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動物性食品中的違禁藥物硝基呋喃類

2021-02-13 SMQ食品檢測

  近日,廣州市食安辦對散裝熟食抽檢時發現,好又多超市的1批次散裝烤雞檢出違禁藥物呋喃唑酮的代謝物AOZ。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類藥物的一種,不時在水產品中被檢出。

以往抽檢結果的發現

▲ 2014年8月,深圳市食藥局開展「清水」專項執法監督抽查行動對水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抽檢。

 ● 抽查了121批次水產品,其中2批次淡水魚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詳情可回看我們微信平臺9月4日的信息)。

▲ 2013年9月,深圳市食品安全監管局開展水產品批發市場專項執法抽檢。

 ● 抽檢結果顯示,羅湖區一水產批發行中黃骨魚內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

▲2013年9月,青島市食安辦公布流通領域水產品抽檢結果。

 ● 抽查了140批次水產品,其中2批次檢出呋喃唑酮代謝物(AOZ)超標。


硝基呋喃類藥物

  呋喃唑酮與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四種藥物統稱為硝基呋喃類藥物,是廣譜抗菌藥。

  硝基呋喃類藥物不穩定,動物攝入後容易在體內生成對應的四種代謝產物,從而殘留在動物源性食品中,並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

硝基呋喃類藥物及其代謝物

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規定

  上世紀90年代,硝基呋喃類藥物被發現對人體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已被多個國家和地區列為禁止在食品和動物中使用的獸藥。

1美國

  FDA「聯邦法規21章」(21CFR530.41)規定食源性動物禁止使用呋喃唑酮和呋喃妥因。

2歐盟

  (EC) No 470/2009《動物源食品中藥理活性物質的殘留限量》規定動物源性食品中不得檢出硝基呋喃類藥物。

3韓國

  2002年版《食品公典》規定豬肉中不得檢出呋喃唑酮。

  

4中國

  2002年12月24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35號及2005年10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560號規定,硝基呋喃類藥物為在飼養過程中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2010年3月22日衛生部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四批)》中,明確將硝基呋喃類藥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列為非食用物質

給企業的提示

♥ 提高警惕,加強原料的質量監控,對動物源性食品,可將違禁獸藥納入重點監控因素。

♥ 可要求供貨商提供權威機構出具近期的、覆蓋違禁獸藥的產品合格證明材料。

♥ 加強原料的自我檢驗工作,如企業自身無檢測能力,可委託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驗。

...

(以上內容由SMQ食品檢測所收集自網絡並加工編寫,轉載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鹽水牛肉、雜糧雞蛋等6批次食品不合格
    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有被致病菌(如沙門菌、志賀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汙染的可能。
  • 小河蝦、黃花魚均被檢出違禁獸藥,吃不得!
    但最近,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這兩種水產品都檢出不合格的情況。l 河北保百集團購物廣場有限公司超市分公司的小河蝦,呋喃西林代謝物檢驗值為34.46μg/kg,標準值為不得檢出,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呋喃西林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可以治療畜牲疾病,但不易代謝。一旦通過動物源性食物進入人體,最多可在人體內留存達2年之久。
  • 香港九大超市售賣海鮮中均發現禁用化學品,食品安全不容樂觀!
    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今年6月至8月初對香港超市收集的海產品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海鮮中含有禁用化學品存在。一份樣本含有超過潛在致癌物國際食品安全限值的兩倍以上。結果遵循WWF-香港第二個年度超市海鮮採購政策記分卡,涵蓋了該地區的九大超市集團。
  • 江蘇抽查端午食品質量!兩個批次的龍蝦和粽子不合格!
    6月22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端午節食品抽查結果。共抽檢粽子、鹹鴨蛋、小龍蝦、綠豆糕、酒類等7類(種)食品350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9.4%。酒類、鹹鴨蛋、綠豆糕、水產品黃魚、蔬菜黃瓜五類(種)食品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
  • 原創 | 藥與類藥:36款新科小分子藥物
    藥物要在安全劑量起效必須與靶點有足夠強的結合力。雖然藥物靶點結合腔結構各不相同、擇偶標準千差萬別,但藥物也都要面臨一些共同問題,如溶解、吸收、過膜、對抗肝代謝酶的騷擾等。所以小分子藥物設計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與靶點結合能力優化配體與蛋白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規避各種代謝、毒性風險。
  • 十大食品流行謠言真相解讀
    >  ☭真相解讀  在網絡和一些媒體對商品肉雞市場的描述和報導中,出現了肉雞從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45天的文字,從而引發消費者一片質疑。事實上現代養殖業通過嚴格的品種選育、飼料調配和飼養管理,一些商品肉雞出欄時間就是42-48日齡,45日左右最常見,長得快與違規的藥物添加並不存在必然聯繫。
  • 【震驚】這家幼兒園的食品檢測出違禁獸藥
    食品安全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安全,色香味、營養也都無從談起,安全也是食品消費的最低要求,關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
  • 金稻園福中店涉嫌虛假宣傳、經營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食品等違法行為已被立案調查.
    ,就可以觀看了喔】金稻園砂鍋粥(福中店)原因是涉虛假宣傳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接法制頻道投訴深圳市福田區金稻園福中店涉嫌違法經營,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指派食品稽查處攜法制頻道記者對金稻園福中店進行現場執法檢查。
  • 溫馨提示|柚子雖好吃,但要警惕柚子與藥物的相互作用
    不過,在食用時,臨床藥師提醒:柚子與很多藥物存在相互作用,應注意避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早已發出警告,柚子汁或新鮮柚子可能干擾某些藥物療效,甚至引發嚴重後果。國內外已有很多文獻等資料報導柚汁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與柚汁發生相互作用的藥物中很多是常用藥,例如降壓藥、調脂藥等。
  • 原創丨全面解讀《GB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於2017年03月17日正式發布,2017年09月17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實施後將替代《GB2761-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2017版(新版)與2011版(舊版)的食品中真菌黴素限量到底有哪些變化,讓食典報帶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  一   修改了原標準中的應用原則。2011版(舊版)中的「3.5 幹制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以相應食品原料脫水率或濃縮率折算。
  • 硝酸酯類藥物:你用對了嗎?
    此類藥物只用於確診冠心病且有心絞痛症狀者。一些患者無任何臨床症狀,但心電圖顯示T波低平或倒置,就應用硝酸酯類藥物治療,這是不正確的。有些患者雖然確診了冠心病,但並無心絞痛症狀,一般也不應予以硝酸酯類藥物治療。硝酸酯類藥物通過增加一氧化氮釋放、擴張冠狀動脈、擴張靜脈降低心臟後負荷,從而改善心肌組織氧的供需平衡並發揮抗心絞痛作用。