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遠走他鄉時,故鄉似乎也在跟過去告別,工業化、城鎮化讓村落失去了原有的風土人情,追憶鄉愁也變成了「愁鄉」,偶爾有幾處保存完好的村鎮,也都是人群熙熙攘攘,到處瀰漫著商業化的氣息。如今的人們似乎很難在城市與鄉村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但是在日本,既有如東京、大阪這般繁華喧囂的都市,也有歷經漫長歲月依舊遺世獨立的青山茅屋。日本合掌村便是這樣一個有著古風遺韻的村落,它被森林環繞,安靜祥和,從歷史中走來,像極了每一個行色匆匆趕路人的故裡,這裡蘊藏著一個民族的魂和文化的根。
合掌村,乍一聽這名字就頓覺好奇,何為合掌村?其實,「合掌」二字源於這個村落建築的風格,為防積雪屋頂的設計呈60度,形如一個人雙手合十的姿勢,故而因此得名。
合掌村位於日本歧阜縣白川鄉的山麓裡,歧阜縣有著「森林之國」的稱號,全縣80%的面積被森林所覆蓋。這裡有海拔3000多米的連山,一直是日本罕見的多雪地帶,大雪封山,叢林覆蓋,天然的屏障使得合掌村幾百年來與世隔絕,居民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合掌村處在山麓中的一片平原地帶,初次來到這裡,你定會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之感:「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合掌村是日本江戶至昭和時期的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它初次映入世人眼帘是在1935年,當時德國的建築師布魯諾·陶特痴迷於日本的文化和藝術,為此他花了3年旅居日本尋找建築設計的靈感,一次偶然機會布魯諾發現了這座美麗的村落,他被森林環繞著的和諧景觀深深震撼,回到德國後便立刻寫了《再探美麗的日本》一書,向全世界介紹這被人遺忘的茅草屋建築。
真正讓合掌村名聲大噪的是在1995年,那一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合掌村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樣的認可都要歸功於村民們共同的努力。為了保存合掌村原汁原味的風格,村民們自發制定「法則」,規定合掌村建築、土地、耕田、山林、樹木「不許販賣、不許出租、不許毀壞」的三大原則。
就是到了今天,誰家房屋需要翻修,村裡人都會過去一起幫忙,這種百人站在屋頂上的勞作場面溫馨而壯觀。
有了名氣的合掌村,不乏有世界各地的遊客跋山涉水慕名而來,而合掌村吸引遊客的項目也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商業化,民俗和文化成了重點推廣的對象,這中間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每年的濁酒節和點燈節。
濁酒節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慶祝秋收,感謝自然與祖先賜予恩惠的日子。在濁酒節裡,白川鄉的人們會排成長列,身著華服手舉五色旗走過大街小巷,向著目的地白川八幡神社行進。在那裡,人們會表演傳統的獅子舞,熱情的姑娘們會斟滿遊客們的酒杯,借酒當歌,不醉不休。
點燈節從1月下旬持續到2月中旬,在大雪覆蓋下的小茅屋,在夜色裡一個個燈火通明,仿佛穿越到了童話世界一般,對攝影迷來說,可以隨時按下快門,將一派北國風光盡收於鏡頭中。
微信號:jieduwangweixin
現已入駐今日頭條、搜狐等平臺,覆蓋人數千萬人次。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