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凡特」還是「沙姆」?
作者:馬景春教授
最近,一穆斯林極端組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部分地區發動武裝暴動,佔領大片土地,並攻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逼近巴格達,要建立一個伊斯蘭國,新立哈裡發,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該組織本來的阿文名稱是「الدولة الاسلامية في العراق والشام」,阿文報刊上常簡稱為「داعش」,有的還稱其為「تنظيم الدولة」。照說應該譯成「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或「伊拉克和沙姆地區伊斯蘭國」,或者譯其簡稱「達伊沙」或「國家組織」等。其中「沙姆」一詞是一歷史地名,原指敘利亞,現泛指地中海東部地區。但在漢語裡現在卻被譯成「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這顯然是從英文譯來的。其中「黎凡特」即英文「levant」的音譯,意思同樣是指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
我不知英語為何將「الشام」譯成「levant」,或許有它的理由,或許屬於美籍義大利翻譯理論家韋努蒂批評的那種「歸化」譯法,是「對原文的一種我族中心主義的施暴」,是「文化殖民主義」。可是中國譯者將明明是阿文的原文地名,譯成英語的樣子,又是為了那般?
客觀上,我國英語教育歷史較久,翻譯水平較高,參照一下英語譯法,也不失為處理翻譯難題的一種方式。但有的譯者,卻不顧原語特點,視英譯為至高標準,動輒拿英語說事。將阿語地名「الشام」按英語 譯成「黎凡特」,就是這種翻譯指導思想的又一譯例。這種譯法既失去了原文語音特色,也未見能使中國讀者更易接受。
我們不是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嗎?翻譯就承擔著展示文化多樣性的光榮使命。讓我們還是更多地關注一下原文特色,不要處處跟隨英語,做韋努蒂批評的那種英語國家的「文化霸權主義」的尾巴吧!
(來源:馬景春教授博客 編輯:Karim)
喜歡你就分享吧,共同閱讀,一起成長。
歡迎廣大旅埃學子分享在埃及的所見所聞,如果你想說,就一定有人聽,歡迎投稿。投稿信箱:aijixuelian@126.com
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直接在公眾帳號中發送。
【關於我們】埃及中國學聯微信公眾平臺是旅埃學子們吐納心聲心語的園地,交流感情的平臺,它承載著我們無悔青春的記憶。我們的宗旨是聯旅埃學子,建中埃友誼,傳中華文化,圓強國之夢。歡迎廣大旅埃學子關注我們,你是我們的一份子。
【關注方法】
*點擊最上面藍色字體「埃及中國學聯會」添加關注
*點擊右上角>>【查看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