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印度版的《我不是潘金蓮》

2021-02-20 庫布裡克的小丑

馮小剛即將上映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由於前夫對農婦李雪蓮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是李雪蓮嗎?我咋覺得你是潘金蓮呢?

於是李雪蓮走上告狀之路,從鎮裡到市裡,甚至到了北京,就為了證明這句話是假的,告訴大家:我不是潘金蓮。

這條告狀之路,用了二十年。 

前兩天,小丑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內容和馮導這部新作類似。

同樣是一個女人多年來一根筋地堅持做一件事。

但做這件事並非為了她自己,而是為了救她弟弟。

這個過程,堪稱印度版《我不是潘金蓮》。

 

咱先看看女主角為啥事救弟弟。

這個畫面,可能暫時看不懂在幹嗎: 

鏡頭一轉,出現了男主角的境況,這下您多少猜到了吧。 

來個全景。


是的,監獄。

男主角沙拉布吉特坐牢了,這一個個牢籠,其中之一就關著他。

這是警方剛抓了沙拉布吉特之時,囚禁他的地方。 


李雪蓮因為一句莫須有的話,二十多年來走訪上訴。

和李雪蓮一樣,姐姐也長時間地為了弟弟走訪上訴。

因為,弟弟沙拉布吉特的罪名也是莫須有的。

坐的是冤獄。

推薦這部2016年的印度電影:《印巴冤獄》。

只有120多人評價,豆瓣評分似乎不是很給力,7.3分。 

不過在爛番茄上,觀眾滿意度達到了85%。 

不過,評分一向也就做為參考,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您看看這款合不合您口味。

本片不再是以往我們看到的大多印度電影那樣,充滿了樂觀,正能量,在宗教,神的庇佑下,人定勝天的故事。

相對於我們常見的印度電影而言,《印巴冤獄》更為寫實。

因為本片正是基於真實事件改編。

 
看過《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的朋友,應該還對片中所述的印巴問題記憶猶新吧。

這兩個毗鄰的國家,由於歷史問題,關係總處在矛盾之中。

同樣是宗教信仰很濃的國家,百姓心裡總會依照神諭,心裡有著兩國人民都是兄弟的概念;但是站在各自國家的角度上,卻又站在對立面。

《印巴冤獄》的故事起於80年代。

那時候,印巴兩國的邊界沒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

邊境上,也就是只有這樣一塊指示碑而已。 

如果距離這塊碑遠一點,沒看到,或者沒有注意,一不小心,印巴人民就越界了。

 《印巴冤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男主角印度農民沙拉布吉特因為一次醉酒,越過了邊界線,到了巴基斯坦境內。

不巧,被巴基斯坦警察抓了。

而巴基斯坦軍方逼迫沙拉布吉特承認自己是一名間諜及恐怖分子。

於是,冤獄就這麼坐開了。 

這就有了姐姐多年以來不斷堅持上訪營救弟弟的過程。

而難度是賊大的。

畢竟,姐姐要救的,是在另一個國家坐牢的弟弟。 

片中的時間跨度很長很長。

長到社會從電視機,遍地公共電話時代,發展到了智慧型手機,電腦的時代。

長到年輕的女子變成了老婦,幼小的子女長大成人。 


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本片大幅度削弱了我們常見的印度電影元素—歌舞。

130分鐘的電影,也就在開場的時候有一段短短的歌舞而已。

更多的,則是圍繞這個事件,講述了印巴兩國間的社會現象,以及包括姐姐在內的人物眾生相。

有我們常見的政府不做為

民眾靜坐求說法 

還有吃瓜群眾。

除了這種廣角上的社會現象,本片還從個體角度,講述了這一事件帶給沙拉布吉特身邊人的痛苦。

沙拉布吉特被抓走之時,小女兒還在媽媽肚子裡。

女兒和父親唯一的一張合影,就是父親和挺著孕肚的母親的合影。 

沙拉布吉特的妻子則硬生生地做著一個活寡婦。

她最珍貴的年華,她的生活,全因這個事件被毀。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對她來說,命運很不公平。 

另外,對於這個事件下的人性,本片也表達得很細膩。

我印象很深的是那場親人們多年後探監沙拉布吉特的戲。

探監結束後,雙方都不舍,但卻不是雙方互相拉扯,老淚縱橫地喊著不要走這類套路。

而是監獄中的沙拉布吉特背過身去痛哭:「我的勇氣已經消失殆盡了。」

 
我覺得這才更為真實。

固然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堅強,但是每個人的極限不同。

對於被關了那麼久冤獄的人而言,天天過著的是一成不變的生活,看著的是四面牆。

《大追捕》中,張家輝被關了幾年,出來後已經變得不會說話了。

《肖申克的救贖》中,老囚犯出了監獄,卻無法融入社會,更為廣闊的天地,給他的安全感反而還不如那個小小的監獄,於是,獲得自由的他卻選擇自殺。

長時間的冤獄,將一個人的熱情和希望逐漸磨得消失殆盡,將人的性格變得脆弱,敏感,我覺得這才更貼近現實。 

我個人沒有把《肖申克的救贖》放在我最喜歡的監獄片第一位。

因為我覺得安迪其實還是一個被英雄化的人物,越獄以後,他就能立馬開始嶄新且美好的生活。

故事好看,安迪最終逃獄的結尾很燃,也很勵志,但我感覺其實過於理想化了。

並不是說像安迪意志那麼堅強的人沒有,但這樣的安迪,不屬於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我最喜歡的監獄片是《因父之名》。

同樣,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同樣,也是坐冤獄。

同樣,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也是十幾二十年才獲得自由。

沉冤得雪的那天,這些人並沒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

反而充滿了憤怒。

當有人勸他們從小門出去,以免受到外面諸多群眾的騷擾時,丹尼爾戴劉易斯大聲宣布:我是自由人,我不走小門,要堂堂正正走出這個法庭大門。 

在多年後的法庭上,這些坐冤獄的人當中,有一名女人淚流滿面。

傷心,委屈,痛苦。

青春年華,都因為冤獄被浪費在了監獄。

當初進監獄的時候,她還只是一個小女孩。

而且,獲得自由後,隨之而來的是一堆的問題:與社會脫節已久,年歲已大,留了案底,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將來的路怎麼走?

後面的生活怎麼繼續? 

唏噓,反思,並不是這類片子看完後給我的感受。

對我而言,那種感受是說不出來的。

但這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卻能打到我的心裡。

對我而言,這就是好片了。 

有興趣的朋友,回復「冤獄」,小丑提供《印巴冤獄》高清資源和字幕,一同給出的資源,還有我心中最好的監獄片:《因父之名》。

 

與其賞析電影,不如享受電影。

長按以下二維碼,一起看電影吧~小丑微博:「庫布裡克小丑」

相關焦點

  • 【數據】一點資訊大數據揭露《我不是潘金蓮》爭議背後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根據劉震雲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由馮小剛執導、範冰冰主演,憑藉馮、範二人的人氣、影片技術和原作影響力,影片自開拍便備受矚目,近日,一點資訊基於平臺海量用戶數據推出「《我不是潘金蓮》電影大數據報告」。
  • 《我不是潘金蓮》⑥ | 人活著,誰還沒點脾氣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昨天,我們讀到從市到縣,各級官員被革職、處分之後,李雪蓮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依然走在告狀的路上。只為摘掉「潘金蓮」的帽子,讓秦玉河得到懲罰。第二十個年頭時,李雪蓮突然不想告狀時,當地官員反而不信了。人代會又要召開了,李雪蓮這狀到底是繼續告,還是不告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武大郎潘金蓮20年後再聚首,網友:都是老戲骨
    比如,「武大郎」和「潘金蓮」兩位歡喜冤家,20年後終於再次碰面了。只是這一次見面,不再是戲中的性命相搏,而是生活中的老友重逢。在現場的照片中,「武大郎」緊緊地握著「潘金蓮」的手,遲遲不願鬆開,看來二位演員不但在戲中是夫妻,現實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只是這一次,「潘金蓮」沒有要了「武大郎」的命,而是要走了他的微信。以後二人在生活中,還會經常聯繫的。
  • 98版水滸傳演員現狀:潘金蓮顏值不再,林衝老了,武松翻紅
    她是王思懿,14歲就作為模特出道,因出演98版《水滸傳》中的潘金蓮一角一夜成名,「潘金蓮」一角,除了王思懿,至今無人能再突破,再超越,「潘金蓮」
  • 印度男嬰出生3個月自燃4次,網友:簡直就是在玩火
    不瞞大家說,我的腦海裡第一時間浮現的國家就是印度!相信大部分的小夥伴們也是如此吧。為什麼一提起奇葩就能想到印度呢?因為印度簡直就是一個「開掛」的神奇國度,在這個國家發生的奇葩事真的是太多了。之前,印度就有一則報導,一男子一生中被雷劈中了三次,死後也沒能逃過厄運,墓碑直接被雷電給劈了。而最近,更是有一件「神奇」的事情被曝出。
  • 婆羅多||印度版的《國際市場》
    太多太多原版照抄的環節,幾乎一模一樣,卻沒有原版好:特別是那個和妹妹多年以後遠隔重洋的視頻「相認」,巴拉特比德秀簡直差太多了。或許,就是由於薩爾曼·汗的大塊頭——並不是說薩爾曼·汗演技不好,而是他身材魁梧,太過於硬朗的外形,根本就不適合演繹這個「以柔弱的一己之力肩負著全家人的生活擔當」的角色。相比之下,更能顯現出韓版裡的黃政民,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在就把握得非常好!《國際市場》以前影評還會剪輯一個電影片花,現在只截屏了。
  • 必利勁的印度版多少錢一盒,效果怎麼樣?
    必利勁印度版價格必利勁印度版的價格僅為德國版的1/8,印度版必利勁一盒10粒裝才一百元左右。而且必利勁印度版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劑量也要高一倍(印度版60mg/粒,德國版30mg/粒),一粒效果可以抵得上藥店賣的德國版的必利勁兩倍了。
  • 「我孫子市」,不是粗口,這就是一座城市的名字
    不是罵人,不是粗口。這真的是一個城市的名字。
  • 46歲王思懿近照,氣質不輸當年「潘金蓮」,網友:美了一輩子
    如今依然美如少女,她就是王思懿。雖然作品很多,但不管王思懿再出演怎麼樣的角色,大家都忘不了她演過的「最美潘金蓮」,也有人說自她之後,可能再也沒人能演出她那麼經典的潘金蓮,這也是現在粉絲仍然記得她的原因。
  • 台州出了現實版的西門慶與潘金蓮,聯手殺夫自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
    為了和情人名正言順在一起,貴州女子阿紅與情人阿韋聯手,上演了一出現實版「潘金蓮與西門慶謀害武大郎」,將自己結髮十餘年的丈夫阿成殺害,並棄屍於一處偏僻的工地
  • 一言難盡:當年漂亮的潘金蓮因戲生情愛上武松,現在的生活過得
    《水滸傳》這些年翻拍了很多個版本,但是相信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98版的《水滸傳》,看到「水滸傳」的觀眾一定記得那個美豔的反派人物,潘金蓮的扮演者是王思懿
  • 【V-CLUB】連續三天、水滸笑傳之-[我是潘金蓮]精彩回顧
    【我是潘金蓮】·派對·精彩回顧2016.11.21-23日
  • 《今日印度》:天寒地凍,對面用高功率喇叭播放印度家鄉名曲
    ◎《今日印度》報導截圖,如果不是為了和平,誰給你浪費那電說起《Tunak Tunak Tun》這首歌,可能很多人還不太清楚,但如果說起《我在東北玩泥巴》,想必有網上衝浪經驗的網民應該都聽過,這首空耳神曲在各大視頻網站上都非常火爆,僅原版視頻海外播放量就高達1.5億次,這還不算數以萬計的鬼畜版本,堪稱印度版的《小蘋果》。
  • 探訪印度低配版迪士尼
    然而就在暗中觀察的時候突然發現,印度竟然有間「假的」迪士尼樂園,最近還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注意,有位好奇心旺盛的日本小哥近日專門前去一探究竟。經歷了種種這些之後,一個行走的印度版米奇老鼠,終於出現了:不過小哥還是帶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和這個米老鼠親切地握了握手。
  • 印度人為什麼被稱作「印度阿三」
    印軍入侵中國洞朗已近兩個月。目前這廝強硬如初,中國政府的克制,老百姓的耐心,正在經受從未有過的嚴峻考驗。中華幅員遼闊,卻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已經有民眾出離忍耐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為了維護租界治安,英國人找了很多印度人來當巡捕,其實就是保安或者警察。大英國協體系的公務員,包括警察都習慣被稱呼SIR,上海人也習慣在單名前面加一「阿」字。上海的印度警察是英國人的忠實門衛,上海人把他們也叫作阿Sir,叫著叫著,阿Sir就叫成了阿三。印度警察被叫成「印度阿三」,進而擴展到整個印度人。
  • 臉書在印度,「裡外不是人」.
    據路透社17日報導,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在印度捲入政治鬥爭,鬧得「裡外不是人」。無論是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印人黨)還是反對黨國大黨都對臉書「偏向另一方的審查制度」頗為不滿。報導稱,印人黨議員加納塔日前批評臉書刻意壓制和審查人民黨聲音以及具有印度民族主義傾向的論調。
  • 疫情致印度童婚事件顯著增加,印度童婚現象究竟有多嚴重?
    由這件事更能看出阿米爾汗那部《摔跤吧爸爸》的用心良苦。需要注意的是,兒子是不賣的,兒子要去打工掙錢,而女兒則賣了嫁了以減輕家庭負擔。而童婚,傷害最大的就是女孩。在這部電影中,不理解父親強迫自己進行摔跤訓練的兩個女兒,在同村一位女孩的婚禮上抱怨父親時,只有14歲的新娘說的一番話點醒了她們:「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為我的未來著想,而不是從小就只讓我做家務和燒飯,當我一滿14歲就匆匆將我嫁給從未見過面的男人,仿佛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接下來我就要過一輩子與掃帚與爐灶相依為命的生活。
  • 印度旅遊:五天的自由行,讓我看到這兒最真實的一面
    ,對女性不夠尊重,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印度有陰暗的一面,也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五天的自由行,也讓我看到這兒不一樣的色彩。 來到印度,首先要去的就是德裡紅堡,裡面和外面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裡面的世界與外面繁忙,道路上的喧囂聲隔絕開來,堡壘全是用紅磚砌成,以前是皇帝的主要住所,現在在這裡被做成了一條購物街,裡面的紀念品多讓人砸舌,當地人非常的熱情
  • 現實版: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你說婚禮上要唱《終於等到你》,現在我只能聽《可惜不是你》。《可惜不是你》的原曲作者曹軒賓透露,一開始沒有歌手願意唱這首歌,因為音太低了。當梁靜茹第一次看到那句「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就傷感不已,於是收錄在自己的專輯《絲路》中。
  • 印度版「鬼吹燈」,尺度大到被刪減!膽小勿入!!
    儘管擁有無盡的財富,他同時也要忍受無止境的飢餓……今天小朝奉安利的印度奇幻恐怖片,正是以這個傳說為背景,堪稱印度版《鬼吹燈》。《塔巴德》豆瓣評分:7.5分那就是傳說中繁榮女神的子宮,鎖住哈斯塔的地方。裡面藏有無盡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