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加大對新冠病毒及流感的監測,武漢在全市59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門診和住院部開展流感哨點監測,加強秋冬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分析。
15日,從武漢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多病同防」已取得一定成效,
得益於廣大市民在後疫情時代形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防護意識。
近日,4歲的男孩童童(化名)因發燒39攝氏度,並伴有咽痛,來到武漢兒童醫院就醫。醫生聽聞童童的症狀後,開出檢查單為他進行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排除了新冠肺炎和流感的可能。武漢兒童醫院是國家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該醫院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開展全年的流感監測。
醫院公共衛生科負責人羅萬軍介紹:「過去信息化手段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我們的醫務人員通過畫『正』字記錄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人數。現在,我們收集各科室登記的流感樣病例數和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於每周一將數據錄入『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 ☟ ☟醫院檢驗科則對有流感疑似症狀的患者,開展常態化的「快檢」——採用膠體金法對咽拭子樣本進行檢測。「哨點」醫院需採集有流感症狀的患者的咽拭子,送至市、區疾控中心開展檢測。
從武漢市第四醫院了解到,該院去年為市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今年則為省級,具體監測工作按照疾控部門下發文件嚴格執行,「主要是為發熱及流感樣人群樣本進行雙檢,即我院檢測後同時留樣送區疾控檢測,每周一次。」
武漢市肺科醫院院長彭鵬認為,
通過「哨點」監測,可以加強秋冬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分析,對流感疫情變化情況更加了解,便於更準確地判斷疫情趨勢,此外,此舉對新冠防控也將起到輔助作用。這是一項能力建設,能讓監測系統更敏感。新冠、流感及其它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症狀類似,僅從症狀上區分有一定難度,通過擴大監測「哨點」,可實現早發現、早診斷,這對於疫情防控來說是重要舉措。從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
近年來,流感發病數在武漢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然而,今年的流感發病相較於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武漢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專家孟派介紹,在疫後的第一個冬天,開展流感哨點監測工作的意義重大,59家醫院實時監測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及發病情況,疾控部門也針對新冠病毒進行環境監測,對重點區域採樣檢測,為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孟派分析,流感屬於秋冬季高發的呼吸道傳染病,
今冬流感發病數大幅下降,得益於廣大市民堅持長期佩戴口罩,個人防護意識提升,注重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及手部消毒習慣,中小學學校和學生家長也非常重視,減少了在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場所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
來源:武漢晚報
往期回顧:
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這種病毒近期屢上熱搜,請注意防範!
塑料瓶裝水經過暴曬會致癌?自來水中含有避孕藥?真相來了!
應勇:關口前移源頭管控築牢人物地三道防線 慎終如始抓好依法科學精準常態化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