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扎眼」小廣告,一手抓嚴管與重罰,一手抓清除與保潔,整治效果立竿見影。今天,記者和市民監督團根據市民曝光的小廣告集中點,聯繫街道和社區,及時清理亂粘貼的小廣告。
市區翠微新村社區,八仙樓社區等紛紛開展志願者清理小廣告專項行動,社區居民除了動手清理之外,還開展巡查,發現違法粘貼小廣告的行為就積極舉報投訴。
攜帶六種油漆上路
小廣告清洗很用心
捲簾門上的小廣告要用銀色塗料覆蓋,小區居民樓的樓道裡要用白色塗料……今天下午2點,五馬街道八仙樓社區的志願者們開展了小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志願者們在屯前公寓附近,清理、粉刷捲簾門上的各類小廣告。
這一天,志願者們隨身攜帶了6種顏色的塗料,針對不同的小廣告集中地點,選擇合適的顏色進行粉刷。五馬街道還聘請了專業清理人員全天出動對付小廣告。在屯前公寓5幢的店鋪前,捲簾門上一片斑駁,既有亂塗寫的小廣告,也有粉刷後留下的印記。專職清理員周壽聽說:「經常要過來刷,有時候還需要凌晨趕在店鋪開門之前清洗。」
惱人的小廣告連封閉的大廈也鑽進去。在朔門大廈2號樓16樓,業主黃先生指著家門口一排的辦證小廣告,希望志願者們幫忙清理一下。黃先生說:「雖然樓下有保安,但是這些貼小廣告人的只要進了樓,就在牆上亂寫、亂貼,管也管不住。」
雖然有6種顏色的塗料,白色的刷牆,銀色的刷捲簾門,黃色的刷電線桿上的圖標,即使如此花費心思,也還是不可避免留下粉刷後的痕跡。
清理樓道小廣告
清洗後要重管理
翠微新村社區的志願者們幾乎每天都會開展巡邏,一旦發現小廣告亂粘貼現象,就會群策群力,不僅要清理小廣告,更要聯繫城管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嚴管重罰粘貼者。
這兩天,志願者們挨個在樓層開始清理,對樓道裡亂粘貼的小廣告採用刮、洗、塗等方法,逐一進行清理,亂粘貼的小廣告數量明顯減少。
清洗過程中,志願者們還發現了不少廣告非常善於「偽裝」。翠微新村社區主任王美鳳說:「小廣告的上半部分寫著社區和派出所的聯繫電話,但下面主要篇幅卻是小廣告的內容。
清理之後,如何保持效果才是整治的關鍵。對此市民監督團代表張麗珍提出,市民的廣泛參與和部門的嚴格執法,是整治小廣告的兩種有效方法,而且兩者必須相互配合。她說:「公安和城管嚴格執法,亂粘貼小廣告不僅要罰款還要行政拘留,貼的人就少了;廣大居民不僅要參加清理整治活動,更要積極舉報亂粘貼行為,這樣才能協助部門更好地打擊違法行為。」
我們繼續歡迎廣大市民積極舉報小廣告亂粘貼現象,向我們報料信息。市民可關注「溫州日報」(wzrbwx)或「溫州日報黨報熱線」(wzrb88869996)微信公眾號,後臺發送小廣告圖片,或直接發送反映小廣告等「城市病」的照片(JPG格式)至郵箱wzrbline@vip.163.com,並留下聯繫方式、區域詳細地址等相關信息,方便我們及時聯繫到你,第一時間處理被曝光的城市亂象。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夏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