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近9年,117萬噸核廢水有可能排入太平洋

2021-02-15 工業水處理

日本福島核電廠核災後產生的廢水,正以每天170噸的速度累積,至今已經多達117萬噸。圖:翻攝自日本東京電力官網

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已近9年,除汙工作到現在還沒有解決方法,至今,核廢水已經累積117萬噸無路可去,日本經濟產業省23日提出草案,考慮將廢水稀釋後排入大海的「海洋排放」,以及透過蒸發,釋放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排放」2個方案,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

發生核事故以來,福島的漁民無法在附近海域工作,已經嚴重影響生計。一直有傳聞日本政府打算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福島漁民與日本全國漁業合作社聯合會強烈反對,警告此舉對日本漁業的未來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不過,在12月23日的會議中,東京電力公司強調該核廢水已經過處理,其中所含的62种放射性元素都可以去除,對人體無害。日本科學家則表示,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儲存在核電廠裡的大多數水仍然包含其他放射性元素,包括會引起癌症的銫和鍶,需要進一步處理。

據早前媒體報導,在核洩漏的第一時間,日本就將核電站的汙水排入的太平洋當中,外媒都在指責這是個錯誤的做法,這樣會給太平洋帶來汙染,核汙水會隨著洋流飄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那個時候全世界都將受到核汙染。在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的第一個月,整個被太平洋都監測到了放射性物質,第二個月整個海洋都監測到了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如此快的擴散速度將綿延全球的海洋。

外電報導,東京電力目前儲存的放射性水超過100萬噸(至今天為止超過117萬噸),但可容納空間只有137萬噸,以每天排出約170噸廢水計算,到2022年夏天就滿了。

日本經濟省官員表示,「海洋排放」與「水蒸氣排放」在美國都有先例,不過1979年3月28日,美國賓州三裡島核電廠(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的核洩露事故,花了2年才清除8700噸受汙染的核廢水。此次福島的廢水排放,恐怕要花非常久的時間。

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在內的專家傾向支持將水有控制地排入海洋,認為這是比較可行的選擇。但日本漁業研究機構放射學專家高田森美(Takami Morita)指出,廢水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東京電力公司的觀點,政府必須提出更多數據,以及可能的影響。

日本政府在先前的一份報告中,提供五種核廢水的處理法,除了釋放到海中與蒸發外,其他包括往地下埋葬,以及其向更深的地質層注入,但都被認為可行度低。

編輯:文海|審核:麥西夫

工業水處理雜誌社

 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委會

022-26689331

相關焦點

  • 日本欲將100多萬噸核廢水倒入大海!整個太平洋恐遭核汙染…
    就在福島核事故9年後,日本決定將輻射汙染處理水排入連通世界的大海裡。據多家日媒報導,日本將最快於近日宣布這個重大決定!
  • 日本決定:福島100多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我們已別無選擇」
    所以,日本計劃,從現在開始,向海洋釋放掉這些核廢水……「別無選擇,只能把(福島)汙水排入大海,使汙水稀釋。」這意味著每8年日本就要排放100多萬噸核廢水入海!頂級海洋科學研究機構——德國GEOMAR Helmholtz Centre曾對核廢水的擴散情形進行計算機模擬演練。
  • 日本欲將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從2022年起,持續30年
    近日,據媒體報導,日本將把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入大海。
  • 一百萬噸核廢水可能流入太平洋!日本離下一次核災難僅剩三年
    :時至今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每日依舊在產生約170噸的輻射廢水,而對付這些廢水,日本人拿出的措施還是老辦法:拖。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的儲水罐群已經存放了超過115萬噸核廢水,而這些危險的"定時炸彈"不僅只能管用到2022年,更成了日本人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圖為眼下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航拍,灰、藍白的桶狀物全是用於儲存核廢水的儲水罐。
  • 東野圭吾神預言福島核災
    日本暢銷作家東野圭吾20年前的長篇小說《天空之蜂》去年搬上大銀幕,當中反核的訴求與4年前日本311大地震後,福島核能外洩所引發的議題如出一轍,被讀者稱之為「神預言」之作。東野圭吾在看過《天》片後,則是忍不住讚嘆:「本來我以為這部作品不可能電影化,沒想到拍出來的畫面竟遠遠超過我撰寫時的想像。」
  • 澳媒痛斥:日本將100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核輻射蔓延全球!
    昨天,《每日郵報》曝出驚人消息:日本政府確定將100萬噸受到核汙染的廢水倒入太平洋!提起日本的福島核電站,大家應該都有印象。2011年時,由於其附近發生地震,導致該核電站遭到破壞,發生了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 探尋日本福島核災的真相——鳳凰臺
  • 福島核災汙染,加州葡萄酒驗出銫-137
    日本福島核災已經是7 年前的事,但是核災後對環境與健康造成的長期影響很少有人提及,其實核災的放射性物質對環境的影響不僅限於福島地區,因為大氣循環
  • 福島核災4年後,波蘭攝影師冒險深入災區拍照
    核災發生後,160,000人被迫離開家園,其中120,000人還沒有辦法返家。核災範圍內有許多區域仍被評定為過度危險,不能進入。在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過後,15公尺高的海嘯襲向福島,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的3個反應爐停擺。沒過多久,3個反應爐都熔毀,最後一共四個反應爐報廢。我們或許已經逐漸淡忘這個4年前的事件,但對當地的居民來說,核災一直沒有結束。
  • 菅義偉不聲不響突然動手,300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洋,中方什麼態度?
    圖為福島核電站事故自日本大地震後,由此引發的福島核電站危機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而補救辦法卻一拖再拖,當初救援核電站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水,成為日本頭痛的問題,菅義偉近日突然無聲無息地動手,要將300萬噸的核廢水直接排入大洋,這直接觸怒了日本,他打算要把全世界的人都拉起來下葬嗎?為存錢竟與世界為敵。
  • 日本福島核汙水可能損害人類DNA
    日本福島核事故,距今已有9年多時間。截至今年9月,日本福島核電站已存約123萬噸核汙水,預計2022年容量將達極限,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或於10月後決定汙水是否排放入海,具體時間尚未透露。
  • 福島危機重演?又一核電站洩露110噸廢水,日:不會對外產生影響
    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中,由於東京電力公司行動遲緩拖延和多次低級錯誤,導致原本可控的核洩漏事故出現擴大化,最終演變成危及全球的福島核危機,對此國際社會至今記憶猶新。而近期日本又發生了一起人為因素引發的核電站洩露事故,令人類安全利用核能的努力再度蒙上一層陰影。
  • 福島核災最嚴重地區如今是什麼樣子
    Keow Wee Loong是一名馬來西亞攝影師,他跟許多到日本旅行的人不同,沒有選擇那些熱門景點,而是選擇了5年前爆發核災的福島。他到了之後得知若要進入紅色警戒區,他必須向當地議會申請通過,討厭繁文縟節的他於是決定跟日本友人偷偷潛入紅色警戒區。 2. 他走訪了大熊町、雙葉町及浪江町這三個受災最嚴重的區域,用相機記錄核災5年後的狀況。
  • 日本福島核災區的食物解禁,全世界只剩下中國了!
    距福島核洩漏已經有5個年頭了,那一次的災難,給日本帶來了各種後遺症,到現在都還無法徹底擺脫當時的陰影,而福島已經成為了無人城,無法歸鄉的核難民、越演越烈的核恐慌,都是日本人要面臨的問題。特別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近20萬的居民,不得不住在臨時住宅或租憑的房屋,她們再也無法返回家鄉。
  • 食安 關於福島核災的2個謠言,FDA#99-33說的是什麼?
    關於日本核災對全球環境的影響,網上始終有一些謠言在流傳。有一些還挺搞笑的,比如在東京測背景輻射值這位。
  • 福島核災四年後,蔬菜水果仍呈現畸形怪異模樣!
    大家應該對四年前的福島核災還記憶猶新,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發海嘯和核洩漏,是近年來最嚴重的核電廠災難,奪走了1.85萬人的性命。
  • 福島核災之後:一座被時間凝固的鬼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2011年4月,日本福島由於核洩漏事故被迫將當地居民全部疏散,如今五年過去了,這裡依然對外界的公眾封鎖。據了解,日本官方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特大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發生洩露。2011年4月11日福島再次發生地震,日本再次發布海嘯預警和核洩露警報,受日本大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 日本要將福島123萬噸輻射汙水排入大海?我外交部回應了
    彭博社指出,這一決定還可能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關係,同時也要面臨環保組織和漁業組織的強烈反對,當地漁業正在從災後艱難恢復。據新華社報導,各方對於核汙水排放問題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政府和福島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公司)在福島核事故處理方面有過多次「不誠實」記錄。
  • 8年後,日本又爆核洩漏!核災區食品竟價格翻3倍賣中國,國人搶著買
    事實也確實如此,福島核洩漏帶給全人類的影響,至今仍在繼續…8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確實不短了。   更令人心驚的是,在這片土地上仍有10萬場所堆積著汙染物… (圖片來源:新華網) 據日媒NHK報導,2011年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後,造成了大範圍的核洩漏、殘留了大量的核汙染。
  • 日本人都不放心的福島食品,就別往中國推銷了!
    福島核事故,東電及日本政府自始至終,態度一直遮遮掩掩,隱晦不清。同樣是日本人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事故初期,國際原子能機構缺乏相關信息。為此,天野本人親往日本,向當時的日本領導人了解情況,日方才提供了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