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同性戀矯正案宣判 原告勝訴

2021-02-25 網易新聞客戶端


小振準備將「正義女神」送給法官。

中國首例「同性戀矯正治療」案正式宣判。

12月19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判決給原告實施電擊「治療」的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下稱心語飄香)公開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判決書顯示,「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心語中心承諾可以進行治療亦屬虛假宣傳。」

宣判後,原告小振(化名)告訴澎湃新聞,「我很興奮,法院基本支持了我們所有的訴訟請求,接下來我會把結果告訴所有同性戀的家長,讓他們不再帶孩子去治療。同時也希望中國所有心理諮詢機構都不再進行同性戀 扭轉治療 。」

對此,持續關注同性戀現象的社會學家李銀河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對同性戀進行電擊治療是錯誤和過時的,「在全世界眼中就像醜聞一樣」。

首例「同性戀矯正治療」案原告勝訴

2014年2月,同性戀者小振前往重慶心語飄香「治療」,心理諮詢師對其進行了催眠和電擊。然而,治療並未讓小振變成異性戀,反而讓他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壓力。「當在庭審過程中被問起治療過程的時候,我的身體都在抖。」小振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小振隨後發現,所謂的「同性戀矯治」不過是商家的虛假宣傳。3月,小振將心語飄香告上法庭,同時成為被告的還有百度。小振正是在百度中鍵入「同性戀治療」關鍵詞後,第一條搜索結果便是心語飄香。

7月31日,該「同性戀矯正治療」案在北京市海澱區法院開庭審理,庭審進行了4個小時,但未當庭宣判。12月19日,判決結果公布。原告辯護律師李對龍告訴澎湃新聞,判決書中明確表示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不需要接受治療,此外,心理諮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心語飄香的行為違反了《精神衛生法》。

在判決書中,被告心語飄香被判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在其經營的網站首頁上,就其針對專業治療同性戀的虛假宣傳,以及超出諮詢範圍對原告進行治療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致歉內容持續需48小時。此外,心語飄香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500元。

法院認為百度推廣服務雖然有一定廣告性質,但鑑於同性戀是否為精神疾病,能否被治癒等問題尚需普及和被公眾認知,百度公司事前難以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當,且在接到訴訟後及時停止了推廣,所以原告對被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被法院駁回。

「在全世界眼中就像醜聞一樣」

李對龍認為,這一判決結果意義很大。除了能給類似的案件起到參考作用,還能推動同性戀群體藉助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推動公眾觀念轉變,不再認為同性戀不正常。此外,《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正在進行第四次修訂,李對龍稱,該標準第三版保留了自我不和諧型的同性戀和雙性戀,屬於性指向障礙,可以接受治療,李對龍認為修訂內容應明確將其刪除。

2001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已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實現了中國同性戀非病理化。

李銀河在得知判決結果後向澎湃新聞表示,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不需要治療。電擊這種治療同性戀的方法「在全世界眼中就像醜聞一樣」。

電擊治療屬於為了改變一個人性取向而進行的「扭轉治療」方法之一。其他「扭轉治療」的方法包括:精神分析療法、內觀療法、厭惡療法、激素治療、藥物治療和催眠。

北京同志中心在2013年進行的一項LGBT(非異性戀)群體扭轉治療情況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1600多名調查對象中,有十分之一考慮過尋求扭轉治療。他們尋求治療的首要原因是「為了父母或家人」,佔到19.87%,另有19.21%的人則是為了「順應社會,過正常生活」。

面對這一現狀,李銀河表示,輿論監督很重要,「媒體要多發表反對意見」。另外要積極問責,明確對同性戀進行「扭轉治療」是錯誤和過時的。

【點擊「閱讀原文」跳轉至網易新聞客戶端,閱讀跟貼更精彩!如果您尚未安裝網易新聞客戶端,可點擊「閱讀原文」獲取下載連結。】

相關焦點

  • 「VST盜鏈」二審宣判愛奇藝勝訴 「視頻聚合盜鏈」屬不正當競爭首次獲司法認定
    Via:北青網4月26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深圳聚網視科技有限公司「VST全聚合」軟體不正當競爭案進行二審宣判
  • 宣判!淄博首例!
    12月17日上午,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當庭公開宣判淄博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
  • 全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宣判
    近日,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
  • 圈話法制 | 新加坡對同性戀打開一扇窗,同性戀代孕第一案落下帷幕!
    同性戀在新加坡屬於違法行為...根據新加坡法律——任何男性,不管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在自己家裡和其他男性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就會被罰監禁,最高可判2年!最近,坡島一則關於同性戀認領親子的案件也引發了全島關注!去年,一名現年46歲的新加坡籍男醫生入稟法院,要求合法領養他在美國找代理孕母所生下的男童,但被家事法院駁回。
  • 劍川縣首例涉惡案件公開宣判
    2018年12月14日,劍川縣首例涉惡犯罪案件公開宣判,蘇來珠等十五名被告人分別因犯非法拘禁、尋釁滋事、賭博犯罪被判處六個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版權 《臥龍傳說》侵權《爐石傳說》一案勝訴 原告獲賠千萬
    資料顯示,兩原告認為遊易公司於2013年10月向公眾展示的一款名為《臥龍傳說-三國名將傳》的網路遊戲,大量使用、複製並抄襲了《爐石傳說》中遊戲元素方面的設計,以及體現出遊戲規則及算法的各遊戲卡牌及套牌整體組合
  • 桂林市檢察機關首例公訴的涉疫情詐騙案公開宣判
    「被告人管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3月16日下午,陽朔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管某某涉疫情詐騙案,在陽朔縣法院公開宣判。據悉,該案是桂林市首例提起公訴並宣判的涉疫情詐騙案。
  • 【社會新聞】河南同性戀男子被強制治療19天狀告精神病院勝訴,獲賠5千
    被精神病院以治療「性偏好障礙」為由強制醫療19天後起訴精神病院的的河南同性戀男子餘虎(化名),近日拿到了勝訴判決。
  • 專家這樣解析國內首例代孕監護權案 律新社追蹤
    2016年6月17日,中國首例代孕龍鳳胎監護權案終審落槌,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譚芳律師及其團隊代理母親一方勝訴,代理意見幾乎全部被二審法院採納——孩子終於有了母親!當事人喜極而泣,感謝律師「是你們讓孩子終於有了媽媽!」
  • 江西首例武裝製造冰毒案宣判!
    警方繳獲的冰毒晶體和槍枝購置原料製作冰毒,非法拘禁,毒販內訌……近日,經撫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江西首例武裝製造冰毒案在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  據悉,該案是江西首例武裝製造冰毒案,也是我省近年來繳獲槍枝、爆炸物最多的一起毒品案件。  之後,該案被移送撫州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 【聚焦】桑植法院首例公訴「拒執罪」案件宣判
    近日,桑植法院依法公開宣判了首例因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而被提起公訴的「拒執罪」案件,判決被告人彭某犯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2011年12月28日,桑植縣人民法院以(2011)桑法刑初字第213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人彭某及其妻陳某共同賠償彭某某人民幣30 828.30元。
  • 違法使用CFC-11生產組合聚醚,全國首例ODS涉刑案件宣判
    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稱,近日,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禾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 首例醫告官案終審宣判!
    這起全國首例「醫告官」案,看起來是江鳳林醫生一人橫刀立馬,以一己之力追問300萬醫者尊嚴,其實他更是追問14億國人急需的醫患和諧!
  • 固原中院對馬吉等25人西吉首例涉惡案件一案二審宣判
    5月20日,固原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西吉縣馬吉等25人開設賭場罪一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該案為西吉首例涉惡案件,在西吉縣和固原市均有較大影響,案件一、二審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圖片來自網絡該案一審宣判後,8名原審被告人對案件部分事實及量刑提出上訴,西吉縣人民檢察院針對原審部分法律適用問題提出抗訴。審理中6名上訴人自願申請撤回上訴。
  • 全國首例「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犯罪案一審宣判
    2020年3月30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在線方式一審公開宣判全國首例「虛假申報型」操縱證券市場犯罪案件,以操縱證券市場罪分別對唐某甲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 美國最高法院重審中國企業維他命C價格壟斷案 撤銷中國企業勝訴判決
    原告動物科學產品公司(Animal Science Products Inc.)和Ranis公司(The Ranis Company Inc.)以違反《謝爾曼法》為由在紐約東區布魯克林聯邦地區法院起訴河北維爾康製藥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華北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中國維他命C生產企業。
  • 央視大篇幅報導中國同性戀現狀
    」中國最大Gay社交網絡「Blued 2015年發布的大數據白皮書顯示,中國LGBT人群有7000萬,佔總人口的5%左右。北京、廣東、江蘇和山東4個地方的同志用戶最多。1997年,同性戀在中國去罪化;2001之前,同性戀仍被當成一種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