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夫婦移民20年 一句英語不會 只能做白人不幹的髒活謀生 如今居然……

2021-02-22 加西周末

說到英語,很多華人移民不禁捂了捂心口。。。

語言不通畢竟是很多移民老鐵十多年的痛。。。

小編十年前剛來溫哥華留學的時候,在一對好心的福建老移民家裡做寄宿學生。當時他們已經在溫哥華奮鬥10多年了。女主人來接機時我見到了她。第一眼就覺得女主人太過清瘦,雙臂上綁著厚厚的綁帶。沒見著男主人,據說在上班走不開。

 

一到住的地方,我就被眼前的白色歐式大別墅驚呆了!「哇。。。阿姨,您也太會賺錢了吧!」我不禁感嘆。腦子裡不住地幻想女主人英姿颯爽用英文舌戰群儒的女強人形象。

女主人淡淡一笑,說:「咳,什麼太會賺錢,都是苦出來的。我開了個粽子廠,得加班加點地包粽子蒸粽子拿去中國超市。

這手臂天天得掀幾百次兩百斤蒸籠,」她揮了揮綁著厚厚綁帶的手臂,「十幾年了天天這麼做。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在國內待著舒服呢!我老公組了個裝修隊,領著三五個人每天幹著白人不願意幹的活,又髒又累的。」

我有點驚訝,這怎麼和我想的不大一樣啊,「確實真的好辛苦啊,還好能和本地人交流,不然……」阿姨嘆氣打斷我,「來了十幾年了,只會一句Hello,別的看英文文件什麼的全憑十歲的女兒。」 女主人一邊說一邊幫我提著行李,看起來手勁不小。

 

他們是我來加拿大見到的第一對完全不懂英文的夫妻,我雖然很佩服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但也非常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明明知道自己英文不好也不願意學英文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時間久了才發現,來加幾十年還不懂英文的人真的是比比皆是!可能是因為溫哥華有著巨大的華人社區和就業市場吧,讓原本英文基礎不好的人更能縮在自己的舒適圈裡生活。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是需要我作翻譯,不願意自己去查詞典了解意思;二是生活圈子完全是中文環境。

我曾經非常積極地幫爸爸學習英文,可他總是半途而廢。問他為什麼,他總是說自己有一份小小的工作就好了,而且已經年過半百,經不起折騰。可能這也是當初那對福建夫妻的想法吧——他們總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卻不知道最重要的是擁有交流的能力。

 

還有一些人把寶壓在海外生活上,入境前覺得自己周圍都是白人,在環境逼迫下英語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可到了目的地才發現,自己的舒適圈已經被前人建設好了,那自己就在裡面好好乘涼吧。

移民本身的心態是攻克語言關的關鍵,不論哪個年齡層的移民,光指望著大環境造就自己的英文水平是不可能的。對於天上會不會掉下吃一口就會英文的餡餅,那還是在夢裡討論吧。

特別是帶孩子移民的朋友,自己對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是非常影響小朋友的。自己作為成年人多少有點抗壓能力,但對於孩子來說,全新的外語環境是個很大的挑戰。

不過不用擔心,現在有個特別好的機會,可以讓孩子和新移民或者不會英文的老移民對英文學習提起興趣。為了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第三屆大英國協少年英文作文比賽開始報名了!

相關焦點

  • 加拿大華人店員不會英語,白人女顧客竟罵:滾回中國!
    周圍華人試圖與其理論無果,旁邊一名華人看到後回擊:「你是在找事麼?」,但女顧客仍重複觀點。 「滾回中國!」一段拍攝於多倫多華人超市的視頻在臉書上引起熱議。當地時間6月3日,網友Frank Hong發布了一段視頻:在超市熟食櫃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白人女子不斷對周圍的華人叫嚷:「這裡是加拿大,如果你們不懂英語,就應該滾回中國去!
  • 【暖心】溫哥華一句英語也不會的華人大媽 卻和這群白人嬉皮成了好友
    很難想像,一個頭髮灰白、不會說英語的華裔長者,是如何打入一群年輕的白人搖滾樂手的圈子吧?!住在溫哥華東區的李銀順靠著一袋植物種子,就此打開了很不一樣的生活圈。塔克和室友們都無法與她交流,因為她不會說英語,直到幾年後,他們知道這個女士叫李銀順,她和家人住在旁邊的公寓內,李銀順只會說粵語和臺山話。
  • 1/3中國移民承認不會說英語!維州華人比例僅次於印度移民,最愛仍是墨爾本!
    聯邦報告稱,本世紀在維州定居的中國移民群體中,1/3不會說英語或英語技能很差。
  • 加拿大華人阿姨一句英語不會,竟靠種菜和本地搖滾樂手成為摯友!
    很多華人移民、特別是年齡稍大的人來加拿大後,多少年來都在本族裔的圈子裡轉,很少有本地的朋友——原因也很簡單:英語不好。
  • 墨爾本竟然三分之一的華人不會說英語!怎麼辦? 墨爾本生活英語學習群加起來!
    《先驅太陽報》報導,澳洲人口將於這周三達到2500萬人,看來「移民」熱度還是居高不下啊。而ABS調查顯示,2000年至2016年期間,共有220萬外國人士獲得PR。定居維州人數佔總比28%,其中絕大多數住在墨爾本。
  • 美國人:百萬白人移民中國會被接受嗎?可以,歡迎少女
    網友問:如果數百萬白人打算移民到中國,中國人會不會同意?下文是Quora網友的精選評論(原文已翻譯):王敏,來自中國移民?一下子來那麼多白人是絕對不會受歡迎的!(有些網友可能不會拒絕數百萬白人女性,他們是會非常歡迎白人女性的。)中國已經人口過剩。過去幾十年來,中國曾頒布了相關計劃來維持其人口,這就是所謂的「獨生子女策略」。
  • 加拿大華人婆婆一點英語也不會,卻和老外成為了好朋友!
    很多華人移民、特別是年齡稍大的人來加拿大後,多少年來都在本族裔的圈子裡轉,很少有本地的朋友,
  • 加拿大政黨領袖暗指「華人不學英語搞分裂」!網友奮力回懟!
    圖片來源:National Post在如此「和諧」的環境下,有些來加拿大旅遊的中國人,甚至覺得不會英語也可以出國了。大家為什麼不站出來為白人『少數群體』爭取權利呢?」「他們不會融合在一起的。多元文化主義的弊端就是,會讓那些不是特別渴望融入新文化的人,有了不這麼做的藉口。」「他們應該要學會去說英語,不應該令當地人感到沮喪。」然而,對於新移民來說,融入新的語言和文化,需要時間,甚至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成為加拿大的一部分...
  • 新移民在雪梨城鐵遭辱罵,被白人乘客當眾威脅!英語不好只能忍氣吞聲
    近日,一位新移民在雪梨城鐵遭人辱罵,就因為沒有移位到一排空座位的最末端位置,這名男子竟遭受另外兩名乘客恐怖的惡言攻擊。
  • 直擊美國新移民華人的真實生活,一張綠卡換來的辛酸
    移民美國是好多人的夢想,可是你知道移民美國的後華人都是怎麼樣生活的嗎?
  • 華人在美國生活的惡夢:英文差,遭歧視,有苦說不出.....
    不只是歧視,華人在遇到問題或麻煩、被誤解的情況時,常常因為英文差,有理說不清,有苦說不出,所有的委屈不甘都只能往自己肚子裡吞...除了上述的維權問題,有一部份華人因為英文不好而感到自卑,常常不是詞不達意,就是聽不懂。而且越是自卑,越是不敢用英文交流溝通。
  • 9000移民勇闖天堂美國,要求拜登兌現承諾,考驗他的時候到了!
    2021
  • 不能忘本 白人夫婦教「亞裔」養子學中文17年! 結果孩子是韓國人…
    故事來源於她6年前在美國熱門論壇Reddit上看到的一條帖子,講述的是一對美國白人夫婦領養了一名「亞裔」孩子,為了讓孩子不忘本,努力要求他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就這樣持續了17年,直到孩子要申請大學後才發現,養子竟然是韓國人!據論壇帖子顯示,白人父親發帖透露,他和妻子想要領養孩子,正好有一對年輕的亞裔父母由於無力撫養想要把孩子送給別人。
  • 人間真情:一個不說英文的華人老太 與一群白人青年的忘年之交
    溫哥華紀錄片導演扎普拉克(Martyna Czaplak),最近正在拍攝一部名叫《A-yi》的影片,講述一個頭髮灰白、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華人老太,與一群年輕的白人搖滾樂手打成一片的真實故事。《星報》圖片本地青年塔克(Rory Tucker)與一班朋友租住在溫哥華東區的一個大屋已經8年了,他們時常發現,一個身材嬌小、笑容可掬的華人長者在他們的露臺院子出現,尤其在年輕人的音樂派對之後,這位大媽就會來收集瓶罐
  • 白人美女主播愛上亞裔男 瘋狂網民竟然說:你髒掉了
    加拿大一位性感電玩實況女主播近日交了一個亞裔男友,大方放上影片曬恩愛,許多種族歧視的網友不但不祝福,反而瘋狂留言人身攻擊,酸言「一旦你愛上亞洲人,你就髒掉了!」甚至有人說那個亞裔男「很有錢吧」、「他的老二很小吧」。
  • 川普上臺,非法移民「貓捉老鼠」行動愈演愈烈了
    ICE發言人發表聲明說:「本周採取的行動反映了國土安全調查局加大了執法力度,禁止企業僱用非法勞工,執法戰略重點是保護美國公民和其他合法人員的就業機會,消除因僱用非法勞動力的公司產生的不公平競爭優勢,加強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
  • 嫁入白人家庭的她有心無力:年輕華人女性到了北美都開始放棄坐月子!
    "我最受不了不能洗澡、刷牙的規定,我的小孩那麼乾淨,媽媽怎麼可以髒髒地抱他。"此外住在白人小區,很難買到中國食材,所以也很少喝鯽魚、豬腳湯等。"婆婆已赴美多年,覺得麻油雞那套已經過時,反而鼓勵我多吃美國的魚肝油、維生素。
  • 重大勝利,美國新移民法案本屆無法通過!
    據悉,為了這個給印度人大放水的法案,印度人花了12年的時間來推動,耗費了2000萬美元對利益集團和兩党進行各種遊說。這一次,已經是第6次了,幾乎成功。有華人朋友這樣表示:如果法案通過,在將來20年左右,基本上只有印度人來通過EB-僱傭關係移民美國。中國已經排隊的移民會在1-5年內基本移民完。
  • 南非白人生存狀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按題主要求,從經濟、政治、教育、移民幾個角度,大體說一下吧。一、經濟上,南非白人在經濟上佔據主導的狀況沒有根本性改變。 收入:根據2011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白人家庭平均年收入是365134蘭特(家庭平均人口數是2.8人);黑人家庭平均年收入是60613蘭特(家庭平均人口數是3.9人)。白人家庭年收入是黑人的6.02倍。這一數值相較2001年的8.61倍有所縮小,但差距仍然很大。
  • 幹你娘,賺爆了!9萬買下一條街,華人夫婦收錢收到手軟
    這個事情不是發生在溫哥華但是實在是太奇葩太令人羨慕了所以我不得不分享給大家幹你娘,真的賺爆了啦這對夫婦9萬美金買下一條富豪住宅區的街世界房價最貴的舊金山有一個很有名的高價住宅區裡面住的都是當地的富豪房子動不動就500萬起跳在這裡最不缺的就是各種超跑一輛輛的停在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