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英文不叫dumpling~

2021-02-26 侃英語

「好吃不如餃子。」

「餃子」是最能代表中國年味兒的一樣食物。無論塞北的哨兵,還是海外的遊子,過年的時候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就是回家的感覺了。這不,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網上放了一張和他的華裔妻子Priscilla包餃子的照片。多麼溫馨的一張照片~

我把這段話敲出來,如下:

Happy Lunar New York! Priscilla and I celebrated buy making dumplings. I bet you can't guess which one were mine. Wishing everyone a great Year of the Rooster full of health, happiness, friends and family. 雞年吉祥!

[侃哥譯] 農曆新年快樂!普莉西拉和我通過包餃子的方式來歡慶新年。我打賭你一定不知道哪只是我包的。祝大家雞年享受更多的幸福、快樂、友誼和親情。雞年吉祥!

幾個語言點解釋一下:

1. Lunar New Year:一般西方人的概念中,New Year指1月1日,就是元旦。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就是農曆的正月初一。在New Year前加上一個Lunar(農曆的、陰曆的),就比較準確了。

2. make dumpling:包餃子。make表示「包」的動作,甚是地道,但關於「dumpling」的問題,咱們一會再討論。

3. I bet...:我敢打賭...。美國人常常掛在嘴邊的句型,表達一種十足的把握。bet後面跟賓語從句,引導詞that可省略。例,I bet he has forgotten about the date with you. 我敢打賭,他已經忘記了與你的約會。

4. wish sb. sth.:祝某人...,表達美好祝願時的經典句型。比如:I wish you a success in career. 我祝你事業上取得成功。本句以wishing打頭,其實前面省略了 I am,這是一種偏口語的用法。

5. Year of the Rooster:雞年。注意,關於「雞年」的「雞」用什麼單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寫過了,應該用Rooster,這裡就不贅述了。

其實,侃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餃子」的英文用 dumpling 對不對。這個單詞應該來說是大家最為熟悉的英文單詞了。不過,作為一種有著1800多年歷史、在中國土生土長的食物,餃子怎會在英文中有一個完全對應的英文單詞呢?

本著死磕的精神,侃哥首先查了一下維基百科:

Dumplings are a food that consists of small pieces of dough either wrapped around a filling (as in ravioli or wontons) or incorporating other ingredients (as in gnocchi). The dough can be based on bread, flour, or potatoes, and may be filled with fish, meat, sweets, or vegetables. 

 

[侃哥譯] 「餃子是由小塊兒的生麵團,或裡面填入餡料(像是ravioli或wontons裡的餡兒),或與其他食物材料混合(比如gnocchi裡的餡兒)。這塊生麵團可以用麵包、麵粉或土豆製成,裡面可以填入魚肉、其他肉類、糖類或蔬菜。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dumpling 應該是一個「集大成」的概念:原則上,任何「麵皮裹餡兒」的食物都可以叫「dumpling」,比如青糰子,甚至是餛飩。所以,用dumpling來表示中國特有的「餃子」,未免太過牽強。

南方特有民間小吃--青糰子

再來看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在她的名作--《魚翅與花椒》(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裡,有一段關於中國「餃子」的描述:

 

 

「In North China, everyone eats 「餃子」. Families will make a dough and wrap it around pork and cabbage, and boil, then serve them with vinegar and soy sauce. You can wrap them in the shape of an old silver ingot.」 

[侃哥譯] 中國北方過年,人人都要吃餃子。家家戶戶都要包白菜豬肉餃子,入鍋烹煮,以醋與醬油作蘸料。而且,餃子常常會被包成元寶的形狀。

 

這段文字描述出了中國餃子的幾個基本特徵:

1)用麵皮兒包裹豬肉或白菜餡兒

2)入鍋烹煮

3)以醋或醬油作蘸料

4)元寶形狀

這段介紹「餃子」文字和維基百科關於 dumpling 的定義,還是略有出入的。事實上,因為 dumpling 這種「麵皮裹餡兒」的形式有普適性,每個地方都有類似的食物,但叫法不同:在波蘭叫 pierogi;在南美叫 empanada;在韓國叫 mandu;在日本叫 gyoza, 在義大利叫 ravioli 或 gnocchi,在中國叫 jiaozi(餃子) 或 wonton(餛飩)。

 

義大利的ravioli

 

 韓國的mandu

 

言而總之,「餃子」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獨有物種,在英語沒有100%對應的詞彙,故將之譯為 dumpling 有失偏頗。

下次你要跟老外介紹餃子的時候,可以說 Chinese dumpling,或者乾脆直接用拼音-- Jiaozi

好玩的英語學習,盡在侃英語

歡迎關注


👇👇👇

相關焦點

  • 過年吃的「餃子」別說 dumpling 了,說這個!
    我們都知道,英文教科書裡的「餃子」都是 dumpling。但我最近發現,dumpling 不能完全指「餃子」。不信你去搜一下 Google,輸入「dumpling」後,竟然還出現了包子!「餃子」必然不準確。
  • 冬至快樂 | 你知道「冬至」用英文怎麼說嗎?
    那麼,你知道「冬至」用英文怎麼說嗎?「solstice」這個詞我們不太看到,因為它的意思很特別,表示「the time of either the longest day in the year (about June 22) or the shortest day in the year (about December 22)」。
  • 英語常識:老外說"dumplings"竟然不是「餃子」!這麼多年你的真的說對了嗎?
    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就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物了~那麼餃子用英文怎麼說?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 dumplings,可沒有這麼簡單,今天就和大家好好盤一下 「dumplings」 這個詞。如果外國人跟你說 dumplings,你可千萬不要先入為主的以為他在說餃子,因為在他們眼中 dumplings 是這樣子的↓↓↓........
  • 從今天起,銅仁不叫銅仁,它有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叫……
    從今天開始,銅仁不叫銅仁,他有了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叫↓↓↓↓從今天開始,銅仁不叫銅仁,他有了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叫↓↓↓↓從今天開始,銅仁不叫銅仁,他有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叫↓↓↓↓從今天開始,銅仁不叫銅仁,他有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叫↓↓↓↓
  • 白羊文藝:莜麵羊血餃子
    莜麵羊血餃子郭宏旺人們常說:好吃不過個餃子。牛肉餃子最上講究,羊肉餃子絕對不賴,豬肉大蔥餡兒的餃子也肯定是美味。素餡兒的韭菜雞蛋地皮菜餃子幾乎人人愛,不愛吃肉的人更愛。玻璃餃子是左雲的特色美食,是獨一份兒的招牌,肉餡兒素餡兒都屬絕美。
  • 頭伏餃子二伏面:餃子的8種花樣包法
    北方有句俚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此外,頭伏吃餃子有 「元寶藏福」的寓意。因為餃子形似元寶,伏又與福諧音。
  • 實戰口譯:年夜飯 用英文怎麼說?
    實戰口譯 - 年夜飯 用英文怎麼說(英譯漢)| 難度簡單,語速較快;| 領域-飲食文化;| 全文676字;| 來源 Chinese New Year;| 編譯劉小樹;已接受過口譯培訓的夥伴可跳到下文進階訓練實戰第一步:譯前需知
  • 【韭菜豬肉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冬至,美好如期而至,好吃不過餃子!
    魏雨橙:原來冬至要吃餃子啊!劉一鳴:發明餃子的人叫張仲景!陳昕玥:我知道了餃子以前叫嬌耳。彭思琪:我喜歡胡蘿蔔餡兒的餃子!羅浚哲:今天是冬至,冬至就是吃餃子的節日。胡艾琳:吃了餃子身體暖和,我們就不會掉耳朵了!夏思媛:我喜歡冬至,這個節日有我最愛吃的餃子。陳梓琳: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了,我覺得好幸福呀,今天的餃子格外的好吃!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梁實秋:好吃不過餃子
    這是北方鄉下的一句俗語,北平城裡的人不說這句話,因為北平人過去不說餃子,都說「煮餑餑」,這也許是滿洲語,我到了十四歲才知道煮餑餑就是餃子。北方人,不論貴賤,都以餃子為美食。鐘鳴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財力,吃頓餃子不算一回事。
  • 不同的餃子,養生功效居然不一樣!
    美味的餃子是北方人冬至必不可少的節日餐。據說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而在南方,有的地方則願意來一碗湯圓。相傳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傳統。
  • 記住「3要點」,餃子不破不粘,還鮮美好吃
    記住「3要點」,餃子不破不粘,還鮮美好吃!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而除夕夜的餃子那又是經典,象徵著團團圓圓。過年煮餃子最怕什麼?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怕破。中國人的習俗,過年的餃子要完完整整,那才會好運連連,一年都順順利利。
  • 譯詞|中國菜該如何翻譯成英文?【附英文菜名翻譯】
    像中國詩詞,出色的翻譯也只能傳達給外國人基本含義,中國菜也不例外。我們總結了以下規則在翻譯中國菜名時可供參考:以主料為主,配料或配汁為輔的翻譯原則: 1.如:餃子 Jiaozi 包子 Baozi 饅頭 Mantou 花卷 Huajuan 燒麥 Shaomai2.具有中國特色且已被國外主要英文字典收錄的,使用漢語方言拼寫或音譯拼寫的菜名,仍保留其原拼寫方式。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的習俗,冬至吃餃子又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 尋味:鮮香銷魂的墨魚餃子
    餃子普通,卻是美食。而,美食的誘惑,淡淡的,徘徊於心中。
  • 【冬至別忘了吃餃子】---餃子的幾種吃法,你做「煮」!
    據說,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他為治療鄉親凍瘡,曾在冬至這天做「祛寒嬌耳湯」給百姓吃(嬌耳即餃子)。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