口感和味道是另一個層次的提升。
識食也要識買,最後,為各位愛食人士附上罐鮑選購指南,保證買得稱心:
首先,先看罐子上標的克數,千萬別覺得掂著挺沉就買,因為淨含量是連汁水一起算的,「固形物含量」才是鮑魚的重量,總重量除以鮑魚的頭數,如果大於30克,鮑魚的鮮味絕對令你滿意。
其次,看罐上的編碼,英文字母+數字,代表產地和頭數,圖中「F2」,就是說裡面有2隻完整的澳洲鮑魚,如果是「FF1」,就是1.5隻。
罐頭鮑魚的產地,主要有日本、澳洲、紐西蘭、墨西哥和南非。
日本鮑久負盛名,品質極佳,用生長在巖手縣清凜水質中的吉品鮮鮑製成,韌性強,鮑味濃,口感十足,個頭不會很大,開罐即食。
澳洲鮑的質感更柔軟,味道偏清淡,給老人孩子煲湯煮粥很合適。
圖©always_blue
紐西蘭鮑魚的品種一般,顏色偏黑,裙邊凹凸不平,常經化學漂白處理過,對風味有影響,購買時儘量避開。
墨西哥鮑魚用野生鮑魚入罐,成長時間約8到10年,產量不高而名聲太盛,導致假貨橫行,但在不少港人和老華僑心目中,車輪鮑的美名根深蒂固,可以去香港的海味街購買。
南非鮑屬於半養殖鮑魚,養殖1年後放回海中,所以質素不錯,味道濃鬱,口感滑熘,性價比高,是家常做菜的好選擇。
圖©isamareonlinestore
再者,看調味和添加劑。
調味方面一般推薦買鹽水清湯,只要鮑魚品質好,清湯味道已經很好,也適合家裡燒菜。
如果想買來直接食用,也可以選擇紅燒味,雞汁味等,只是要冒一點口味不合的風險啦。
添加劑也要注意一下,畢竟現在大家對食品安全追求更高了,更偏愛天然無添加的食物,有些罐鮑中添加了增味劑、抗氧化劑等,儘管都在安全範圍內,還是少食為好。
食不厭精,尋求、品嘗高品質的食材,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感謝發達的現代食品工業,小小鮑魚能跨越四海,讓我們觸手可及。
最後,希望大家在了解和嘗試新食材的過程裡,探索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樂趣啦~
圖©kumamonshopgwsm
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
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
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點「贊」或「在看」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