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第250條寫到「任何偏離生產工藝、物料平衡限度、質量標準、檢驗方法、操作規程等的情況均應當有記錄」。由此可見,偏差首先是一種偏離,偏離已批准的程序或標準(ICH Q7中的定義是Deviation-Departure from an approved instruction or established standard)。
一:Minor Deviation 一般偏差
1.Skip of FEFO principle (first expired-first out) in raw material handling.沒有按照物料的先進先出原則發放原輔料;
違反先進先出的原則更多影響的是業務上庫存的水平,只要所發的物料在有效期內,沒有發錯或是投錯料,對於產品質量是沒有影響的,通常也不會影響後續的物料使用等流程。但是如果是因為計算機系統的問題,導致的違反FEFO原則,就另當別論了。
2.Balance out of tolerance used to determine gross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upon reception.在原輔料接收時所用的地磅超出計量可接受範圍;
接收時的稱重與投料的稱量對於稱的精度要求不同,接收時的所稱的毛重對於最終投料量並沒有影響,由此可見,即使同樣都是稱,應用於不同的場合,對其維護的要求其實也是可以基於風險的,Validate for Intended Use。
3.Pressure differential out of established limits in class D washing area.D級清洗區域的壓差超出了規定的範圍;
注意關鍵詞,D級區以及清洗區域,可能的汙染對於待清洗的設備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一般情況下,清洗後的設備會要求密封保存,而且一般也不會直接在清洗區域存放,所以可以認為是一般偏差。
4.Inadequately trained personnel to perform warehouse cleaning activities.從事倉庫清潔工作的人員培訓不充分;
同樣是人員培訓,這個例子裡的對於倉庫清潔操作的培訓與下面的例子中提到的無菌測試操作人員培訓不足分級結果就明顯不一樣,倉庫的清潔操作多數涉及到的是外包裝,對於物料的質量影響往往有限。
二:Major Deviation 主要偏差
1.Use of unapproved reference standard to test an API or drug product. 採用沒有被批准的對照標準品去測試活性成分或產品。
產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測出來的,這裡的前提應該是僅適用於質量檢驗過程中發現偏差,如果測試結果已經釋放,並且被測的API或產品已經投放市場,分級有可能還會更高。
2.Inadequately trained personnel to perform sterility tests.進行無菌測試的人員沒有經過充分的培訓。
這條和上一條類似,應該僅限於測試階段,沒有充分培訓的後果往往是造成假陽性或者假陰性,影響對產品質量的判斷,但對於產品質量本身並沒有影響。
3.Production started without line clearance.生產開始前沒有進行清線。
個人覺得這裡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後清場是根據規程進行的,要是完全沒有清場,帶來的混淆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4.Filter integrity t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equipment with no documented in 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completed.過濾器完整性測試已經執行完成,但並沒有文件化的證明,證明設備進行過安裝確認。
沒有確認過的設備並不意味著產生的結果不可靠,但是偏差除了要考慮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以外,還需要考慮對合規的影響。既然設備的確認是法規要求的活動,那麼沒有經過確認的設備從合規的角度而言是有重大的違背的。
5.Gross misbehavior of staff in a critical aseptic process.在關鍵的無菌工藝過程中有嚴重的不當的人員操作。
這個偏離的關鍵詞在於關鍵的無菌操作,無菌工藝操作本來就有汙染的高風險,這也體現了偏差與風險的有機結合。
6.Pressure differential out of established limits in aseptic fill areas.無菌灌裝區域壓差超出了預先制訂的標準。
無菌真的是高風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7.Operational parameter out of range for a parameter defined as non-critical.一個定義為非關鍵的操作參數超出了規定的範圍。
非關鍵參數亦或是關鍵參數實際上是基於對產品和工藝的理解。
8.Untrained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segregating the approved and rejected raw material in the warehouse.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負責在倉庫中對於批准和拒絕的物料的區分。
有風險,但是有可能不至於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帶來影響,因為在後續的發料過程中可能還會有額外的確認,風險的檢出度較高,但同時這又或許是一個體系上的問題,所以判定為主要偏差。
三:Critical Deviation關鍵偏差
1.Expired or rejected API component used.過期的或者被拒絕的API被用於生產。
2.Sterilization record of product-contact material used in aseptic filling process not available or unacceptable.無菌灌裝工藝過程中,直接接觸產品的物料滅菌記錄不可獲得或不可接受。
3.Incomplete inactivation stage of fermentation.發酵工藝過程中滅活步驟不完全。
4.Temperature out of control limit during detoxification stage.消毒過程中溫度超出控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