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竟然讓我覺得我在大學學的宗教相關的知識是有意義的

2021-02-23 世界雜學U

   本來是想寫一篇關於日本明治政府修改曆法後,消失的兩個月的工資去哪的文章。但是今天出了一件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竟然讓我覺得我在大學學的宗教相關的知識是有意義的。

   大學時認識的一個日本朋友(以下稱他為K),有快一年沒有見過面了,之前信息聊天也是幾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今天K突然來電話,告訴我他已經到我住的小松市附近了。問我可不可以見個面,由於在疫情之下,我表示不能在室內,如果是室外的話可以。K表示可以,之後見面的時候,K給我介紹了他的一個前輩。一開始聊得還是普通的事情,但兩人對新冠疫情的輕視,讓我覺得我們生活的根本不是同一個世界。之後K的那個前輩,突然開始講起了陰謀論的東西。然後K在他的那個前輩的示意之下,拿出了富士大石寺顯正會(以下簡稱顯正會)的宣傳手冊。

   我在大學學習日本宗教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在日本的宗教之中,是有一些有「前科」的危險宗教的,其中這個顯正會在日本網上的各種危險宗教排行之中,都是可以位居前十名的。記得那時教授也是專門指出過,一定要小心像這一類的宗教,也特別提醒我要注意安全。所以當時我並沒有接觸,這個有著故意傷害,綁架,非法監禁和殺人案底的顯正會。

(順帶一提日本的宗教活動的自由度是極高的,同時一般認為日本是沒有政府指定的邪教的,即使是當年製造了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奧姆真理教,也只是換了個叫Aleph名字,現在依然在進行著宗教活動。) 

   由於之前和K聊天的時候,得知了其諸事不順。所以對於K會入信宗教的事情並沒有感到多意外,但是當看到K拿出顯正會的宣傳手冊的時候,我還是吃了一驚。主要是因為在網上只要搜索顯正會的話,就會出現其大量的「惡行事跡」。

   之後在K講述其入教前後的變化的時候,提到了他最近的人際關係,K表示自己被以前的朋友都給拉黑了。由於K的前輩(此人自稱是顯正會的幹部)在旁邊,我無法細問K被拉黑的時間點是在入教之前還是之後。但是我認識的很多日本人,他們是對宗教相當反感的。特別是對像顯正會這樣「惡名在外」的宗教團體。所以個人認為K被拉黑的原因可能與其加入顯正會後,向他的友人傳教的結果。

   對於K我個人也只能希望他上網搜索一下顯正會的事跡,但是如果K真的相信了顯正會的陰謀論的話,我個人也真的是無能為力。(不得不說陰謀論真的是無敵的,對自己不利的一切信息都可以變成是巨大陰謀的一部分)

   還有顯正會在日本的網上對其的評價是:「顕正會の信者は會話が成立しない」完全無法和顯正會的信者正常交談,今天遇到了之後,覺得這個總結真的是非常正確的。我在日本接觸過很多種宗教的信徒,但像這種完全無法交流的還是第1次。而且這也是我來日本10年以來,第1個無法正常交流的日本人。 

   從這件事讓我認識到了一個之前沒有想過的問題, 在新冠疫情之下,變得活躍的可能不止金融業,相關的宗教活動也可能變得更加活躍。在這個新冠橫行的時期,鑑於個人對日本的「危險宗教」了解,這些變得活躍的宗教組織,可能會給日本疫情控制帶來更多的困難。(當然日本很多的正常宗教的人還是智商在線的,在這個特殊時期有將儀式推遲或取消的,也有轉到線上直播的)

相關焦點

  • 一位香港女生說,這是我淘寶生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一位香港女生發帖:這是我淘寶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次:200條衝鋒褲防風,防水而且內有抓毛!
  • 自傳漫畫:《我有個迷上奇怪宗教的媽媽》
    日本網友いしいさや(Ishii Saya)就將迷上邪教的媽媽與自己的成長歷程畫成自傳漫畫引爆話題,最近還即將登上雜誌連載,看完第一篇會覺得家人沒有迷上奇怪的宗教真是太好了!(Ishii Saya)小時候被媽媽嚴格限制跟「世俗的朋友」玩樂……「媽媽,我可以去找朋友玩嗎?」
  • 我在菲律賓|怡朗:遇見美好,遇見你
    在怡朗的這小半年裡,發生了很多美好的、不美好的事情,這些回憶大概都會佔據在我的腦海裡,成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在祖國最西北角生活的女孩,從小就渴望能和大海相遇,很幸運的是來到了怡朗,我家對面就是大海,雖然沒有大片的沙灘,可是站在碼頭上眺望大海,吹著海風就很快樂。還記得剛來怡朗沒多久,有一次放短假,可愛的本土老師帶我們去了家對面的芒果島玩兒。
  • 我是維吾爾族,但我並不信仰伊斯蘭教
    是,我是維吾爾族,這一點不可否認。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雖然是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我們家的宗教氛圍不是很濃厚,家裡從來不談論宗教方面的話題。我父母年輕時也從來不去清真寺,家裡更不用說做乃麻子了,而前幾年開始去清真寺,是因為周圍的社會輿論和壓力的原因。因為,維吾爾社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到了一定年齡後你還不去清真寺的話,周圍的人都說:「孫子都下巴那麼高了,還不去清真寺嗎?
  • 【我的壓歲錢】讓壓歲錢更有意義
    我叫史書哲,是城關小學四年級一班的小朋友,今年10歲了。在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由於我不會花錢,所以壓歲錢都由媽媽來幫我保管。後來上小學了,每年春節收到的壓歲錢就都由我來管理支配,爸爸媽媽教育我說雖然這些錢是大人們對我的新年祝福,可也要好好珍惜,好好來用。我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這樣不僅讓我養成了不亂花錢的習慣、還發揚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
  • 他圍剿了拉丁人和黑人,我覺得他做的很對
    印象尤其深刻的就是許多新來的中國人為了融入「團結」,參加教會的活動,宗教成了很重要又為數不多的social活動。那個時候北卡還不太「紅」(保守主義),我認識黑人、穆斯林、同性戀,甚至變性人。但是,之前時常會在北卡無論是租房還是在街上走,多多少少會碰到由於種族歧視帶來的生活不便利,整個四年成長不太舒暢的感覺,讓我更堅定決心要去藍州生活。
  • 暑期社會實踐丨我的志願服務日記
    8月1日,我成為了陸良縣爨鄉星火志願聯盟的夏令營隊長,負責帶領高寒貧困家庭子女在縣城開展一系列夏令營助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社會各界人士為孩子們帶去了愛心和幫助,我也藉機與一些優秀的老師們交流學習,接受各位老師們的學習建議和指導。8月4日,我們參與了陸良傳統文化道德講堂活動,帶領孩子們到現場學習觀摩,一起朗誦《弟子規》,品讀詩書典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等。
  • 他把撿海洋垃圾變成一件很酷的事情
    2017年8月底中國漁船在加拉帕戈斯的事情,對我觸動很大,於是就把之前在腦子裡想的事情變成了實際行動,覺得只要自己做一些事情就比不做強,我既然沒辦法影響所有人,那就從影響我的學生開始,畢竟我是他們的教練。
  • 孫旭: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我自己的梗,自己寫歌」,孫旭直接用這個經典的梗寫了一首歌,在發歌楊和蘇竟然還邀請孫旭加入「活死人」?那龍井說唱怎麼辦?《幹嘛非要這麼說》這首「Punchline」很多,值得多聽細細品味,孫旭也在Flow上秀出多種玩法,這位說唱OG實實在在的調侃了自己,響應大眾娛樂,我不要你覺得硬不硬,我要我覺得。
  • 知乎萬贊:如何在困境中逆襲,這回答讓我醍醐灌頂!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來自網友「劍走偏鋒」的一個回答,關於「讓你醍醐灌頂的一句話」,他說:大學的一個老教授,教我們哲學課,大一新生總是表露著內心的期許與所處環境的不對等跟失望。成績一落千丈。大二上學期開學第一堂課,被點名:「那……學校不好,難道知識也不好麼?」我竟然無言以對。
  • 【青春榜】小彩旗:我不自戀 不覺得我長得好看
    COSMO: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覺得自己長得好看?小彩旗:我一直以來沒有特別自戀,也不覺得我長得特別好看。COSMO:有人說一夜成名的感覺有點像醉酒,美妙的感受中會摻雜讓人難受的眩暈,坦白說,春晚之後,自己的心態有沒有變化?小彩旗:我自己沒覺得有什麼變化,最大的不同是現在上街,有人會認出我來,我覺得挺開心的。我還是我,工作和生活的節奏都沒什麼變化。
  • 英國華威大學: 我與世界百強名校的邂逅
    就拿跨文化商務交際課程來說,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學科,它告訴你如何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成員溝通協作,緩和文化衝突,提高合作效率。教授從理論知識到實例分析,再到組織學生模擬真實商務交際場景,甚至邀請跨國公司的高管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最後的結課論文則是對真實的品牌危機案例進行分析,可謂滿足了我對這門學科的所有期待,讓我萌生了攻讀該學科博士學位的想法。
  • 老師,請給我一個做護士的理由!
    就聽我說說我的想法。說之前,講一件小事。昨天早晨上班,經過十字路口。被一輛急轉右行的汽車撞到。飛出去兩米遠。整個人重重的趴在了地上。當時只是皮外傷。今早醒來,發現自己兩條胳膊疼得厲害。而大腦第一反應竟是:今天如果搶救病人,我的胳膊還能做心肺復甦嗎?!非學醫的人肯定會覺得荒唐可笑。而學醫的人大概會理解這種傻傻的職業精神。
  • 妹妹逼著我幫她洗她的黑絲,我卻幹了一件壞事……
    ,到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他對象是個寡婦,而且有個女兒。「問題是我不想洗。」「你去死,再跟我bb,就把你半夜偷偷看島國片的事情告訴二叔,讓他把你趕出去。」這就是我的「可愛」妹妹最真實的一面。我從來沒想到過偷偷看島國片的事情居然會被發現。但失誤的地方就在於真的被她發現了,不是因為我大意,實在是對手太出其不意,我把房門鎖好,窗簾拉上,凌晨一點,實在忍不住才從床上爬起來。
  • 王若琳:瘋瘋癲癲對我來說是很有魅力的事情 | 著調專訪
    王若琳:其實我之前很多時間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不太喜歡出去,也不太喜歡社交,可是現在會覺得,或許這樣錯失了人生裡面的一些事情,所以之後希望可以多學習怎麼去過生活(笑)。著調:如果能夠擁有一個超能力,最想獲得什麼技能?
  • 憤怒丨「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是我淪陷的開始」
    「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是我淪陷的開始。」這些應援博文幾乎都使用同樣的文案,竟然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籤訂《南京條約》後淪陷,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悲痛歷史,來暗喻「自己淪陷在明星的魅力」中:「這是什麼絕美神仙愛情啊!」
  • 村長:學日語的得認清現實...
    如果,回去做老師吧,公立學校難度太大,私立或者培訓學校,老師又要兼顧招生,總覺得不能靜下心來專心做一件事,回到家,家長和親戚也不怎麼看好這個專業,可謂裡外都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走錯了學日語的這一步,加上現在還沒談對象,雖然說不著急,但是看著身邊人都成雙入對的還是覺得自己活得好失敗,什麼都不行,我就想問問村長,對目前學日語專業學生有什麼忠告嗎?在就業上有沒有好的建議??」
  • 劉浩然:我不是尋夢人,我只願做中國匠人
    可能大多數男孩子的童年都是在玩具槍、玩具車的陪伴中度過的,這當中又有多少人在長大後能有幸把曾經手裡的玩具親手造成實物?劉浩然可以,而且他相當享受成品給他帶來的成就感。劉浩然本科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的是通信工程專業,剛踏進校門時被調劑到自己最後一個專業選項的劉浩然還抱著一絲無奈,「不過也算是誤打誤撞吧,最想去的自動化專業和通信工程都是數學的衍生和應用,這些電子類工科專業課程也都是相通的,學起來倒也並不吃力。」
  • 我是遺物整理師
    我相信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許多多的紀念物,不忍拿出來再看一眼,但更不忍心丟去。壓箱底的它們就是一段段深埋心底的心事,它可能是一本成長日記,是一封未寄出的情書,是再也無法見面的朋友的贈禮,還可能是更早逝去的長輩留下的一份祝福.我非常理解那些舊物堆滿房間的人。留下的每一份物件對他來說都有或大或小的意義,藏著或開心或悲傷的故事,這些物品組成了他的一生。
  • 楊姥姥學英語:關於談論宗教的英文短句
    其實講洋話也沒那麼可怕,怕的是你根本不想學,今天就開始和楊姥姥一起學英語吧。下面是一些關於宗教的英文短句,可用於談論譬如是否有宗教信仰和信奉什麼樣的宗教。are you religious?     你有宗教信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