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前夕,
北京門頭溝東辛房街道文化中心,
上百位經過棚戶區改造、搬進新樓房的居民聚在一起,
一邊調餡、擀皮、包餃子,
一邊聽相聲、看表演、話家常……
大家包起餃子來可是下足了功夫,有芹菜羊肉餡、雞蛋韭菜餡,還有粉條炸豆腐乾加臭豆腐餡,在餃子皮兒上不但有常見的白麵皮,還有加入蔬菜汁的綠麵皮、拌入王致和腐乳汁製成的紅麵皮。這邊的居民包著餃子,那邊的居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廣場舞《山裡人樂的好瀟灑》、牛骨數來寶《數唱北京城》、相聲《叫賣圖》、太平鼓《鼓響迎春》,中間穿插的王致和知識競答將活動推向高潮。
來自石門營7區的張阿姨告訴記者:剛搬到這裡的時候還不習慣,但是通過社區各種各樣的活動,不僅和同社區的鄰居熟悉了,和別的社區的居民也通過一起唱歌、跳舞,成了熟人,比以前的朋友更多了。
東辛房街道工委副書記王秀芬告訴記者,東辛房街道有3萬居民,雖然棚戶區改造,大家都紛紛搬進了新樓房,大家有的熟悉,有的不熟悉,但是鄉情拆不散。通過組織各種活動,新鄰居漸漸地都成了老鄰居,「遠親不如近鄰」的相互相助之情絲毫不減。
比如我們剛剛進行了第二屆街道公共文化展演,馬上還將為大家送上一場傳統曲藝專場。現在街道共有居民自發組織成立的文化團隊30多個,包括舞蹈、朗誦、健身等,我們正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居民從陌生變熟悉,通過文化活動帶動社區建設。
冬至裡吃餃子,更多的是享受到了濃濃的鄉情、大家的溫暖,小小的餃子包住了希望,也包住了美好的未來。
來源 | 人民網、中國新聞網、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