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力度強大。美國的絕大多數州都制定了力度強大的控煙政策,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確立「全國戒菸日」的國家(每年的11月12日)。
嚴控未成年人接觸菸草。美國的法律明確禁止18歲以下的青少年購買香菸,同時禁止零售商向18歲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香菸,違者將處以重罰。
注重精神幹預。定期舉辦控煙展會,通過展示吸菸引起的一些危害來勸誡人們戒菸。洛杉磯市電話公司則為菸民開設「電話戒菸」服務。當吸菸者菸癮上來時,只要拿起電話,撥一個特定號碼,聽筒裡馬上就會傳來一些警告語句,以及因長期吸菸引起的劇烈咳嗽聲,以此幫助吸菸者痛下戒菸決心。
罰款不「手軟」。2007年英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公共區域禁菸法律,違反者將被罰款50英鎊;沒有貼出「禁止吸菸」標誌的場所,將被罰款最高1000英鎊;禁菸場所的經營業主如不制止吸菸行為,將被處以最高2500英鎊罰款。
戒菸者有補貼。英國政府向戒菸者每周提供12.5英鎊補貼,補貼期最長可達12周。
免費就醫服務。英國醫療系統還讓「嗜煙者」免費就醫,醫院還會提供專職健康心理學家,供患者諮詢,出院後醫生會繼續跟蹤治療患者。
「香菸警察」巡邏。從2008年起,法國公共場所開始全面禁菸。為落實禁菸令,法國逾17萬名「香菸警察」在公共場所巡邏。「香菸警察」有權對違令者處以68歐元的罰款,而違規的公共場所將被處以雙倍罰款。情節嚴重的話,吸菸者和經營者將被處以高達450歐元和750歐元的罰款。
發放戒菸補助。菸民每年可獲得最多50歐元的戒菸補助,這部分錢被歸入疾病保險。
給香菸漲價。法國還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功能。1993年法國每包香菸的平均價格是1.98歐元,2016年每包香菸已經是6.5歐元,統計顯示,每次香菸漲價,就會有部分菸民開始戒菸。
吸菸最高罰2500歐元。德國禁止在學校、醫院、工作崗位、餐館、酒吧等公共場所吸菸。其中巴伐利亞州和北威州最嚴,吸菸者第一次違規罰款35歐元,最高罰金可達2500歐元。
不吸菸者優先晉升。德國公司在員工晉升問題上也定下規矩,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不吸菸者。一項調查顯示,近四成德國人不會考慮吸菸者做伴侶。
戒菸入醫保。自2006年起,日本將戒菸納入醫療保險範圍,鼓勵想戒菸的人在各類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戒菸。戒菸治療科除了為菸民提供可擺脫尼古丁依賴症的藥物外,還幫菸民實施戒菸習慣的「行動療法」,如想要吸菸時就喝水、吃口香糖、深呼吸,或通過運動等方式抑制吸菸欲望。
戒菸能休假。為了鼓勵戒菸,韓國政府逐步實施「戒菸休假」制度。國家機關和私營企業的在崗人員如果決心戒菸,可以申請3至4天的帶薪休假。因職工休假給企業帶來的絕大部分損失,將由政府承擔,資金主要從香菸稅收中籌集。
不錄取吸菸學生。新加坡的禁菸法規非常嚴厲,從1986年起,該國法律就將不吸菸列為國民守則。學校不錄取吸菸的學生,汽車司機吸菸要吊銷駕駛執照等。
暴打至休克。新加坡的禁菸法甚至規定,凡在公共場所扔一個菸頭者罰款500新加坡元或打4板子。打板子的是機器人,它不講情面,前兩板子打下來多數人會休克,立即送醫院搶救,然後繼續打剩下的兩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