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資訊:我國首例:利害關係人要求以姓名查房勝訴

2021-03-03 公證人

1996年出生的劉磊是南京人,不幸的是,10歲那年,父母因感情不和分道揚鑣。父母離異後,劉磊隨母親生活,但父親劉大海也經常關心他。在往後的近十年裡,劉大海一直過著單身生活,沒有再婚。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去年5月的一天,劉大海因突發腦出血,經搶救無效離開人世,由於事發突然,劉大海一句遺言都沒來得及留下。

劉大海的父母早年去世,他病故後,獨生子劉磊理所當然地成了其財產的唯一法定繼承人。但由於劉磊平時隨母親生活,這些年他一直不太清楚父親名下到底有多少財產,只是隱約聽說父親生前購置了一些房產,而至於這些房產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產權證件又在哪裡?這些劉磊一概不知。這個真相,他無法弄清,卻又必須弄清。

為了查明父親名下房產的情況,劉磊收集齊了父親及自己的出生證、家族戶籍資料、離婚證明材料、離婚時父母財產分割材料及爺爺、奶奶和父親死亡的證明材料、繼承公證書等,一切準備就緒後,劉磊向南京市住建委下轄的南京市房產局檔案館申請查詢父親名下的房產信息,以便下一步經合法程序繼承父親的遺產。

但令劉磊沒有料到的是,儘管他備齊了能夠證明「我爸是我爸」、「我爸只有我這一個兒子」的全部材料,但他的請求還是遭到了房產局檔案館的拒絕。對方給出的拒絕理由是:「房屋信息是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按照市住建委的要求,房產登記人名下的房產資料,他人不得僅以權利人姓名或名稱為條件進行查詢。除非持有公安局或檢察院、法院的相關文書,才能查詢劉大海的財產。」於是,劉磊希望通過房產局查明父親生前房產的願望落空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同性戀矯正案宣判 原告勝訴
    同時也希望中國所有心理諮詢機構都不再進行同性戀 扭轉治療 。」對此,持續關注同性戀現象的社會學家李銀河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對同性戀進行電擊治療是錯誤和過時的,「在全世界眼中就像醜聞一樣」。首例「同性戀矯正治療」案原告勝訴2014年2月,同性戀者小振前往重慶心語飄香「治療」,心理諮詢師對其進行了催眠和電擊。
  • 【微新聞】查房不會用英語?你OUT啦!——聚焦市精神衛生中心首屆住院醫師雙語教學查房大賽
    為進一步規範臨床教學查房,營造英語學習氛圍,促進醫學英語在臨床實踐中的正確運用,實施青年醫師成長計劃,作為標準化建設工作的延伸,市精神衛生中心於2016年3月18-29日成功舉辦了「2016年首屆住院醫師雙語教學查房大賽」,對青年醫師的業務能力水平進行一次實戰檢閱。
  • 《日本之恥》主角伊藤詩織遭性侵案勝訴,施害者曾為安倍寫傳
    伊藤詩織勝訴後現身。12月18日,在日本國內外備受關注的女記者伊藤詩織遭性侵案民事訴訟宣判。
  • 風水先生提醒:我國首例女冷凍人,曾想50年後「復活」與家人團聚,如今怎樣了
    在我國,也有一位女性參與了人體冷凍實驗,作為國內首例女冷凍人,她曾設想50年後「復                                                                                                    活」,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那麼她如今的狀態怎樣了?
  • 易經風水:「咒語」和「姓名」有關係嗎???
    「咒語」和姓名有關係嗎咒:兩個「口」,你喊,我應,喊你「幾」遍就生效,就是這個「咒」字的簡單拆解。
  • 醫學英語閱讀:查房準備(中英對照)
    查房準備:早晨8點30分,開始查房。今天,我們和呼吸內科的醫生一起查房。1107號病房患者是史密斯先生,65歲,昨天下午入院。查房小組由7人組成,包括呼吸內科的主治醫生、專科住院醫生、住院醫生和3名醫學生。先由昨天受治患者並完成病歷的住院醫生報告病情。史密斯先生表現為咽痛、咳嗽多痰、氣促,發燒已有5天,在當地一家小醫院住院時靜脈用丁胺卡那針劑治療無效,以肺炎轉入我院治療。
  •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進針順利,縫合性能不錯……」11月24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外科手術室內,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血管通路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第一屆委員會血管通路學組副組長施婭雪,帶領醫護團隊成功完成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 在日本,為什麼住酒店不需要交押金、離店時也不查房?
    劇情採用單元形式,每集出現來自四面八方、有著不同身份、性格和階層的住客,這些住客每天向酒店提出的問題和要求也是五花八門。禮賓部每天會收到100~200條遊客的請求,禮賓人員必須沉著應對,無條件接受遊客提出的要求,並在2分鐘之內提出解決方案。因此這裡不僅堪稱團隊的臉面,更可謂協調酒店正常運行的重要樞紐。
  • 打造家門口的「大醫院」,武康健保集團率先在鄉鎮衛生院完善三級查房制度
    吳崢明告訴記者,晨間交班完善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標誌著基層衛生院在醫療業務上真正接軌醫共體建設的要求。「去年4月在洛舍衛生院設立住院病房後,我們就按照縣級醫院的標準逐步推行三級查房制度。」吳崢明介紹,住院醫師每天至少進行兩次一級查房,主治醫師每天完成一次二級查房,科主任與副主任醫師每周進行一至二次三級查房。
  • 視病猶親 感動患者——燕達醫院心臟中心查房報導
    諮詢熱線:400-898-1120(早7點至晚22點) 當其他科室已經熄燈宵禁時,燕達醫院心臟中心仍在熱火朝天的查房,認真查看每一位病人。圖為:盧長林教授及楊中甦主任床旁查看CCU危重症患者 有很多患者都是盧長林教授門診首診,大多慕名而來,對於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盧長林教授都會跟他說:我們周一查房時,我一定看你!所以查房無論多晚,盧主任都會堅持把每一個患者看完。 一個「簡單」的「頭暈」、「胸部不適」在心內科也能說出層次分明的精彩故事……
  • 首例女變男變性手術成功
    在24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14日 (農曆冬月廿一),首例女變男變性手術成功。
  • 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 川普已放棄在南海問題上挑戰中國嗎?
    在歐巴馬第二個總統任期時,南海更被他攪得風高浪急。川普當上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許多內外政策都被推翻,其中包括奧記「重返亞太」,在南海問題上似乎也放下了緊繃的神經,把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一些好事的人急得不行不行的,他們認為,為了在朝核問題上得到中國的幫助,川普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採取了「順從」的姿態。
  • 柳州首例!​一對表兄妹近親結婚28年,被判決婚姻無效
    1983年,15歲的蘭梅(化名)在一次家庭活動中,認識了從外地歸來的17歲表哥陽華(化名)。現如今,表妹覺得和表哥的感情日漸淡薄,經常爭吵,日子沒有辦法再過下去了,遂將表哥起訴到了法院要求離婚。近日,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審理中心開庭審理了這起自始無效的近親婚姻,依法判決宣告表妹蘭梅與表哥陽華的婚姻無效。同時,雙方還在法院的主持調解下,就孩子撫養問題達成了一致協議。
  • 新聞殺人魔人權訴訟案勝訴
    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中英文本】Mass Murderer Wins Human Rights Case殺人魔人權訴訟案勝訴本周,挪威殺人魔安德斯·布雷維克人權案勝訴,布雷維克庭審行納粹極右禮。稱因單獨監禁,布雷維克遭受了不人道,以及有侮辱人格的對待和懲罰,2011年,政治活動人士布雷維克在夏令營槍殺69人。法官贊同他的訴訟,稱殺人犯同恐怖分子一樣,有免遭不人道對待的權力。監禁期間,每天有22-23個小時獨自生活,且無法與其他獄友交談,限制與工作人員接觸次數。
  • 專家這樣解析國內首例代孕監護權案 律新社追蹤
    2016年6月17日,中國首例代孕龍鳳胎監護權案終審落槌,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譚芳律師及其團隊代理母親一方勝訴,代理意見幾乎全部被二審法院採納——孩子終於有了母親!當事人喜極而泣,感謝律師「是你們讓孩子終於有了媽媽!」
  • 【一院動態】汝州首例經胸腔鏡漏鬥胸手術在我院完成
    這創造了汝州地區的兩個第一,分別是:1.年齡最小的胸廓畸形矯正病例;2.首例胸腔鏡下胸廓畸形矯正手術。 3天前,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抱著轉診的態度,來到了胸心血管外科段勳偉主任的辦公室,進門就說:「主任,俺孩子是漏鬥胸,在鄭州看過了,說是咱們汝州治不了,你給我們轉到鄭州吧。」
  • 明確時事新聞著作權,向「新聞搬運工」說不 | 新京報快評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沈彬「時事新聞」的著作權得到明確了。據人民日報報導,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這是這部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時隔10年的一次重要修訂。修改後,原法中「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改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
  • 巴丹群島省記錄首例COVID-19病例
    【菲信網9月29日專訊】自該國首次發現冠狀病毒以來近8個月,巴丹群島省(Batanes)記錄了該省首例COVID-19病例。巴丹群島省當地政府在Facebook上發文稱,首例病例是在當地一名滯留人員(LSI)於9月22日抵達該省後得到證實的,該人員後來被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報告稱,該患者沒有症狀,被置於臨時設施中嚴格隔離。所有密切接觸者和其他與患者通行的LSI也在監控之中。儘管該國感染人數不斷上升,但該國北部省份近八個月來仍然沒有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