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引流不暢是導致一些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久治不愈,且反覆發作的罪魁禍首。體位引流可以促進膿痰的排出,使病肺處於高位,其引流支氣管的開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順體位引流氣管咳出,再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療,如拍背、振顫,以及輔助霧化吸入、氣管鏡下吸痰及藥物灌注治療,能獲得明顯的效果,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
哪些疾病和患者適合做體位引流呢?
1.痰液粘稠滯留氣道長期無法有效排出(如支氣管擴張,囊性肺纖維化或肺膿腫)
2.呼氣受限(如COPD、肺纖維化)而無力排出分泌物的患者急性感染時
3.咳嗽無力(如老年或惡病質患者、神經肌肉疾病、術後或創傷性疼痛、或氣管切開術患者)
注意:體位引流固然重要,但有下面情況的患者是不能做的
1.年邁及一般情況極度虛弱、無法耐受所需的體位、無力排除分泌物(在這種情況下,體位引流將導致低氧血症)
2.抗凝治療時
3.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嚴重骨質疏鬆
下面具體說明一下體位引流的操作方法及步驟
1.準備 引流前向病人說明體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過程,以消除顧慮,取得病人的合作。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先用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應用祛痰藥(氯化氨、溴己新等)稀釋痰液,或應用支氣管舒張劑,提高引流效果。
2.體位 根據病變部位及病人自身體驗,採取相應的體位。原則上抬高患肺位置,使引流支氣管開口向下,同時輔以拍背,以藉助重力的作用使痰液排出
3.時間 引流宜在飯前1h,飯後1~3h進行,以免引流導致嘔吐。每次引流15~20min,每日1~3次。一般安排在早晨起床時、晚餐前及睡前。
4.觀察 引流過程中應有家人協助,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引流中注意觀察病人反應,若出現咯血、頭昏、發紺、呼吸困難、出汗、脈搏細速、疲勞等情況應立即停止引流。
5.排痰 引流過程中鼓勵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並輔以叩背,以利於痰液排出。
6.引流完畢 囑病人休息 為消除痰液咳出時引起口臭,應用漱口水徹底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以增進食慾,減少呼吸道感染機會。記錄排出的痰量和性質,必要時將痰液送檢。痰液用漂白粉等消毒劑消毒後再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