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全球譁然。
早在去年9月,日本環境部長原田義昭稱就在發言中表示,除了將廢水排入太平洋稀釋,日本已經「別無選擇」!
日本環境部長 原田義昭
100多萬噸廢水啊,就這麼排入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日本這是拉著全世界淪陷的節奏?
很多人還不知道,日本的福島核洩漏問題其實到現在都沒解決。2011年3月,日本北部發生9.0級地震,海嘯緊接而來。隨後福島核電站發生災難性核洩漏。過了近一個月,眼看事情壓不住了。日本當局才肯承認福島核電站真的出現了嚴重的事故,只因他們不願意捨棄斥巨資的反應堆。等下決定時,已經出現了大面積的洩露,核汙染開始了。為了冷卻沸騰的核燃料,防止堆芯熔化,東電只能不斷地向反應堆注入海水冷卻。這些往反應堆裡注入的海水,受到反應堆的汙染,就成了含高濃度輻射物的核廢水。這9年來,日本每天需要向反應堆注入150噸冷卻水。也就是說,每天會產生150噸核廢水。這些泡過融化堆芯的海水,可能是世界上輻射最強的液體。因其含有大劑量碘-131、銫-134和銫-137等放射性物質,東電只能將這些輻射水儲存在一個個水箱裡,然後再研究長期對策。東京電力公司2013年起,一直聲稱有技術能將放射性物質含量降至「低於容許排放的水平」。但2018年9月該公司承認,用於處理含有核汙水的1,000個儲水罐,未能將放射性物質去除至低於法定標準值,其中包括鍶-90這種劇毒放射物也超標。距今為止,儲水罐裡的核廢水,大概已經有了驚人的110萬噸,預計到2022年,也就是明年,核電廠廢水儲存設施將達到極限。而且據說最早的一批罐子已經開始鏽蝕,個別的還出現漏水的情況,造成土壤等二次汙染。日本必須想辦法儘快處理掉這些核汙染廢水。所以,日本計劃,從現在開始,向海洋釋放掉這些核廢水……按照日本政府的說法,「別無選擇,只能把(福島)汙水排入大海,使汙水稀釋。」然而,如果福島核洩漏的問題一直不解決,這意味著每8年日本就要排放100多萬噸核廢水入海!頂級海洋科學研究機構——德國GEOMAR Helmholtz Centre曾對核廢水的擴散情形進行計算機模擬演練。結果顯示,57天後,輻射已經擴散一大半,半年後高劑量輻射大面積擴散。只需3年,美國和加拿大被汙染。很顯然,日本此舉,無異於將太平洋周邊國家所有人的生命健康置於威脅之中。當年地震的時候,有大約500噸的高放射性核汙染水流入了海洋,對福島的海洋環境造成了致命打擊。時至今日,福島地區的捕魚量也只有事故前的兩成。這些汙染物會停留在小魚小蝦體內,之後被食物鏈一點點累積,最終會抵達食物鏈的最頂端——人類。2015年,美國研究人員在加拿大西海岸附近海域,檢測到了福島核電站所使用的放射性元素。2016年,美國西海岸首次發現福島核事故「指紋」銫134。加拿大政府相關部門連續在三文魚體內檢測出了銫-134。
2018年,法國科學家在加州紅酒中發現「福島」核電站事故痕跡。
2019年3月27日,新華社報導,日本福島電站的汙染物,已向北漂移至阿拉斯加州附近,這是白令海峽首次發現福島核事故汙染物。材料來源:今日雪梨(ID:sydtoday)、人民網、新華網、鳳凰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