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的婆婆不小心被車子撞了下,兩根肋骨骨折,手臂韌帶拉傷。
這段時間,煮飯就成了我的事業。想想也是幸福的女人,四十歲疫情期間才開始學習洗手做羹湯。
昨天下班心血來潮,在線上買了鮑魚,準備做鮑魚海鮮湯。
當快遞小哥把菜送來時,我把鮑魚的硬殼用鋼絲球刷了又刷,又隱約覺得鮑魚不可直接下鍋,於是我問婆婆鮑魚要不要去殼。
「我沒煮過這個,應該不用吧。」婆婆說,「直接放進湯裡就好。」
忽然想起以前,孩子爸菜場買鮑魚時老闆有殺鮑魚這個服務。
我有些許不放心,問了好幾個朋友都說沒做過這個,不清楚。問了公司裡曾經當過廚師的小夥子,他發來了殺鮑魚的視頻。
我看後,拿起水果刀,手持鮑魚的硬殼,手不小心接觸到它軟軟滑滑的表面,不時收縮著,我啊地叫了出來,手微顫,心裡默念著阿彌陀佛,心一橫,一刀下去,咔嚓,咔嚓,軟身子裡面的內臟流了出來,黃的綠的粘的一大坨,好髒。
心想,幸好,沒有把鮑魚整個扔進乾貝香菇湯裡。那樣一鍋的湯都得報廢了。
我拍下照片,微信傳給孩子爸,我說,終於成功變身福建媳婦了,連這湯都會煮。
人哪,誰不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環境塑造什麼樣的人。
閨蜜的老公是河南人,於是她喜歡吃麵食了。
友人的老公是東北人,於是家裡的夥食有東北味了。
我的孩子們從小在杭州生養,於是最愛的口味是杭幫菜的味道。
做好飯後,我把鮑魚香菇乾貝湯,端了上來。心滿意足地看著老人小孩吃得歡。
人與環境互為依存。
我想,我到底還是被歲月變成一個渾身煙火味的中年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