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大概只有兩種人:「香菜粉」和「香菜黑」。
在中國,什麼都可以放香菜,但對香菜黑來說,它簡直就是涼菜毀滅者、豆腐腦專業黑、肉食破壞王……這地位恐怕只有五仁月餅能與之一戰。
在國外,有人專門做了個抵制香菜的網站,叫IHateCilantro.com,反香菜聯盟。
這裡是4811個反香菜者的精神家園。
他們對香菜的恨,千言萬語彙成三句詩:
cilantro和coriander都是香菜的英文名
還有用中文寫的。
網站還有一個專門的頁面,對香菜味道的各種形容詞,大多是:洗滌劑、肥皂、金屬、蟲子、腐臭、血腥……
原來對外國人來說,吃香菜就是吃肥皂啊。
義大利大廚Fabio Viviani,就是香菜黑的標杆性人物,他曾在接受美食雜誌採訪時描述了對香菜的深惡痛絕:
它可能是唯一一種長得像香芹、聞起來像肥皂、吃起來像便便的草本植物……
每次不小心吃到一點點,我就會反胃。
在IHateCilantro.com上,你還能看到各種周邊,小到紐扣大到一件T恤。
還有專為嬰兒設計的文化衫。
抵制香菜,從娃娃抓起!
總而言之,這個網站的宗旨就是消滅香菜,恢復真善美。
在這裡,所有人都只有一個信念:抵制香菜,抵制香菜出現在他們的菜餚、廚房、還有胃裡。
雖然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並不認同這一點,但他們義無反顧,團結一心。
除了網站,臉書等社交平臺上還有類似於「我恨香菜」的各種主頁。
「我恨香菜」臉書主頁有近12萬人參與討論
在「我恨香菜」的臉書主頁上,流傳著各種各樣惡搞香菜的圖。
愛因斯坦、歐巴馬都被惡搞成了香菜黑。
川普則成了香菜粉。
甚至有人紋身明志……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Lilli Mauer等人的研究,各族群對香菜的討厭是有差別的:
東亞裔有21%,高加索人(白種人)有17%,非裔14%,南亞裔7%,西班牙裔4%,中東裔3%不喜歡香菜。
不過,對香菜的恨有多深,愛香菜的人就有多少。
2016年,「香菜料理」榮登當選日本年度美食。在日本,香菜火鍋已經不算什麼了。
捧著心愛的香菜,泡個香菜溫泉也是極好的。
圖自日本朝日新聞網
完了還可以來點香菜泡麵、香菜薯片、香菜飲料……
再噴點香菜味兒的香水,簡直完美!
看著對香菜又愛又恨的歪果仁,中國網友表示,香菜根本不算什麼,我們都是聞魚腥草(折耳根)喪膽的。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